不用这样的 发愿求生 念佛往生 一辈子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不用必须念诵很多经文
有两个愿是必发的!
1、我此生一定要修成正果!
2、百年后一定要去极乐世界!此愿一发,佛菩萨就会知道的,就会给你安排修行程序!
守戒、安心、入定、生慧、慈悲救度。
圆满一切善行!
顺利返回极乐!
往生极乐世界具足两个条件就行了
《佛说无量寿经》 阿弥陀佛48愿·····念佛往生! 发愿求生!
第十八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临终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详见中国上座部佛教网站,
关于申请入住法住禅林的公告
一、法住禅林目前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
二、由于本禅林是修学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的禅修道场,只提供给修学上座部佛教的贤友前来体验禅修,暂不接受参观、访问、挂单、参学。
三、除了在特定的时间内安排短期出家活动之外,本禅林平时不接受短期出家。具体时间请留意本网站公布的消息。
四、凡志愿长期出家或长期服务本禅林者,请在网络报名,经审核确定后,我们将给您邮寄录取通知书。最多可提前三个月报名,录取通知书有效期也是三个月。来本禅林报到时须出具入住通知书,凡 没有通知书者,本禅林恕不接受。
五、凡欲前来供养或临时做服务者,也请在网络报名,经审核确定后,我们将以电邮 方式通知。未经同意者,本禅林恕不接受。
六、本禅林目前并非国际禅修道场,暂时不受理没有中国(大陆)身份z的禅修者。
七、·凡申请长期出家者,在接受僧团的考核期间,除完成僧团给予的任务之外,平时以禅修和学习为主。
·凡申请长期服务者(四个月以上),除了服务僧团、寺院之外,平时以禅修和学习为主。
·凡前来供养或临时做服务者,也可以按照禅修园的作息时间表进行禅修、学习佛法。
八、法住禅林地处山间森林,远离市镇人烟。目前尚处于建设期,生活简朴单纯,劳动服务强度较大,禅修安排较密集。因此,建议申请入住者应当对上座部佛教具有基础认识和一定的实修经验,并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我们并不推荐初学者或首次接触者仅仅出于体验、放松等目的而申请入住。
一、禅定看起来并不简单,需要拜师习练才好。但鄙人认为,我们不是高僧大德(虚云法师老和尚据说打坐禅定仨月不吃不喝,谁能够做到呢?当然也有不吃不喝三年只靠打坐、呼吸和太阳光而正常活着的巴西人VICTOR可能是世界唯一吧,乌克兰的ANNA JAKUBA习练到一个礼拜不吃不喝也不容易,而且治愈了各种疾病,身体更加健康。但突然辟谷不吃喝身体适应不了人会死亡的,不要突然进行而是循序渐进按照规则来!她习练不吃不喝开始也感到口渴严重,只好下海游泳解除了口渴。二者都是有一套程序规范逐步达到的,且有一定的因缘,往往可遇而不可求的。VICTOR 说他不是强迫自己不吃而是不吃以后感到舒服健康逐渐延长时间也自然而然地身体适应了,逐渐不喝水,身体也适应了。鄙人认为空气中有水分可以通过皮肤、呼吸、口鼻等途径吸收入体内,而不是说没有水而能够活着。)。习练禅定不要偏执,不必走极端,不能太过分,不应太着急,鄙人认为一般人只达到初步禅定也该满足啦,那么怎么会有危险呢?鄙人偶尔业余习练冥想、打坐、吐纳结合,可能属于初步禅定的习练或入门。至于禅定还没有那么高的期望更不用说造诣啦, 但还是要归纳成一句话就是: 禅定或辟谷的最大危险就是可能饿死渴死,借以提醒冒险和不遵守规则乱来的人,影响了禅定、打坐、冥想、辟谷的最佳效果!
二、唯识派祖师把禅定分为止禅(侧重于专注的定力)和观禅(侧重于思维观想)两部分,其中把修行止禅总结为九住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摄持。
三、止禅分三个过程:一是疼痛难受阶段叫做“身心大苦”;二是舒服阶段叫做“大苦暂息”;三是降伏内心阶段即降伏内心的十个小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娇、害、嫉、悭。
这样你就会明白禅定的复杂,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极大耐心,需要拜师,借以防止偏差或意外啦!
施食给僧人还是施食给饿鬼?
看你的说法好象是要施给饿鬼吧。
施食给饿鬼,你行吗?你乐意跟饿鬼们打交道吗?
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辩。
涅盘经云。佛化旷野鬼神。为受五戒讫。白佛言。我及眷属。惟食腥血。今佛戒我不杀。云何存济。佛言。从今当敕声闻弟子。随有修行处。悉令施汝饮食。于是制戒。从今比丘当常施旷野鬼神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非我弟子。
施食有二种。若施旷野鬼神者。即是同食寺院。佛令设二供养位。一旷野鬼神。一鬼子母。并取僧食。呼名施之。若比丘各自备一斛食施者。即依焦面大士经。施与饿鬼也。
禅修的心态
方法,是禅修时唯一的正念。禅修时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全心全意投入在方法里, 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不断用功,在这个过程里完成我们所发的愿。
我们为什么禅修?这是进禅堂前先要问自己的问题。
心态,对禅修有引导性的影响。如果心态不纯正,禅修的时候,会衍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心态调正了,没有这些问题,才能够安心的用功。
有些初学者听说禅修很好,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一些受用,想要得到一些好的体验,因此来禅修。而学了很久的人,有一些可能听人家说、或看了一些书,直接了当的表明,学禅修是为了开悟。
有经验的人当中,有些是明白的,知道禅修不是要得到什么,他们懂得在禅修的过程中,所有的体验都是要放下的。可是,他们可能有另外一种心理,想要来失去一些什么;原本有的,现在觉得不好,不要它了,希望通过禅修把把它放掉。这种心理初学者也会有。生活中很多问题,导致心理上承受很多负担,比如说烦恼、紧张或焦虑的情绪,听说禅修可以产生一种类似治疗的功能,这些不好的、不想要的,都可以放下。
调正禅修的心态,才能安心用功
禅修,当然可以发愿。圣严法师说过,来禅修的时候要发愿。禅修时发愿的意思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明确的目标来用功。我们可以发大的愿,比如开悟,或四弘愿里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把所有的妄想、烦恼都清理掉。甚至,每一次禅坐,都可以发愿。
不过,大部份的人发愿了以后,紧紧地抓住这个愿,以至于在用功的时候,愿反而变成了妄念!这是发愿最大的问题。怎么说呢?想要得到跟想要失去,是同样一种心理。刻意去做一件事、想得到什么,心有所求,我们就会累,会得到更多妄念,更多昏沉。而想要放掉、失去什么,其实也是一种得到,我们不想要,这表示我们会「得到」一种经验,「不想要」什么的经验。
有所求的心态,包括「得到」或「失去」都是一样的,要注意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禅修的障碍。好比说,想要丢掉烦恼,最后发现的确有所失去,但失去的是信心,因为烦恼不但没有丢掉,烦恼反而更多了;我们还会失去耐心,因为禅修的方法用不上。所以最后,我们得到的,不是我们想要的,失去的,也不是我们想要丢掉的。
说到这儿,禅修,是为了什么呢?禅修的时候,要做什么呢?禅修,是为了把我们的心简化,让它更单纯。来禅修,心态也要很简单,就是来学习方法,练习方法,在方法里专注用功。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禅修。
方法,是禅修时唯一的正念禅修可以发愿,但是,一进到禅堂开始用功的时候,连愿都要放掉。紧紧抓住它,愿是不会自己实现的,它只会变成妄念、阻碍修行。发愿,要通过方法来完成和实现,这是愿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整个禅修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全心全意投入在方法里, 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不断用功,在这个过程完成我们所发的愿。
所以,用功的时候,方法是我们唯一、最主要的正念。至于学习、练习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体验?什么东西放下了、或者丢掉了?那是用方法的时候可能产生的效果。心态能够调整成这样,我们的心才能简化,不增加什么,心的负担自然减轻,心也更加单纯,全心全意投入方法,对这个方法愈来愈熟悉,我们会发现,很多不必要的干扰自然而然都可以放下。禅修的心态就应该这么简单。
开始打坐方法是禅修的中心。方法是一种善巧。借由外在的技巧、次第,一步一步练习,持续用功,清楚明白,不受动摇,让心原本俱足的功能完整显现,这就是禅。
禅修是来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不断用功,所以,方法是整个禅修最主要的中心。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认识:方法是一种善巧。方法是技巧性的,是外在的,我们通过一定的形式、各种步骤来学习、练习。这是禅修最先要学会的,才能持续用功。方法要能够用得上、用得好,要了解方法是依一定的原则、原理在运作。
如果我们只懂外在的技巧,而不明白技巧内在蕴含的道理,那么技巧用久了以后,可能会变成一种惯性,变成了惯性,方法就没有活力,就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学习方法,除了要知道技巧如何运作,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子运作,背后依循什么原理、原则,这样方法就能用得很活,不会老去、僵化。方法有生命力,才能够发挥它的功能,我们才能通过方法,完成我们所发的愿。
方法运作的次第由外而内,先调身、调息,最后调心
方法,也就是技巧,在运作上有一定的程序。它是由外而内,先调整身体,再深入一层去调和我们的心。在调身体和调心的时候,我们会觉察到,身心之间有呼吸这层功能,这也需要调和。所以,用功的基本次第就是,调和身体、调和呼吸、调和心。
所以,「调身」是用功的基础,是最先要处理好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都是处在动态中,我们的心,通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的作用,都是对外攀缘、对外追逐的。调身的意思,就是要借由这个身体,让身体先静下来,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够收摄回来,才能安定下来。
坐姿让身体既放松又醒觉,是最理想的用功方式让身体静下来,坐姿是最理想的。我们坐住的时候,身体可以放松、休息,而于此同时,我们的心却可以保持在一种警觉或觉照的状态。身体放松、休息,心继续保持觉照、觉醒,这样的身心配合,才能够让我们实际用功。
如果身体没有放松、不能休息的话,我们的心很容易跟着身体动,心虽然保持在某种醒觉的状态,可是是散慢的,甚至动乱的,是没有办法调和的。然而,如果身体完全放松或者休息,比如躺下来,进入到睡眠状态,我们的心就没有觉照、没有觉醒了,这样我们的心也不能用功。所以,调身要用坐姿,身体静下来,心是安定的,同时是觉醒的,这样可以方便我们用功。
行住坐卧都是禅,都可以用功,不是吗?基本上这个理解是正确的,但前提是,身心都已经调和得很好,方法也用得很好,所以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功。可是,大多数人实际的身心情况是,长期处于散漫、甚至杂乱的状态,并不调和。如果越过身体,直接进入到心去调和,身体的状况所产生的问题,对心反而会产生干扰,甚至成为一种障碍。这是为什么要先从外在的、比较粗的身体进行调和,让身体放松之后,进一步调和呼吸,再借由呼吸进入到调心的这个功夫,一层一层进去,才能够比较完整、比较清楚的把握到这个方法的运作。
方法,就是禅修的法门,帮助我们调和身心,让身心安定下来。如果以正确的姿势、正确的调和方法,用得上去,可以持续用功,那么这个功夫就可以用到日常生活各个层面,当然行住坐卧都可以用功。
本文摘自《安心──和继程法师一起禅修》,本事文化出版
《安心──和继程法师一起禅修》
有,法性海老师所传的内观禅,是将大乘的禅法融入到传统的内观中而作修持的,因此,其作用超胜于一般的内观、静坐、冥想等方法。通俗的说,“内观”是指“向内观察自己”、“凝视内心中的自我”,并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集中内省”,以达自我修养完善或者治疗身心疾病的目的。而禅的意义,即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禅是一种觉悟的境界,远离分别,去除了一切二元对立。在禅学看来,世上万事万物,形相上虽然有差别,本性上却是平等的。
总的来说,内观禅是当代人缓解压力、增强定力、开启智慧的有效方法。学修内观禅,就是回归当下,与生命相接触。要想幸福,就要从当下探寻,因为“过去事已灭”,“未来尚未到”。所以,我们与生命的约会就在当下,约会的地点就是在此地。
详情请参考内观禅官网:>
以上就是关于学佛的要不停地读经学习未知的佛法还是重复诵读某些经咒还是进入禅定回归寂静,我怕这一生来不及读完全部的内容,包括:学佛的要不停地读经学习未知的佛法还是重复诵读某些经咒还是进入禅定回归寂静,我怕这一生来不及读完、法住禅林申请程序是怎样的申请成功率怎么样、禅定最大的危险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