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哪个最出名

竹林七贤哪个最出名,第1张

竹林七贤哪个最出名 竹林七贤中,谁的成就最高?

“七子”,是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他们的忧患的经历对创作具有决定意义。

他们的诗歌的杰出贡献是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如王粲《七哀诗》、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

此外,刘桢《赠从弟》歌咏了具有高尚志趣的贞刚性格;王粲的《登楼赋》,以富有诗意的抒情笔调描写了乡土之思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处于乱世功业无成的慨叹,是抒情小赋中的名篇。

孔融、阮瑀、陈琳也擅长书记或章表,他们的散文具有纵横骋词的特色。

阮籍、嵇康正始时代,文学的精神面貌和建安时代显然不同了。

这个时代统治阶级日益荒淫腐朽,司马氏与曹魏争夺政权的斗争残酷而激烈,政治环境险恶。

代表作家阮籍、稽康都有较进步的政治思想,他们不满意统治阶级的腐朽、自私与争权夺利,以老庄思想为武器,通过狂放的言论和行为反对成为统治阶级工具的虚伪的礼教,以遗世的态度表示对司马氏的不合作。

他们的创作反映了现实的一些方面,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阮籍的代表作八十二首《咏怀诗》,是诗人一生的抱负、追求、反抗、苦闷与感伤的真实记录。

它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倜傥的性格,高远的襟怀,如其十五、廿一、卅九等首;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和礼法之士的卑鄙虚伪,表现了反礼教的精神和愤世嫉俗的感情,如其十一、廿五、卅一、五十二、六十七等首;他有些诗也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正直之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如三、廿一、卅三等首。

《咏怀诗》中流露的畏禍避世思想和感伤颓废情绪是士大夫软弱性和老庄思想消极影响的表现。

阮籍处于政治的高压之下,作诗多用比兴和象征手法,诗意隐晦难明。

这在艺术上不免是一种缺陷。

但他创造了一种在黑暗的政治环境中抒发自己的痛苦和不满的表现手法,对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阮诗的另一特色是善于通过景色的描写烘托出时代的气氛。

阮文使气骋词,往往奇偶相生,间杂韵语。

他的《大人先生传》是一篇激烈的反对礼教的名作。

稽康在反抗现实的行动上比阮籍更为激烈。

他散文的成就高于他的诗。

他在散文中表现了极为大胆的反抗思想,敢于“非汤武薄周孔”,并指斥““六经未必为太阳””。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反礼教的声明书,也是司马氏腐朽政权的绝交书。

文章锋利洒脱,很能表现他刚烈的性格。

他的《幽愤诗》、《赠秀才入军》“双鸞匿景曜”等揭露了现实的汚浊、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愤世嫉俗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意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他四言诗的成就高于五言。

昨天回答了魏晋名士为何归隐山林不愿出世的问题,现在接着“竹林七贤中,谁的成就最高”这个话题,继续和朋友们进行学习、讨论。

竹林七贤中谁的成就最高?这个“成就”,个人理解不应该是指政治上的成就,因为这七个人中虽然有从政经历者,但他们不是中途辞官就是被杀,压根就没想过在政治上有重大作为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归隐山林,做个清谈者。

笔者理解的“成就”,应该是文学方面的“成就”,那就非阮籍莫属。

因为,在正始时期,阮籍是首创以组诗表现内心复杂情怀的诗人,这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开先河,对后世诗人在创作同类作品中,影响深远。

自古诗人莫不通过诗词表达志向,来用以抒怀,开国领袖毛泽东把此类作品予为“诗言志”。

如屈原作《离骚》,张衡作《四愁诗》,曹 *** 有《短歌行》 《步出夏门行》,曹植有《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都是表现内心情怀之作。

但首创组诗的形式来抒写内心复杂情怀的,阮籍是第一人。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子。

阮籍少年时犹其喜爱读诗书,勤学以成才。

曹爽曾召为参军,但鉴于曹爽与司马懿争权的险恶政局,他托病辞归。

正始十年,曹爽为司马懿所杀,司马懿独专朝政,阮籍不满其弄权,又深感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了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与嵇康、山涛等曾一度隐逸竹林。

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

司马氏曾多次派人打探其政见,他在发言时东拉西扯,以“口不臧否人物”理由来应付。

司马昭知道阮籍有个女儿,不仅漂亮又有才学,于是托人求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这其实这是拉拢阮籍的手段,可哪想到,阮籍就是不接招,媒人一上门提亲,他就喝得大醉,竟然以连醉六十天使提亲告吹。

但是,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他又不得不敷衍应付,先后做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从事郎中、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为晋公,写过“劝进文”。

阮籍生逢乱世,面对政治上的恐怖高压,他经常处于仕隐荣辱、生死去就的矛盾痛苦之中。

阮籍内心的极度苦闷忧伤无法排遣,故借诗以抒怀,写一篇、两篇,甚至几篇,都不能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怀,所以便创作了以“咏怀”为题的组诗。

《咏怀诗》八十二首,是他不同时期创作的同题组诗的总汇,也是他一生经历和思想的真实记录。

《文选》李善注曰:“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

”《咏怀诗》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感叹身世之作,其中有自述平生经历和志向的,如其五首 之“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其十五首之“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其三十八首之“弯弓挂扶桑,长剑依天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其六十一首之“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岂若英杰士,功名从此大”。

作品中更有忧生之嗟叹,如其一首“夜中不能寐”中的“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其十七首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其三十三首之“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四首之“临觞岁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还有表现远害避祸思想的,如其六首之“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其二十四首之“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州,远游可长生”,其五十八首之“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等,均表示想离开官场隐居之意。

《咏怀诗》融注了阮籍的身世和复杂的思想感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深入而全面,因而也更深痛,加之玄学思潮的影响,也显得更深邃。

钟嵘的评价是“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颇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诗品》);黄节的评价是“情伤一时,心存百代”(《阮步兵咏怀诗注自叙》);连鲁迅都认为阮诗“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其诗具忧愤深广、诗旨深远、意蕴深邃的特点。

”《咏怀诗》首创中国大型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对后世影响极远深远。

左思的《咏史》八首,郭璞的《游仙》十四首,陶渊明的《饮酒》 十首,庾信的《拟咏怀》二十七首,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等,都与阮籍作品的文风一脉相承,从这一点上来说,阮籍对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为竹林七贤中成就最高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214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