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赛教个人心得体会

学校赛教个人心得体会,第1张

学校赛教个人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践与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范围内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内部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近年来,我校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将师德建设作为教风建设和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不断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是完善制度,以考核促进提高。

学校修订的《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明确了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考核的步骤、方法,细化了学生评价老师、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社会评价老师、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评价老师的具体内容。

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绩效考核、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通过考核,促进广大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二是创新机制,以活动促进提高。

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以党员为主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一教育思想,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认识水平;以学科组为单位在教师中开展才艺展示、“夸夸我身边的好同事”征文活动、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教学赛教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思想认识。

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政治学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师德建设合力,努力形成学校各管理机构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一章,对“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和“爱是一种公正”这两点深有同感。

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除尘滤布、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逐渐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

是,到底尊重学生到何种程度,而且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应当如何对待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问题,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我认为不大和谐的问题。

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流行称“学生是上帝”,并把它写在横幅上,悬挂在学校最繁华的场所。

在我的课堂上,有一位学生坦言“学生是上帝嘛”,其他学生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群起响应。

学生是上帝吗?学生可以自认为是上帝吗?我认为不然。

教师确实应有服务学生的意识,从现实情况看,也有需大力弘扬的必要,但把学生抬到上帝的位置,于学生自己、教育本身,害处不少。

首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不论是身体方面、心理方面,还是人生阅历、知识根基、是非观念、辨别能力等都还非常稚嫩、肤浅,犯点错误在所难免。

如果教师一味的迁就迎合,绝对服从“上帝”的意志,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失去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其次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者把受教育者视为上帝,一切迎合学生,取悦学生。

这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忽视社会效益,甚至从根本上背离教育规律。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校不但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反而会误导学生,葬送学生的前途。

再次,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悖。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希望孩子们在学校教育中能克服陋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锻炼顽强意志和毅力,在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而不是请学校帮助他们培养专横霸道、自私自利、不学无术、压滤机滤布厂家唯我独尊的上帝。

在学校教育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品格,但不能姑息纵容学生的缺点错误;既要一切服务于学生,但决不能一味地迁就迎合学生。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他们需要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懂得,国家和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德才双磬的接班人,而不是培养无才无德、高高在上的“上帝”。

四是践行“标准”,以学习促进提高。

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

年初,综合学校实际,家长、社会需求修订形成《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充分体现了全体教师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加压,争做新时期合格教师的愿望。

《办法》中的评价内容是教师检查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是否适合岗位要求的“标准”。

同时,学校大力宣传学习优秀教师代表霍懋征老师的高尚情 *** 和典型事迹,学习本校“师德先进个人”的事迹,以此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主观自律,提高师德修养。

当然,师德建设要从思想教育、道德规范、岗位实践、榜样示范到行为养成结合而成还需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建设完整的师德建设系统才能不断把师德水准提高到新的水平,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并进一步带动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我现在刚刚走上化学教学岗位,这次赛教,觉得自己做的不怎么样!很想快速更上一层楼,大家有什么好建议?赛课对教师自身发展真的有实际意义吗,大多数老师都是被逼去赛课,这样真的好吗?

赛课的形式由来已久,赛课的组织者——各级教研室的初衷是通过赛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发展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

确实,通过赛课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拿出自己最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具有积极的一面。

但是,赛课能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优质课适用不适用于日常教学?我觉得这还得打一个问号。

赛课能够促进教师积极钻研教材,通过不断地打磨把一节课锤炼成精品,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劳动,而且参加赛课者本身就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对老师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赛课是通过学校、县(区)教研室层层选拔,最后推向市里、省里、甚至参加国家级优质课大赛,过五关斩六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往往赛课也是参与者自愿经受这种磨练,因为一旦赛课成功,就等于给这个老师贴上了名牌的标签,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

比如说在河南省,如果在教研室组织的赛课活动中,省级一等奖获得者在职评的时候就可以不受职评结构比例限制,直接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定。

而市县级的优质课获奖证书更是参评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

所以,参加赛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说确实很累很苦,需要付出太多的心血和精力,但随之而来的是荣誉和实惠。

我认为,作为年轻教师,很有必要参加几次赛课活动,既可以锤炼自身素质,也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快速进步。

而年龄大一些的教师,在需要的条件下,不妨也参加参加,这样对于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非常有帮助,事半功倍。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工作中就是要不服老,工作状态才能永葆青春。

另一方面,优质课是否适合日常教学呢?说白了,优质课多少都会有一些作秀的成分,优质课是上给一大群教育专家看的,究竟用于教学实践中效果如何,这个不敢妄加揣测。

就我身边的鲜活例子来看,有的老师课上得特别漂亮,每次学校赛课一等奖都当之无愧,可是学生成绩却很是一般。

究其原因,课上得好说明教师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但面对新时期的学生,如何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才是关键。

现在的孩子不比以前了,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少了,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和学生斗智斗勇,为了让学生用心投入到学习中,老师们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时候课上得好不好倒在其次,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全员参与,这才是最关键的。

否则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能有什么好的效果?目前的现状决定,老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动自发地参与学习,这才是教学取得成绩的关键。

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多少技巧,只要抓住基础,不断去强化训练,就可以取得可喜的成绩。

赛课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教师工作激情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师评职评优的一项必备条件。

但优质课适合不适合日常教学?我觉得还需要甄别筛选,有些实用型优质课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有些优质课是看着好看但不很实用的,那就需要老师们随机应变,把优质课的精华应用于常规教学,但要避免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一切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真正提高学生素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课才是好课,才称得上真正的优质课。

我也赛过课,赛课对我意义重大,因为赛过一次英语课,我放弃了教英语,又赛过一次地理课,我放弃了教地理,最后选择了做历史老师。

说说我的经历吧:英语当年赛课,声势还是很大的,那次赛课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赛课之外的一些东西。

那还是九十年代中期,本人初出茅庐,一行人坐火车去另一个城市,车上,带队领导五十多岁,小分头,油光,一直和我们几个女老师挤。

到了酒店当晚,他和另一男老师出去转街,回来竟带了大量水果,让我帮忙洗来分吃,结果在洗的时候,他竟动手动脚,还说,我调工作之事交给他,当时很愤怒,因为赛课代表的不是个人,虽然不开心,但还是顺利完成了。

回县城的车上,一个女老师问我,"你知道那水果怎么来的?""咱们带队在水果摊转悠,随手藏了人家小贩两个水果被发现了,人家逼他把那点水果全买了"。

一听这话,加上洗水果时他的丑态,我觉得这人好坏,如果我继续教英语,就肯定脱不了他贼手,回到单位后半年,果断放弃了英语,改教地理。

当然此后还见过几次,因为不同科,也再不害怕。

赛讲一次,看清一人,放弃一科目,并不可惜。

地理参加的是市里赛讲,当时好像只是二等奖,因为同时赛讲的都是高手,而且科班出身,自己讲下来,评委中有几个问我,是否是语文老师,于是怕误人子弟,又果断放弃了地理。

之后选择了历史,三年之后就拿到了市级一等奖。

那节课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在外校,临时抽的班,课讲完之后,该班学生全体站起来鼓掌,让我们同去的校长也感动万分。

那节课,给了我充分的底气,我应该是教历史的料。

所以赛课这东西,我个人感觉还是有意义的,让你在百炼之中成钢出彩,如果没有赛课,你就不会知道你的语言组织有多严密,你的课堂引导力有多厉害,学生的表现力有多强烈,你的抗压能力有多强大。

感谢一次次的赛课,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420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