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最著名的一句话

叔本华最著名的一句话,第1张

叔本华最著名的一句话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对当代人有什么启示?

通常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痛苦的感受一定大大多于快乐。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人生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才能解脱痛苦?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人早在19世纪初叶就作了系统而深入的回答。

他就是德国天才哲人、生命哲学的鼻祖、有悲观主义大师之称的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物质现象是意志或观念之物,意志是宇宙的本质。

人是利己主义者,但人们利己的“生活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满足,因而人生充满痛苦,必须断绝“我执”,否定“生活意志”,才能真正解脱痛苦。

在他的《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恶”,以哲人的敏锐和无畏道出了他所处的那个社会时代的悲剧性的荒诞、虚伪和不幸,对诸如世界、人与人格、生命、名位、痛苦、解脱......等等令人困扰的问题,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见解,告诉我们一个具有智慧的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对待生活。

叔本华在很小的时侯,人们似乎已看出他将来注定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中国的小说中人林黛玉看到落花就会流泪,徳国的生活中人叔本华小时候遇到悲惨的事情就要沉思良久: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悲惨和不幸的事呢?人活在世上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年青而天才的叔本华带着类似的许多问题思考着,终于在1818年他30岁时找出了答案,在其巨著《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他认为世间许多的不幸,痛苦和矛盾表现的根由,原来是盲目的意志。

从西方哲学史来看,叔本华是第一位强调意志对于哲学重要性的哲学家,开创了生命哲学,强调必须自生命內在因素来了解事物自身。

仅此一点,叔本华与他同时代的康徳、黑格尔、尼釆一样,在哲学上就足以不朽了。

我在多年前就阅读过叔本华《人生的智慧》的中文译本,最近又认真通读了一遍。

叔本华对人和生命、人性及人的意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生痛苦的根源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剖析,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产生意识那一刻起,就一直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你的痛苦也好,欢乐也好,原本就在于你的內心,取决于你的看法,正如叔本华所言:“每一个人只要闭目内证,就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的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

如杲我们稍事留意,就会知道我们的意志原本受到不断的折磨,在生命的体验中,意志不止一次的要忍受阻挡”、“人从生命的欲望产生痛苦,痛苦即与生命不可分离”。

所以,人生的痛苦是本原和长久的,而快乐欢娱只是表象和暂时的。

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对人的痛苦的根源的分析,不可谓不精道,但他对如何摆脱痛苦,似乎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唯物主义哲学同样承认世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曲折乃至痛苦,正因为现实世界有矛盾有痛苦,所以才有解决矛盾解脱痛苦的努力和斗争,才有斗争胜利后的幸福和快乐。

这才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今天看来,我们对待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应当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叔本华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时痛苦,欲望满足后则无聊,所以人生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也许因为这句话而认为叔本华是悲观主义哲学家。

这一观点说明人生是痛苦和无聊的,那么如何摆脱这一困境?一、首先人是生物性的。

在生物性层面尽力去满足需求。

在追求这种满足时虽然很艰难,一旦满足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快乐的,所以在解决温饱问题的物质层面上痛苦的程度还不够深刻。

反而是上升到精神层面上时人的痛苦和无聊更加深切。

二、人又是有灵魂的。

在这个层面上人的痛苦和无聊则要深刻的多。

很多人通过修行求道或者宗教信仰来解决这个层面上的痛苦。

很多高僧大德和道家高人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还在迷茫中挣扎。

如何脱离这种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的命运?连哲学家叔本华也没有提出可行的办法,可见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叔本华告诉我们要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放下我执,这一点更像佛家的教诲。

放下我执就是放弃欲念,在当下社会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淡泊名利,降低欲求,过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在西方国家,这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正开始流行,因为人们发现光是满足各种欲望并不能让人更加幸福快乐,拥有的财富越多激发的欲望越多。

社会越发达人的孤独无聊感越强。

所以正像不少中国的白领金领甚至成功人士到终南山通过修行隐居达到解脱一样,极简主义的生活给人们精神痛苦的解脱开辟了一种崭新的智慧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73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