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意志论什么意思

唯意志论什么意思,第1张

唯意志论是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

意志论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A.叔本华和F.W.尼采

1、叔本华:

阿图尔·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商人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19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顶点。

2、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尼采的写作风格独特,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1、唯意志论又称“唯意志主义”。片面地夸大意志的作用,把意志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基础的哲学学说。唯意志论作为一种哲学倾向,在中世纪哲学家邓斯·司各脱那里就已经出现了。

2、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则是在近代才形成的。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尼采。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即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他把这种意志说成是世界的基础、本源,是“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

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A.叔本华和F.W.尼采。

叔本华用“意志”代替了I.康德的“物自体”,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在他看来,世界是意志及其表象,表象上溯到理智,但最终归结为意志,而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它在人心中表现为冲动、本能、奋进、渴望和要求。叔本华指出,意志是真实的自我,肉体是意志的表现,先有我要生出来的意志,然后才生出我的肉体和各种器官,就连植物的向光性以至物体的引力和斥力等等,都是意志的表现。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唯意志论用意志解释宇宙万物,完全否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独立于主观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同时也否定理性思维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叔本华认为意志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也是世上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任何意志都要表明为自我奋斗,它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痛苦也永无终极。他提出,达到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完全弃绝生存意志,做到绝对地无动于衷,以求解脱。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抛弃其消极悲观因素,宣扬积极行动的“权力意志论”。他给叔本华提出的那种无目的、无意义的单纯的生命意志以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这个目的就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他认为追求和发挥要求统治的权力意志,既是宇宙的本质,又是自然和社会的唯一动力,也是最高的生活原则和道德原则。他把战争看作是权力意志的最高实现,认为强力就是道德。

尼采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的感觉、思维等都不过是意志的表现并受意志的支配,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意志的主宰,是意志所创造的活动。在他看来,如果认为理性高于意志,那就否定了意志的这种创造性。他也否认理性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即意志。

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特别是其非理性主义倾向,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尤其对H.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以及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种思潮,反映了现代西方自由主义和生命哲学的诉求,为解构形而上学提供里思想源泉,但是后来被德国法西斯主义曲解,成为其思想来源,被一度严重误解。

在近代,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中也包含着唯意志论的因素。康德认为意志有独立性;没有自由意志,道德律就失去意义。费希特把意志和理性等同起来,认为意志即自我,是现实的创造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791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