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

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第1张

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 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有多少个徒弟,谁最出名,四友是指哪四个人?

鬼谷子一一中国历史纵横家始祖,着重于实践。

认为一开一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掌握事物的关键。

纵横家以开合之道作为权变的根据,且将其融入于游术之中。

主张与人交谈时,或者拨动游说,或者闭藏观其变。

游说时拨动对方即为捭之,目的是为了认方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正确地估量和叛断对方,了解实情,据以说而服之;有时候适当闭藏,即表现为阖之,这是为了进一步说服对方而施展的手段。

《鬼谷子》以捭阖反应,揣摩权谋等,较为完整地叙述领导统御,智谋策略体系,倡道谋略为主,兼通军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探索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论述劝谏、协商,谈判、建议和社会人际攻关的技巧。

因生前隐居清溪鬼谷,经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故自称“鬼谷先生”。

春秋战国时期,籍贯尚有争议(楚或赵),是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相传为太上老君谪传弟子,富有神奇色彩人物,甚称“千古奇人”。

据有关资料查阅:弟子有500多名,较为出名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毛遂、范雎、甘茂、乐毅等等。

四友指的是:鬼谷子得意四大门生军事家a孙膑,b庞涓纵横家a苏秦,b张仪资料参照《史记》《资治通鉴》《鬼谷子》***偷间闲谈2020.5.16

鬼谷子,王氏名诩,又叫王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

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常入山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

他创建的鬼谷门派,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

鬼谷先生是百科式人物。

其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他有通天彻地的智慧,被后世尊为“谋圣”。

他虽隐于世外,却将天下置于棋局,弟子出将入相,决定列国存亡,推动着历史的走向!他旋转乾坤,执手黑白,推动棋局,展开了顶峰博弈的生死对决。

鬼谷门人遍布各地、风云一时,个个都建立了不朽之功业:庞涓遇羊而荣,孙膑逢战不输,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做秦国宰相;还有商鞅,为孝公改革变法!至于后来东渡日本的徐福,据传则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还有乐毅、范雎、魏僚、毛遂、李斯等等。

当然,其中最著名的四个弟子是孙膑、庞涓、张仪、苏秦。

孙膑、庞涓主修兵法,兼通武术、奇门八卦。

张仪、苏秦主修纵横术(游说、外交)。

他们大概活动在秦孝公、秦惠文王的时代。

1、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2、庞涓(?—前341年),战国初期魏国名将。

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残害孙膑,把他的膝盖骨刮去。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史称马陵之战。

3、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

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4、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

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

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

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总结鬼谷子据传有弟子五百,其中张仪、苏秦、孙膑、庞涓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鬼谷子及其弟子对那个时代的影响是巨大,简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3314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