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吊死的煤山在哪里?

崇祯吊死的煤山在哪里?,第1张

崇祯自缢煤山后葬在何处(明朝崇祯帝葬在十三陵了吗)

崇祯生前被人嫌弃,死后却成了烫手山芋。他死得很惨,留着长发,光着脚,被吊死在一棵树上。便衣用朱砂笔写了一封遗书,感动了李自成。

李自成怀着怨恨的心情闯入紫禁城,见人就杀。宫殿里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淋漓。

在宫中无处可寻的崇祯时,李自成下达了一道命令:谁能找到崇祯,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都要奖励2000两银子。

两天后,崇祯的尸体在景山公园被发现。写在衣服上的遗书感动了李自成。原来崇祯临死前还在为老百姓着想,李自成觉得自己误会皇帝了。

蜀曰:“吾即位十七年,反贼推都。虽然我向土匪低头,被天谴,但都是大臣们的错。当我死的时候,我没有脸看到我的祖先在地下。我要拿我的王冠遮住我的脸,让盗贼来分裂我的身体,以免伤害任何人。”书中另一行:“百官往东宫。”

一、被百姓和群臣嫌弃的崇祯帝

随着皇城外出现李自成大军的呼喊声,紫禁城一片混乱。没有人听崇祯皇帝声嘶力竭的呼吁抵抗。

只有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恳求军队抵抗。因此,崇祯皇帝任命王承恩为京师提督,掌管京师兵马。

王承恩清点了一下兵马,心里就凉了。守城的老弱残兵只有六千多人。此外,这些队伍不愿意打仗,无论王承恩如何动员,也无济于事。

甚至有人打开城门欢迎李自成的部队进城。

得知大势已去,崇祯皇帝让三位太子和好后出逃,可惜被李自成逮了个正着。

对于后宫的七个妃子,崇祯皇帝下令让她们自杀殉难。嫔妃们哭了,却无可奈何地去了阴间。

两个小公主不想死,崇祯皇帝拔剑刺死了五岁的昭平公主。

当他挥剑向十五岁的长平公主时,公主伸出手臂,一只手臂被砍断,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

崇祯皇帝不忍再补剑,带着王承恩匆匆赶往景山公园后宫。

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都城内人声鼎沸,火光冲天,举着火把的叛军像流水一样流淌在都城的大街小巷。

王承恩接过朱砂笔,崇祯在衣襟上写下最后一封信,然后命令王承恩侍候他,去死。

王承恩把白绫挂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在上面放一块垫脚石,把崇祯抱在石头上。他眼里含着泪,看着大师,把白绫套在脖子上。

然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驾鹤西行。

王承恩连连打了几个头,又在附近的树上挂了一条白绫,跟着崇祯皇帝走了。

那是1644年3月19日,崇祯皇帝在太监的陪同下惨死。临死前,他想尽一切办法组织抵抗,希望守住首都,挽救明朝于危难之中。

但是他几乎被所有人拒绝,没有人听他的命令。不管百姓和官员,有的人只想死,有的人逃命,有的人当了领导 # 8230;#8230;

一代帝王沦落到这样的境界,真的很可惜。

崇祯皇帝本以为觊觎大明山的盗贼会把他碎尸万段,可没想到的是,李自成和多尔衮都对他的遗体毕恭毕敬,将他安葬在了万人坑的墓中。

二、没有格局的李自成怎样对待崇祯帝?

看完崇祯皇帝的遗书,李自成微微有些感动。他让起义军用两个门板把崇祯皇帝的尸体抬出来,带着皇后的尸体停在东华门外。

东门外建有简陋的灵棚,供明朝官员和百姓朝拜。

李自成这么做的目的是正式宣布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已经上吊,明朝已死。我很善良,对他的身体很好。

崇祯皇帝的遗体放在薄皮柳棺里,在外面停放了三天。

明朝很多官员都经过这里。“三十个人哭着拜,六十个人拜着不哭,其余的都过去了。”

李自成为崇祯葬礼设定了“帝礼葬,王礼祭”的规格。

既然要用皇帝的礼仪进行安葬,就要先确定皇陵的位置。

但是,崇祯皇帝没有时间给自己建陵墓。究竟在哪里埋葬他成了一个难题。

选择新的地址,挖掘皇陵,需要大量的金钱,大量的人力和很长的时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召集李自成的明朝旧臣,让他们出谋划策。有人提出,崇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田贵妃几年前去世,葬在十三陵。田贵妃在当时很吃香,陵墓规格也不寒酸,让崇祯皇帝和她挤在一起凑合。

李自成当即同意了这个提议,但是当他打开崇祯皇帝的钱柜时,却惊讶地发现里面几乎有空空。而他也不愿意拿出掠夺来的钱财,为崇祯皇帝举行豪华的葬礼。

所以“皇帝礼葬”就成了口号空。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李自成灵机一动。反正当时的各级政府还是明朝的旧部。你可以自己想办法埋葬你的旧主人。

层层安排,埋葬崇祯皇帝的任务落到了昌平国官员赵义贵身上。

大佬们都说要给崇祯皇帝一个体面的葬礼。但是没有人拿出钱来。

一分钱难倒了好汉韩,赵义贵无奈,号召大家募捐,凑齐了233两银子。

但这233两银子只能勉强应付开田贵妃墓地和重新关闭的费用。

赵义贵没有多余的钱给崇祯买一口好棺材,还有棺材包棺。

最后大家只好嫌厨子多,把田贵妃的棺材从棺材里倒出来,把崇祯的棺材放进棺材里。

就这样,崇祯的棺材在中间,田贵妃和周皇后的棺材在两边,三个人葬在一个地方。

然而,在田贵妃的墓地关闭后。看着光秃秃的墓地,大家都觉得太寒酸了。于是在场的人都凑了五两银子,在崇祯的陵墓外包了一圈砖。

明朝很多老臣早已臣服于李自成,看到自己的老主子被葬得如此寒酸,心也渐渐凉了。李自成说的好,做的好尴尬。他以后怎么对他们好?

虽然崇祯国库空空空如也,但是在李自成起义的过程中,很多官员的财产都被掠夺一空,身无分文也有点过了。我们看着李自成在故宫的铺张浪费,不禁暗暗咒骂:这是一只多么没有章法的乌龟啊!

李自成在故宫只享受了42天,却被多尔衮带来的清军打得落荒而逃。

三、工具人崇祯终于发挥了作用

多尔衮带着清军冲进紫禁城,大喊:“杀了土匪,定了天下,为父报仇!”

漫游当然指的是李自成,而你的父亲是崇祯皇帝。由于口号喊得很响,匪徒们逃之夭夭。多尔衮进京后,最重要的就是安葬崇祯皇帝。

多尔衮为了善待明朝宗室,让自己的统治更加合理正统,在崇祯皇帝去世的时候,给了所有皇帝应有的礼遇。

首先,清政府将崇祯皇帝的陵墓命名为“思陵”。然后计划按照皇帝的标准重新安葬崇祯皇帝的陵墓,不仅为陵墓准备了大量的陪葬品,还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地面宫殿。

然而,在实践中,重建皇陵仍有许多困难。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钱。后来清政府从财政中拿出修建陵墓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平西王吴三桂捐银2000元,解决了资金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清政府负责修墓的官员怕有人向大明告密,不敢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只好拖拖拉拉。

顺治皇帝多次专门下达修建陵墓的指示,在他的督促下,四灵彻底建成。

顺治皇帝听了朱批的话,说:“思陵跑得快,已经下令了。主管怎么才能蒙混过关?赵薇等。,我们就到此为止吧。他们会马上去工作,先把隧道打开,剩下的在春天完成。如果耽误了,就重新治疗。”

当时满人刚刚入关,反对满人统治中原的汉人很多。崇祯皇帝下葬的行为迷惑了很多反对者,以为满清政府会善待汉人。

然而,他们完全被表象蒙蔽了双眼。

清政府在宣扬崇祯皇帝厚葬,善待明朝宗室的同时,还到处搜刮明朝宗室子弟,统统杀光。

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太子朱慈炯、太子朱慈英,在李自成进入紫禁城时试图化妆逃跑,却被李自成抓获。

清军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时,李自成放走了三太子,让他们自生自灭。

在躲藏了许多天后,朱慈烺王子看到满族人埋葬了他的父亲,养活了断臂的太平公主,并与她结婚,她的生活看起来富裕而平静。

于是,朱慈烺找到了昌平公主,两人痛哭流涕。清政府派人抓他,硬说他是假太子,杀了他。

朱勇慈英一直隐姓埋名。75岁时被清政府发现,被斩首。

对于死去的崇祯尸体和太平公主这个女人,清政府表现出了善意,戴上了虚伪的面具。

对于活着的太子,清政府是冷酷无情的。

这就是政治制衡的艺术,拉拢打压,一手硬一手软。用软的一面蒙蔽世界,用硬的一面消除一切政权的隐患。

崇祯皇帝在清政府统治时期确实扮演了一个工具人的角色。

四、结束语

崇祯皇帝死后,仍然对清政府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起到了作用。这也是他和祖先一起葬在十三陵的最大原因。

由于清政府拨款有限,崇祯皇帝陵墓中的陪葬品并不珍贵。不能引起盗墓贼的觊觎。此外,明朝被视为汉人的正统。满清以后,地宫也安然度过了民国的混乱时期。

然而,地下陵墓虽未被盗,地上宫殿却遭到军阀、日军、盗墓贼和国民党军队的蹂躏。到目前为止,四灵只剩下古墓群的遗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5512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