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善兰(1811~1882)介绍

关于李善兰(1811~1882)介绍,第1张

关于李善兰(1811~1882)介绍

[拼音]:Li Shanlan

字壬叔,号秋纫,清浙江省海宁县人,幼年即刻苦自习数学,30岁后造诣逐渐深邃。咸丰二年(1852),李善兰到上海,参加墨海书馆(上海最早的新式出版机构)编辑工作,与英国人伟烈亚力(1847年来华)、艾约瑟(1848年来华)等交游,共同研讨科学问题,并与伟烈亚力一起翻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后七卷。同时又与艾约瑟合作,翻译英国力学家胡威立的《重学》(AnEЛementary Treatise on Mechanics),咸丰九年(1859),这部书与《几何原本》后七卷一起刊行于世,因战争,原版被毁,后又于同治五年(1866)由李鸿章重刊,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六合书局又石印出版。《重学》一书的翻译出版较系统地把牛顿运动定律等经典力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李善兰又和伟烈亚力合译了侯失勒(今译J.赫歇耳)的《谈天》(Outlines of Astronomy)一书,第一次把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力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不久,李善兰又译了奈端(今译I.牛顿的《数理格致》(即《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前3卷,后因故中断。

在19世纪把西方近代物理学知识翻译为中文的传播工作中,李善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译书也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启蒙作用。同治七年(1868),李善兰到北京担任同文馆天文、算学部长,执教达13年之久,为造就中国近代第一代科学人才作出了贡献。

参考书目
  1. 〔清〕阮元:《畴人传》,三编,卷六。
  2. 李俨著:李善兰年谱:《中算史论丛》,第4集,科学出版社,北京,195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6106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