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锦衣卫

明朝锦衣卫,第1张

明朝锦衣卫

锦衣卫虽为朱元璋所设,但这种特务性质的机构并不是他创立的。汉武帝设置的司隶校尉就是特务机构的雏形,魏晋时期曹 *** 设置的“校事”“典校”等相关机构确立了特务机构的合法性,南北朝的“侯官”及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政治”等都是锦衣卫的前身。由此可见,锦衣卫这种性质的机构已经在中国延续发展近1000多年,经历了各个朝代的补充完善,最终于明朝被正式确立为官职,拥有自己的独立办事机构和军事力量。

锦衣卫的总长官被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亲信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这就将锦衣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传统意义的禁卫军作用相同的大汉将军,他们主要负责皇帝的出行及安全、传递皇令及掌廷杖等事情,其中负责廷杖这一部分只有明朝的锦衣卫有。其他则没有大的变化。另一部分为负责检查、逮捕、审讯、判案的南北镇抚司及负责文书的经历司。

大汉将军并不特别,他们唯一骇人的事情便是执行廷杖。因为廷杖既折磨骄傲文官们的精神又能伤害身体,看着他们在自己手下哭天喊地的样子比较有成就感,所以,大汉将军对廷杖情有独钟。因为他们主要负责皇廷保卫工作。要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味道,所以在选拔人员时往往比较倾向高大威猛、气势雄浑的人。但是,明太祖朱元璋不会特别放权于他们,往来不缺有禁卫军首领起义谋反者,北宋太祖赵匡胤乃其中一代表。因此,大汉将军于明朝就是一个摆设。

明初时,朱元璋设御用拱卫司,是为了监督朝中大臣的违法行为,任命自己的亲信大臣为首。这是锦衣卫的前身。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设立锦衣卫。为了巩固朱明天下,加强专制统治,朱元璋赋予锦衣卫特权,让其掌刑狱大权,并可巡查缉捕。而传统的司法部门则被锦衣卫压制,如大理寺等。北镇府司相当于情报局,监控各个官员及王姓成员,并可进行追捕审讯等行动。

南镇抚司类似军事法庭,主要检查军队人员的罪行并进行军事情报和战斗工具的研发。它主要负责的是卫、所部队。明朝军制的基本单位是“卫”与“所”,每5000人的正规军为一卫,卫下又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大汉将军原就是卫的编制,而经历司则是专门负责锦衣卫行动的文书工作。

朱元璋设锦衣卫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排除异已,所以洪武年间的几个大案的制造与锦农卫密不可分,不计其数的无辜者葬送在锦农卫手里,受尽各种酷刑。明朝“闻锦衣卫色变"不是耸人听闻,而是一种事实。如果说武则天时期的酷吏制度让人刻骨铭心,那明朝的锦衣卫机构则会让人恨不能回笼再造。因为酷吏制度只持续了一个阶段,武则天稳定自己统治根基后就废除了,而锦衣卫制度贯穿了整整一个朝代。它就是朱元璋手中的会咬人的狗,指哪咬哪。

有些案件没有证据,但朱元璋让这人死,锦衣卫便会屈打成招,因此对于要肃清道路的朱元璋来说,锦衣卫很有用处。锦衣卫分布于全国上下,稍有官品的人身边都会有锦衣卫的监察,而且他有可能就是你平常最亲近的人,疏忽大意的话便会引来杀身之祸。全国被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下,人心惶惶。

在诛杀尽功臣后,朱元璋终于认识到锦衣卫的弊端,于洪武二十六年下诏“诏狱内外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削减锦衣卫的权力,但为时已晚。锦衣卫成立时间虽短,但其影响深远。明成祖朱棣登上大位后,又重新恢复了锦衣卫的特殊地位,并一步步加强。此后,锦衣卫一直延续,直至明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821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