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号战列舰油画

大和号战列舰油画,第1张

大和号战列舰素描(大和号战列舰)

战舰大和号(大型

“大和”号的建造及其装备

近代日本深受海权论影响,疯狂发展海军。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甜头,让他在近代史上非常重视海军建设。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就有由8艘战列舰和8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所谓“八八舰队”的庞大造船计划,但该计划最终因五国海军条约的限制而搁浅。但是,日本没有放弃。20世纪30年代,它斥资数千亿日元秘密建造了两艘超大型战列舰,即大和号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姊妹舰。试图依靠单舰火炮的口径和吨位,在太平洋战略决战中抢占优势。

大和级战舰是人类历史上建造的吨位最大的战舰。就火炮而言,“大和号”也是战列舰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她装备了9门460毫米口径的主炮——这是战列舰有史以来装备的最大口径舰炮。

此外,大和号还配备了155mm至127mm的数十门副炮和反[/k0/]炮,25mm至13mm的数百挺机q密集布置在整个舰体上。所以单纯说舰炮火力,大和号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超级战舰。

一门巨大的大和460毫米主炮。

就装甲防护而言,大和是武装到牙齿的。其有害装甲厚410毫米,炮塔厚650毫米,可在20公里左右抵挡当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舰炮的火力。那么这样一个攻防兼备的海兽,实际结果如何呢?

“大和”号实战中令人尴尬的性能与战绩

虽然表面上“大和”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主炮和厚重坚固的装甲,但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它的存在一直非常尴尬。主要原因在于其作为战列舰在二战海战中的地位迅速下降。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和日本的主力战列舰都是杭空空的母舰。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中途岛大捷也是依靠航母作战取得重大战果,其他类型的舰艇尤其是战列舰收效甚微。航母可以通过舰载机攻击数十甚至数百公里外的敌方舰队。这种作战效率是火炮射程一般在40公里以内的战列舰无法比拟的。

所以“大和”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几乎一直处于“看戏”的状态。这也和大和在机动性上的劣势有关。

大和号的最大航速是27节,而日本大部分航母的航速普遍超过30节,这使得大和号不太可能跟得上主要机动部队的速度。再加上日本海军军官对各种舰艇的协同指挥不佳,大和号很难参与前线作战。由于日本海军非常重视大和号,将其视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亮出的底牌,导致大和号很少被派往前线。

那么大和在太平洋战争中承担了什么任务呢?

从日本海军的档案可以看出,大和在战争前期主要进行一些运送物资和士兵的工作。在一些重要战役中,“大和”也是作为预备部队,而不是突击部队。这也让大和错过了太平洋战争中的许多决定性战役。比如中途岛战役,大和号编入主力舰队,由山本五十六直接指挥。但是山本在整个中途岛战役中都把这支主力作为后备力量保留着,迟迟没有动用。

“大和号”在服役期间很少直接参与战斗,但经常遭到攻击。这些攻击并非来自同吨位的战列舰,而是来自潜艇和飞机。1943年,“大和号”遭到美国潜艇攻击。它两次被鱼雷击中,不得不返回维修。1944年莱特湾海战中,多次遭到美军轰炸机袭击,被三枚炸d击中。“大和号”本身反[/k0/]和反潜能力较弱,导致她一般无力应对这些攻击。所以大和在空攻击和潜艇攻击面前都很弱。

图2大和桥周围密集的反[/k0/]炮看起来威武,其实反[/k0/]效果很一般。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和的应急预防空能力。虽然大和号船体上布满了各种反[/k0/]炮,但性能实在不敢恭维。以大和的一百多门96式三联装25mm高射炮为例。它的射速达到每分钟260发,但它的d匣只有15发。也就是说,这种反[/k0/]炮的d匣按照其理论射速,需要在开火后每四秒更换一次。另外,它的d药威力很弱,不能给美军飞机带来多大的伤害。即使撞上美军飞机,也很难击落。

但是,“大和”其实在整个二战中并不是没有战绩。

1944年莱特湾战役,大和的460mm主炮终于起作用了。但是,它的目标不是对方的战舰,而是几艘驱逐舰和小型护航航母。终于在莱特湾的萨马岛战役中,大和的460mm主炮首次实战发射。根据战后日本的统计,大和号击沉了1艘护航航母,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

但实际上,根据战后美军的统计,在整个萨马岛海战中,美军损失了两艘护航航母、三艘驱逐舰和部分护卫舰。其中一艘护航航母被日军“神风特攻队”击沉。此外,日本其他军舰也在战后宣称击沉了一批护航航母和驱逐舰。所以,毫无疑问,大和的战绩是有水分的。

炮塔湾战役中的大和

不过,大和的火炮也在这场战争中显示了威力。当时据美军战斗人员回忆,一艘美军驱逐舰被大和的460mm主炮击中,就像一只小狗被卡车碾成肉饼。但大和的460mm主炮原本是为大型敌舰设计的,但在实战中却用来对付装甲薄弱的护航航母和驱逐舰,颇有高射炮打蚊子的景象。

“大和”号的末日

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日本海军不得不亮出底牌大和,并派其在1945年的冲绳战役中占据主动。然而,此时的“大和号”正在执行一项再也没有回来的任务。当时日本海军航母基本被美军消灭,战列舰、巡洋舰等舰艇所剩不多。此时,大和号正在进行日本海军总部的殊死自杀式攻击。

得到大和号遇袭的情报后,美军派出400多架舰载机对其进行打击。“大和号”遭受了美国飞机长达3个小时的狂轰滥炸,最终在被10枚鱼雷和24枚炸d击中后沉没。在这次战斗中,她没有击沉任何敌舰。

图4大和号沉没前的挣扎

根据日本官方档案,从被美军攻击到沉没的整整三个小时里,大和只击落了三架飞机。它的防空能力之差,在它灭亡的最后一刻再次显露出来。最后,大和的唱片就这样略带黑色幽默的结束了。

图5大和的最终记录文件

总的来说,大和的战绩很一般。它在服役期间只击沉了一艘驱逐舰,一艘护航航母(存疑),击落了几架飞机——完全配不上它“人类历史上最大战舰”的称号。这是二战时期海战战术创新造成的。航母成为主力舰,依靠舰载机的超视距攻击成为海战的主要形式。一战战列舰互射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和号的发动机功率一般,抗[/k0/]能力差的战舰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舞台发挥性能。日本军国主义者对军舰的疯狂豪赌最终以失败告终。

以及战舰USS的草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5448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2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