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旗下工业互联网企业拟分拆上市,关联交易占比较高

徐工旗下工业互联网企业拟分拆上市,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第1张

撰文 | 微胖

徐工集团混改刚收官,9月30日晚间,徐工机械公告拟将其控股子公司徐工信息(持股45%)分拆至 深交所创业板 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徐工机械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徐工信息的控股权。

公告称,通过本次分拆,徐工机械将进一步实现业务聚焦,围绕工程机械,高标准打造数据驱动的 智能制造 ,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中的地位。

徐工信息所处工业互联网赛道,可谓众星云集。2018年5月,富士康孵化的工业富联登陆A股,创造36天完成「过会」纪录。

三一集团旗下树根互联去年斩获5亿B轮融资;海尔COSMO Plat势头凶猛;美的MIoT、沈阳机床SESOL不甘示弱。早已「虎视眈眈」2B的消费互联网巨头也悉数高调进场。

IDC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头部厂商占据大量份额,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部分,前五位分别占据81%和70%市场份额。

其中,软件系与工业系厂商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用友、金蝶、海尔卡奥斯、树根互联、美云智数等位列前五。 徐工信息目前排名第九

图注:软件系与工业系厂商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徐工信息排名并不靠前

本次分拆上市后, 徐工信息将实现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

公告称,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行业受益于相应行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行业目前仍在持续快速扩张与发展阶段,如 徐工信息不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则可能丧失目前的发展机会。

2019年12月,徐工信息完成A轮3亿元融资,由高瓴资本领投。融资后,徐工集团持有徐工信息的股份比例由60%变更为45%,其他股东股权相应稀释。

去年曾有消息传出,徐工信息备战科创板。

图注:徐工信息股权及控制关系情况,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徐工机械、群智信息以及高瓴资本。

徐工信息是由国内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徐工集团于2014年孵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构成「 双轮驱动」

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汉云。自诞生以来,其扩张思路也比较清晰:

汉云最先被用于自身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2017年上半年,基于自身工程机械移动设备的应用经验,徐工信息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推广至其他移动类设备领域,包括物流车辆、新能源 汽车 、环卫车辆、重卡、渣土车等。后续又向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

2018年1月,徐工信息曾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第一家新三板挂牌的工业互联网企业。时过一年,2019年3月,徐工信息提出终止挂牌申请

目前,汉云平台为装备制造、新能源、建筑施工、物流、有色金属、核心零部件、能源等60多个细分行业提供跨区域、跨行业赋能,汉云平台累计入网设备67万台,连接多个国家。

财报数据显示,近三年,徐工信息业绩快速增长。自2017年至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74亿元和3亿元,各期净利润分别为100804万元、206444万元、413045万元。

今年上半年,徐工信息实现营收16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69534万元。

同时,徐工信息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从2017年到2020年6月末,总资产规模从87268万元增至647亿元。资产负债率方面,2020年6月末,徐工信息负债合计21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350%。

「仅徐工集团内部就能产出大几千万订单,1亿多的营收并不算多,对外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机器之心。

根据徐工信息此前在新三板挂牌时发布的信息,曾因业务高度依赖徐工集团而引发关注。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4月,公司来自江苏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34%、9897%和9736%,业务区域范围较为集中。

此外,徐工信息的营业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向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且公司与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4月,公司来自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98%、8066%和8556%。而且,从业务模式来看,徐工信息业务 高度依赖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

「单一客户依赖度高,这对于公司来说并非是好事,虽然徐工集团实力雄厚,但是其一旦出现风险,对徐工信息的影响会非常大。」当时曾有分析人士指出。

本次公告也表示, 最近三年一期,徐工信息与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其他子公司的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尤其是工业互联网业务方面,徐工信息向徐工集团下属各大工程机械厂商提供物联网终端产品及其配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数据采集、储存和管理分析服务。

「这也是目前国内传统制造巨头孵化的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共性问题,非关联企业订单占比非常小,有的甚至没有。」在过去采访过程中,一些业内人士对机器之心表达了这一观察。

目前,徐工机械仍然持股最大,如果企业文化不够开放,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在公司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人事任免、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不当控制,可能会给公司正常经营和中小股东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徐工集团公告中表示,「徐工信息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在当前发展阶段具有商业合理性,符合行业发展惯例。」

一方面,从全球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在企业创始及快速发展阶段,必须依靠少量大型工业集团迅速做大规模,提升数据处理经验,确立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生产流程具有其特殊性, 大型工业集团更容易孵化出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近四五年来,工业互联网浪潮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当属传统制造企业。

「传统制造业PE非常低,与高 科技 企业没法比。传统制造PE也就二、三倍,打上高 科技 标签的科创类企业可以有二三十倍PE。」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机器之心。

去年,焦虑于「扶不起」的股价、PE只有同业三分之一的TCL惊世骇俗地彻底剥离掉家电业务,「转基因」成一家上游面板企业,希望这一变革 重新修复 TCL 在资本市场的商业估值和市盈率。 2020年,TCL集团更名「TCL 科技 」,其孵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创东智更获云锋基金亿元级A轮融资。

类似徐工、TCL这样的制造企业,通常有财力、人力和基础去搭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量中小型企业未必有这个实力,所以, 头部企业希望从更多中小企业在线化和信息化中获取回报,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重修估值。

他们的实践也非常灵活,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置,或先把基本的系统软件配齐,或先把基本设备连接起来。针对小微企业,据媒体报道,他们有时候采取土法上马的办法进行赋能,给一些老设备安装上电表并连接到后台,变相达到监测机器能耗及运转状态的需求。

图注:工信部2019年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对比消费互联网大厂,制造企业更懂制造,更了解生产,这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做不到的。但是,被质疑的地方在于,外部企业可能不需要它们的赋能。

比如,三一重工做了树根互联,徐工集团做了徐工信息,其他工程机械公司纷纷屏蔽这两家公司。 谁愿意将自己的数据,特别是核心数据开放给竞争对手呢? 这也是过去采访中机器之心听到过的声音 。

「本身是行业老大,有很多积累,但是这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可能有一定防备之心。」比如,生产过程的信息能不能上平台,能不能给我指导,都会去考虑。这个同业竞争是不可忽视的。

同行对数据权利的信任阻力,使得这些平台更多围绕自身核心业务整合上下游供应商而构建起封闭体系,更近似某一个行业的「专有平台」,泛化性不强。

而在另一些声音看来,巨头可以整合的行业其实有限。类似航空发动机这样行业可以尝试,因其集中度、技术门槛均非常高以致于普通创业公司很难杀进去。

「现在几个百平台,更像是攒出来的。」一位制造业资深从业者告诉机器之心,还谈不上大的行业影响力,目前制造业没有他们,还是可以运行下去。

如果将真正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义为以下要素的集合:标准 *** 作系统、丰富的流量(接入多少工厂、连接了多少台设备)、数据纬度、模型积累、开放工具以及丰富的个性应用等,那么,这些选手现在最多处在05(按照从0到1的标准),路还很漫长。

回想互联网经济初期,每家巨头企业也希望搭建一个平台时,有人也说,此时就像当年的百团大战,一旦某家企业大到一定规模(比如西门子),玩家又会认同「中立」。无论如何,大家也是买一张未来的船票,产业互联网最大的机会肯定来自于工业。

简介: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注册资本4667486亿元,公司于2011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新天科技,股票代码:300259)。

新天科技是中国智能表及系统行业的先行者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和高速发展,新天科技已成为中国智能表及系统的行业领导者之一。

新天科技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通过了国际CE认证、国家质量安全体系3C认证、研发体系CMMI3认证,公司获得了 “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优秀创新型企业”、“河南省着名商标”等荣誉,其研发中心被认定为 “省级智能计量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新天科技拥有国家专利、软件着作权160余项,“不断创新,拥有核心技术”是公司的核心竞争理念,公司注重研发和研发团队建设。从2000年新天研发出中国第一只非接触式IC卡智能表,到2010年新天研发出第一套自动路由智能表系统,十余年的技术积累,逐步确立了新天科技在智能计量仪表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新天的产品涵盖智能水表、热量表、智能燃气表、智能电表四大系列,公司不仅提供智能表,也提供支持智能表运行的系统、配套设备及软件。新天科技四大系列产品均被住建部列为“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公司的产品包括:
智能水表系列(非接触IC卡水表及收费系统,远传水表及抄表系统)
热量计量系列(热量表,非接触IC卡热量表及收费系统,远传热量表及抄表系统,热量表检定装置)
智能气表系列(非接触IC卡燃气表及收费系统,远传燃气表及抄表系统)
智能电表系列(电能表,非接触IC卡电能表及收费系统,远传电能表及抄表系统、控制设备)

新天公司先进的OA办公系统、ERP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支持了新天的高速和稳定的发展。新天科技以“质量精益求精”赢得了客户的口碑,新天产品销售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和部分出口国外,有近千客户在使用公司的产品;新天科技以“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客户的好评;新天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保证了客户无后顾之忧。

“成为世界智能表行业领导者”是新天的使命,传承“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的核心理念,新天将不断拼搏、锐意进取,创办一流的企业,创造一流的业绩,为中华民族高科技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联系电话: 李女士 0371-65313772
通讯地址: 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国槐街19号新天科技园 ( 450001 )
公司网址: >

智能工厂规划方案:

1、数据采集和管理

数据是智能工厂建设的血液,在各应用系统之间流动。在智能工厂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设计、工艺、制造、仓储、物流、质量、人员等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分别来自ERP、MES、APS、WMS、QIS等应用系统。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采集产量、质量、能耗、加工精度和设备状态等数据,并与订单、工序、人员进行关联,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

2、设备联网

实现智能工厂乃至工业40,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MES应用,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现M2M,也就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建立工厂网络。

3、工厂智能物流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生产现场的智能物流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离散制造企业。智能工厂规划时,要尽量减少无效的物料搬运。很多制造企业在装配车间建立了集中拣货区(Kitting Area),根据每个客户订单集中配货,并通过DPS(Digital Picking System)方式进行快速拣货,配送到装配线,消除了线边仓。

4、生产质量管理和设备管理

提高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智能工厂规划时,生产质量管理和设备管理更是核心的业务流程。贯彻质量是设计、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理念。

5、智能厂房设计

智能厂房除了水、电、汽、网络、通信等管线的设计外,还要规划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采光与照明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智能安防报警系统、智能门禁一卡通系统、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等。采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判断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或触发其它动作。

6、智能装备的应用

制造企业在规划智能工厂时,必须高度关注智能装备的最新发展。机床设备正在从数控化走向智能化,很多企业在设备上下料时采用了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工厂中,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将与切削加工(减材)、成型加工(等材)等设备组合起来,极大地提高材料利用率。

7、智能产线规划

智能产线是智能工厂规划的核心环节,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线要生产的产品族、产能和生产节拍,采用价值流图等方法来合理规划智能产线。

8、制造执行系统MES

MES是智能工厂规划落地的着力点,上接ERP系统,下接现场的PLC程控器、数据采集器、条形码、检测仪器等设备。MES旨在加强MRP计划的执行功能,贯彻落实生产策划,执行生产调度,实时反馈生产进展:

9、生产无纸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智能终端成本的降低,在智能工厂规划可以普及信息化终端到每个工位。 *** 作工人将可在终端接受工作指令,接受图纸、工艺、更单等生产数据,可以灵活地适应生产计划变更、图纸变更和工艺变更。

10、生产监控及指挥系统

流程行业企业的生产线配置了DCS系统或PLC控制系统,通过组态软件可以查看生产线上各个设备和仪表的状态,但绝大多数离散制造企业还没有建立生产监控与指挥系统。

总之,要做好智能工厂的规划,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核心要素,从各个视角综合考虑,从投资预算、技术先进性、投资回收期、系统复杂性、生产的柔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统一规划,建立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智能工厂。数夫家具软件有限公司二十多年专注家居管理软件、管理咨询、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的开发与推广,为家居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全面成熟的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7316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