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签署物联网合作协议

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签署物联网合作协议,第1张

1、 泊位—— 公司目前拥有5个万吨级主泊位 、6个5000吨级内港池码头泊位,主码头枯水季节吃水可达-15米,最大靠泊能力为5—7万吨,设有门机5台,其中40吨3台,25吨2台。内港池岸线总长500米,港池宽130米,枯水季节最大吃水-5米,设有5台25吨门机,可保证5条3000吨级船驳同时作业 2、 堆场情况—— (1)拥有室内仓库2座总面积25万平方米,有效容量20万吨,可满足货主存储各类精细货物的需要,苫盖保管能力配套,有一整套管理严格、行之有效的货物交付、理货、保管制度,保证数字准确,保证货物质量。(2)拥有公共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各1座,总面积7992平方米,可为客户提供“一关三检”、货运代理等服务。(3)拥有室外堆场34万平方米,配备龙门吊20台,最大可装卸40吨级货物。移动电调4台,叉车8台,最大起重量25吨。其中散货堆场6万平方米,配备装载机4台。(4)惠龙港国际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大宗、上海钢之源电子盘,指定交割库,核定库容18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钢材期货交割库。 3、 接卸能力 矿石煤炭类可达到装卸16万吨/天吨装水泥,吨装类装卸15万吨/天钢材类,单机装卸200吨/小时可承接重大件、设备吊装,目前已为中船重工,大通重工等一大批重大件吊装。 4、 加工配送业务惠龙港配备2条宽205m,厚3—16mm的开平加工生产线,1条53m宽的钢材预处理加工生产线和8条盘螺调直线。终端用户可以将港内库存钢材就地加工,加工后可由驻惠龙江苏联运有限公司直接配送到生产车间进行分段制造,节约仓库所占土地和加工转运成本。
我 1
做 3
问 5
答 1
推 9
广 9
关 6
键 9
词 5
不 0
在 2

3




(一)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产业瓶颈。以掌握原理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目标,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围绕应用和产业急需,明确发展重点,加强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着力突破物联网核心芯片、软件、仪器仪表等基础共性技术,加快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大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服务集成等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推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创新资源,形成一批物联网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促进应用单位与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加强协同攻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二)推动应用示范,促进经济发展。对工业、农业、商贸流通、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围绕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物流配送和经营管理流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升生产和运行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保障安全生产,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
(三)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在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围绕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实施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构建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扩展和延伸服务范围,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四)突出区域特色,科学有序发展。引导和督促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确定物联网发展定位,结合科研能力、应用基础、产业园区等特点和优势,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物联网发展,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强化物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及示范应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基础较弱的地区侧重推广成熟的物联网应用。加快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要加强统筹、注重效果、突出特色。
(五)加强总体设计,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统筹协作,依托跨部门、跨行业的标准化协作机制,协调推进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急用先立、共性先立原则,加快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动军民融合标准化工作,开展军民通用标准研制。鼓励和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六)壮大核心产业,提高支撑能力。加快物联网关键核心产业发展,提升感知识别制造产业发展水平,构建完善的物联网通信网络制造及服务产业链,发展物联网应用及软件等相关产业。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不断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培育与应用示范的结合,鼓励和支持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服务集成等企业及科研单位参与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七)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兴业态。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大力支持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物联网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推进应用服务的市场化,带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培育新兴服务产业。鼓励和支持电信运营、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企业参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运营和推广。
(八)加强防护管理,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与数据保护水平,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安全评估机制,有效保障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环节的安全可控。涉及国家公共安全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物联网应用,其系统解决方案、核心设备以及运营服务必须立足于安全可控。
(九)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协同共享。充分利用现有公共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开展物联网应用。促进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重视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避免重数据采集、轻数据处理和综合应用。加强对物联网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投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20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