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注塑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区别

塑胶件注塑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区别,第1张

您好,塑胶件注塑和半导体注塑工艺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塑胶件注塑工艺是把塑料液体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凝固,形成塑料件。而半导体注塑工艺则是将半导体材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其形成半导体器件。其次,塑胶件注塑工艺的模具温度要求较低,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模具温度要求较高,以保证半导体材料的熔融性。此外,塑胶件注塑工艺的产品成型速度较快,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产品成型速度较慢。最后,塑胶件注塑工艺的成型精度要求较低,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成型精度要求较高。

塑料表面常见的处理有电镀、喷油、印刷、水转印等表面处理工艺,在生活中我们较为常见的应该是塑料表面喷油漆。

塑料制品喷涂的目的是使其表面形成牢固的连续涂层,发挥其装饰、防护及其他的特殊功能作用。塑料有无结晶性对漆膜附着有较大的影响,结晶度高则漆膜的附着力性能差,结晶度低则表面涂层比较好附着。另外塑料的表面能一般比较低(如尼龙及PP等材质),不利于涂层的附着,底材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较差。附着力差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涂装掉漆,达不到表面处理所需的效果。

涂装实际生产中有效提升附着力的方法是通过对底材进行前处理工艺来增进附着力,一般常见的方法有电晕、火焰、打磨、附着力促进剂等方式,相对于电鱼以及打磨等处理方式来说,在底材与涂层之间喷涂一层炅盛处理剂附着力促进剂,工艺 *** 作更加简便,效果更加稳定可控制,因此在涂装行业被广泛的应用,百格附着力等测试也可以顺利的通过。

在注塑过程中产品有料花的解决方法:

1、按照工艺条件烘料,材料充分干燥;

2、提高模温,降低料温,防止材料分解;

3、提高射压,使型腔气体彻底排出;

4、提高背压,使预塑过程中排出料中气体;

5、适当加大流道和浇口尺寸。降低剪切作用;

6、将模具型腔表面的水份或润滑油擦干净,选用合适的脱模剂;

7、提高模温、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从而降低熔料冷却速度;

8、调整射速或改变制品壁厚。使壁厚相差不要太多;

9、调整材料配比,换好料,使相溶性好;

10、降低转速,增加背压,防止空气混入融料中;

11、降低锁模力,有利于排气;

12、使下料口通畅,防止进入空气;

13、使进料口与喷嘴R相符;

14、更换热电偶;

15、提高模温,调整顶出速度减少碎屑;

16、清理分解材料,降低热流道温度;

料花也叫银丝,产生银丝的原因:

1、由水分或挥发成分引起的 

如果用未经充分干燥的塑料成型,水分或挥发成分在料筒内被气化,并随熔料一起从喷嘴注入模腔。这种加杂着气体的熔料一接触到模腔就冷凝硬化,气体妨碍熔料与型腔表面的密贴,并沿着流动方向形成白色纹理,这就是出现在制件上的银丝。

进行充分干燥,完全除掉水分或吸附水分即可防止银丝,然而梅雨季节空气湿度极高,有时干燥料在料斗内吸潮也会产生银丝。对于壁厚变化大的制件由于排气不畅及注射量不足,也容易产生银丝。

螺杆的形式也是产生银丝的有关因素,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因螺杆的形式不同产生银丝的状态也不相同。材料中含有微量的水分,除了引起银丝外,波流纹、白化、气泡等成型不良现象也会发生。对材料的流动性和热劣化等也有很坏的影响 

2、由塑料分解引起 

塑料本身分解,或者添加的稳定剂、防止带电剂等分解,结果产生气体,这与未完全干燥的情形相同,往往也产生银丝。这时为使塑料不分解,应降低熔料温度成型,同时还应缩短熔料在料筒内的停留时间。 

3、卷入空气引起 

随着颗粒料一起从料斗进入料筒的空气,经过螺杆和料筒之间的缝隙,被排向后方;螺杆式注射机把卷入的空气一直运送到喷嘴。从喷嘴注射出夹杂着气体的熔料,因与型腔表面不密贴而产生银丝。

如果将料筒下部充分冷却;或使料筒后部温度偏低些,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变更既定成型条件如降低螺杆转数、提高背压,就可以避免出现银丝。

4、熔料温度偏低引起. 

如果注入模腔的熔料温度偏低,一般表现为波纹,有的模具往往出现银丝。这种情形与波纹中的2相同,因而采取的措施也相同,提高熔料温度、加大模具的冷料穴等都可以消除银丝。 

5.模腔表面的水分或挥发成分引起 如果模腔表面沾染有水分;被熔料气化之后往往造成银丝缺陷。这时制件表面发暗(晕包膜),如果消除了发暗这一缺陷,同时也就消除了银丝缺陷(参照晕色膜光泽不佳部分)。 

6、由塑料粉造成 

不使用颗粒料而直接使用粉料成型时,或者往颗料中掺入大量粉料成型时,很容易卷入空气。这与上述3相同,因此应遵循3的要求解决银丝缺陷。要采用粉料成型,应采用压缩比大,不卷入空气的特殊螺杆。

7、混入异种塑料引起 

把相互不易熔合的两种塑料混合成型,虽然会引起层状剥离(参照剥离),但是有时也会出现银丝缺陷。彻底清洗料简.使用未被污染的原料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8、材料的剪切

从料筒流向注嘴口、流道、浇口的材料,如果温度变化的梯度太大,容易出现材料的高剪切。对策:使流道变粗,避免设计制品厚度的差异,在制品厚度厚的地方附加上浇口。

扩展资料:

注塑工艺主要类型:

1、橡胶注塑

橡胶注射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产方法。橡胶注塑的优点是:虽属间歇 *** 作,但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取消了胚料准备工序,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优异。

2、塑料注塑

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机。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

3、成型注塑

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 *** 作中成型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塑成型工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85274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7
下一篇 2023-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