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控制器具体工作原理

PID控制器具体工作原理,第1张

这些都是自动控制系统所涉及的概念。

1、首先说明,PID调节单元接收与输出的都是电信号;

2、自动控制技术,综合了给定单元、调节单元、输出与执行单元、测量单元、反馈单元等,基本原理是:给定单元提供设定控制目标,调节单元比较给定与反馈信号的差别并进行PID运算(比例、积分、微分)最后输出控制信号,输出与执行单元指用前面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实际设备的物理量输出,测量单元检测物理量实际值,反馈单元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转换再反馈到调节单元,如此构成闭环自动调节控制系统;

3、物理量-电量的转换是在测量单元完成的,电量-物理量的转换是在输出与执行单元完成的;

4、结合实例就说来话长了,恐怕要给你一篇论文啦,呵呵,即便是要讲清楚PID调节器,也要上千字才行啊。

补充:

各个单元都可以求出传递函数,须用到拉普拉斯变换的知识。

传递函数的作用就是从物理事物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手段去分析、研究它。

你可以讨论该传递函数对应的频率响应,即s在虚轴上的取值,s=jΩ

所以H(jΩ)=1/(1-0005Ω^2+j0135Ω),将Ω值带入就可以求出模值,而后就能看出是什么通了

omega=0:1000;

H=1/(1-0005omega^2+j0135omega);

plot(omega,abs(H))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强

滞后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样。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频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频率,从而改善暂态性能。应选择装置的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系统的幅穿频率。

滞后校正:利用幅值衰减特性,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增大稳定裕量,改善响应的平稳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滞后校正装置利用幅值衰减特性。

扩展资料: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

传递函数为的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人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

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langs/11670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