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工作|组织架构

预算工作|组织架构,第1张

预算编制、过程管理、执行、数据输出、考核、再次循环,这个循环的流程需要有对应的组织进行管理规划、落地实施。一般分为四级架构:

最上级:决策机构,各个公司名称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拍板的。

第二级:专职机构,负责预算管理、内审、考核的机构,我目前所在的就是预算管理的机构、更多的是内控的过程管控,内审则是对预算管理工作内控实施情况的一个反稽核,考核机构依托管理制度对各预算中心预算管理结果的评判;

第三级:责任网络,也就是预算的编制及使用部门或单位,对部门或单位预算工作负责的层级;

第四级:预算员,在大型企业或是房地产建筑类企业会较多遇到这个职位,预算员是预算责任网络下的分支,负责内部的预算管理、费用报销等工作,是部门预算工作上传下达、连接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的纽带。预算员的专业及流畅沟通是推动公司预算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由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层面组成的,承担着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核算、分析、考评及奖惩等一系列预算管理活动的主体。它是全面预算管理有序开展的基础环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否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将起到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1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构成编辑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由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和预算管理执行机构三个层次构成。

预算管理决策机构是指组织领导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组织;预算管理工作机构是指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查、协调、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反馈、考评与奖惩的组织机构;预算管理执行机构是指负责预算执行的各个责任预算执行主体。

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和工作机构不仅承担相应的预算管理责任,而且,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和工作机构中的某些成员就在预算管理执行机构中担任负责人的职务。因此,对于企业的绝大多数职能管理部门而言,它们都具有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和预算管理执行机构的双重身份。所以,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并非绝对相互分离的三个层面。

2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原则编辑

由于各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行业特点、内外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具体设置上可采取不同方式,并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

科学、规范是指设置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既要符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规律,又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本企业的《公司章程》中有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关规定。例如,公司法明确规定:预算的制订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预算的审定权力由公司股东会享有,这些条款都是各企业在设置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划分有关机构责任与权利时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

2、高效、有力原则

高效、有力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运行要反应敏捷、作用有力、执行坚决、反馈及时,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对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设置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实施预算管理职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顺利运行。显然,只有高效、有力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此目的的实现。

3、繁简适度、经济适用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既不能搞烦琐哲学、摆花架子,又不能过于简单。因为,繁简适度的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机制高效运行的基础。庞大、臃肿的预算管理机构,不仅会增加预算管理的成本,而且会降低管理效率、造成管理混乱,甚至危及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提高经济效益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的,如果因为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导致费用上升、效益下滑,那将得不偿失。相反,过于简单的组织机构,又难以担当全面预算管理的重任,造成顾此失彼、疲于应付,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失败。因此,繁简适度、因企制宜的设置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并配备数量适中的工作人员,对于每一个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tougao/11268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4
下一篇 2023-05-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