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安卓原生APP中使用MUI框架

如何在安卓原生APP中使用MUI框架,第1张

 先用Android Studio创建一个新项目(MyFirstMUI)。

1、导入jar包,可从HBuilder-Integrate工程的libs中选择,具体要导入哪些jar包可从SDK中的Feature-Androidxls中查看。

2、加入APP资源:

①在工程目录下的创建assets文件夹,并在assets目录下添加apps目录

②在apps目录下创建应用ID同名目录

③在应用ID同名目录下创建>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移动APP项目。然后,分别添加4个页面:dialog-alerthtml、dialog-confirmhtml、dialog-prompthtml、dialog-toasthtml

接下来,我们看看alert函数的写法,以及出来的效果如何。

然后,我们来看看confirm函数的写法,以及出来的效果如何。

再来看看prompt函数的写法,以及出来的效果如何。

最后,我们来看看toast函数的写法,以及出来的效果如何。(一个会自动消失的对话框,很常用)

6

当然,还有两个用法,分别为muiclosePopup()关闭最外层对话框 和 muiclosePopups()关闭全部对话框 因不太常用,所以,就不再介绍。

手机要不缩放,要不不缩放,你那个页面始终大小都不对。用框架是不行的,要再写一套手机上用的样式。比如电脑上页头宽度为960px,手机上页头宽为100%:#pc#top{width:960px;}#phone#top{width:100%;}还有很多代码要写,你页面里面对应的元素都要写手机和电脑上的不同样式然后用js或css媒体查询来为手机、PC调用不同的样式(要做细点还有平板的样式,和考虑到未来出现的设备的样式)。你也可以不把两套样式混在以前,单独再专门做个手机版网站重点百度:js调用不同样式、css媒体查询

DOM结构

关于mui页面的dom,你需要知道如下规则。

固定栏靠前

所谓的固定栏,也就是带有mui-bar属性的节点,都是基于fixed定位的元素;常见组件包括:顶部导航栏(mui-bar-nav)、底部工具条(mui-bar-footer)、底部选项卡(mui-bar-tab);这些元素使用时需遵循一个规则:放在mui-content元素之前,即使是底部工具条和底部选项卡,也要放在mui-content之前,否则固定栏会遮住部分主内容;

### 一切内容都要包裹在mui-content中

除了固定栏之外,其它内容都要包裹在mui-content中,否则就有可能被固定栏遮罩,原因:固定栏基于Fixed定位,不受流式布局限制,普通内容依然会从top:0的位置开始布局,这样就会被固定栏遮罩,mui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定义了如下css代码:

[css] view plain copy

mui-bar-nav ~ mui-content {

padding-top: 44px;

}

mui-bar-footer ~ mui-content {

padding-bottom: 44px;

}

mui-bar-tab ~ mui-content {

padding-bottom: 50px;

}

你当然可以通过自定义CSS的方式实现如上类似效果,但为了使用简便,建议将除固定栏之外的所有内容,全部放在mui-content中。

始终为button按钮添加type属性

若button按钮没有type属性,浏览器默认按照type=submit逻辑处理,这样若将没有type的button放在form表单中,点击按钮就会执行form表单提交,页面就会刷新,用户体验极差。

窗口管理

页面初始化:必须执行muiinit方法

mui在页面初始化时,初始化了很多参数配置,比如:按键监听、手势监听等,因此mui页面都必须调用一次muiinit()方法;

页面跳转:抛弃href跳转

当浏览器加载一个新页面时,若页面DOM尚未渲染完毕,页面会先显示空白,然后等DOM渲染完毕后,再显示具体内容,这是WEB浏览器技术无法逾越的体验障碍;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使用[muiopenWindow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在安卓原生APP中使用MUI框架全部的内容,包括:如何在安卓原生APP中使用MUI框架、mui的页面有两个返回功能调用怎么办、怎么学会使用mui框架中的组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web/9529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