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粒子数是什么?

化学中的粒子数是什么?,第1张

一、物质的量定义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摩(尔)符号:mol标准: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一般利用化学式指明基本单元,而不用汉字.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作基准,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三、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N=n·NA满足上述关系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数)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为1mol、Cl-为2mol,阴阳离子之和为3mol或原子数为3mol.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例如说“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还是指1mol氧分子,含义就不明确。又如说“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还是指1mol13C,含义也不明确。粒子集体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电子等。例如:1molF,0.5molCO2,1kmolCO2-3,amole-,1.5molNa2CO3·10H2O等。1molF中约含6.02×1023个F原子;0.5molCO2中约含0.5×6.02×1023个CO2分子;1kmolCO2-3中约含1000×6.02×1023个CO2-3离子;amole-中约含a×6.02×1023个e-;1.5molNa2CO3·10H2O中约含1.5×6.02×1023个Na2CO3·10H2O,即约含有3×6.02×1023个Na+、1.5×6.02×1023个CO2-3、15×6.02×1023个H2O.四、摩尔质量(m) 单位 g·mol-1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即1mol该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等同.2.1mol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五、几个基本符号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 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 质量分数——W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粒子数中的粒子是指各种微粒,包括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中微子等

比如1molO2中,氧分子粒子数为1mol,氧原子粒子数为2mol,电子书为16mol,质子数为16mol等等

铁的质量=铁的摩尔质量×铁的物质的量

=56g/mol×1mol

=56g

密度=质量/体积

体积=质量/密度=56g/7.86g/cm3

≈7.12cm3

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粒子数(微粒的个数)——N。

1、物质的量

(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符号:n

(3)单位:mol

2、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

(2)符号:M

(3)单位:g·mol-1

3、粒子数

粒子数的观念是在理论上考虑的一个主要角色。实务上,主要在化学,给定的热力学系统内的粒子数需要确定,但实际并非能够直接用粒子数来度量。如果材料是均匀的,并且具有已知用摩尔为单位物质的量n,粒子数N的关系可以被发现为:N=nNA,此处NA是亚佛加德罗常数。

扩展资料

“物质的量”相关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Osrwald,Friedrich Wilhelm,1853-1932)基于对道尔顿原子假说和阿伏加德罗分子假说的质疑,于1900年首次提出“摩尔(mole)”这个名称,将其定义为一个关于质量的量。采用“摩尔”来统一“克分子”“克原子”“克离子”“克当量”等概念。

这与当时盛行的当量理论一致,与分子原子论不一致。采用“摩尔”主要是达到反对原子假说和分子假说的目的,因为摩尔是拉丁语,其含义是“质量很大、一堆”,刚好与原子、分子的含义“质量很小”相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质的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尔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51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