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粑粑怎么做?

官渡粑粑怎么做?,第1张

官渡粑粑的制法:1、将精面粉入盆,注入清水,加适量土碱揉透,合成面团后稍饧;2、在面板上揉透擀成片;3、撒上精盐(或白糖),抹一层熟猪油,回卷成一长条状,然后分成挤子,擀成圆饼。3、把芝麻、花生、核桃等磨细果仁与白糖混合为馅;4、用平底平口锅刷上菜油置于栗炭火上,待油冒烟时

,把圆饼包上馅后放入锅底;5、上面盖上烧有栗炭火的平底锅盖,上下两面均有栗炭火烘烤,使饼受热均匀;6、烤至六成熟室,取下平底锅盖,将饼到翻一次,再盖上平底锅盖;7、烤至熟时即可食用;8、官渡粑粑成品特色是色泽金黄,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腻,冷热均宜。

380大卡。

糍粑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322大卡(1347千焦),单位热量较高。每100克糍粑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14%。

云南官渡的地方特产,面食,烘制而成,粑粑内含芝麻、花生、核桃等磨细果仁与白糖混合为馅,松软香甜,十分可口快意。

很多外地来昆明旅游的游客想必都想吃点当地的特色吧?作为吃货的同志不要错过哦,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昆明的小吃吧。

特色小吃一: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不止在昆明,相信在各地都有在卖,但是,吃过昆明的过桥米线,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地方的比昆明的正宗,我想过桥米线的故事每个人都有听过,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吃法独特,将生的鸽蛋或者鸡蛋放入装满滚烫的鸭汤中,在依次放入生的五花肉片和鸡肉片,轻轻搅动后加入烧肉等熟肉,然后加入韭菜、豌豆尖等辅菜和米线,最后放调味料。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吃起来要小心烫口哦。

特色小吃二: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在气锅下放一个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块放入气锅内,纯由蒸汽将锅蒸熟,保持的鸡的原汁原味,肉质嫩香,汤清鲜美,汽锅鸡常以三七、虫草加入,有滋补功效哦。

特色小吃三: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属于云南传统美食之一。米线加入豆腐脑,冬菜剁成茸,韭菜切末,依次浇上甜咸酱油、蒜姜汁、面酱、胡椒粉、腌菜、辣椒油...一碗香滑爽口的豆花米线就生成了,豆腐脑和米线搭配,味道真的很独特。

特色小吃四:野生菌

每年7、8月份都是吃野生菌的季节,而在昆明也一样,一到这个季节,就要空出一天去尝尝种类繁多的野生菌。野生菌含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中比较有名且常见的有:鸡枞菌、牛肝菌、奶浆菌等。其中还有一些价格比较高的菌种,分别是:黑松露、松茸、鸡枞等。无论是吃野生菌火锅还是菜肴,都是舌尖上的美味。

特色小吃五:烧饵块

烧饵块是云南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是用蒸熟的米碾压成薄片的圆型状,种类分为紫米和白米、用炭火烤制,加入香肠、油条、然后涂上甜酱、花生酱、卤腐等酱料,米的清香配上酱香,别有一番风味。

特色小吃六:老奶洋芋

老奶洋芋是昆明比较特色的一道菜,制作简单方便。将煮熟的土豆剥皮后,将其研成泥状,然后放入锅内用少许油炒,并加少许葱花。在云南,人们说这是老奶奶吃的洋芋,故得此名,口感绵软无需费牙力,特别适合老人孩子食用。

特色小吃七:官渡粑粑

这是官渡的地方特产,粑粑内含芝麻、花生、核桃等果仁磨细,与白糖混合做馅,松软香甜,十分可口,刚刚出炉的官渡粑粑比较烫,但是味道最好,官渡粑粑是来昆明必尝的小吃之一。

特色小吃八:冰稀饭

冰稀饭最早源于玉溪市的民间小吃,后流入昆明,原料为白糯米,配上小红枣、西米、红绿丝、红糖稀、冰渣、芝麻,颜色很丰富,入口丝丝凉意,糯米稀饭的香糯搭配着红糖稀的纯甜,感觉特别满足,通常会以色泽鲜艳的果品搭配,口味酸酸甜甜,是夏季热门的消暑良品。

特色小吃九:玫瑰米凉虾

米凉虾,听到这个名字,会以为是用虾为原料来做的一道菜,其实不然,它是用米磨成粉,然后熬制成米浆煮熟,放一盆冰水,用漏勺漏到冰水里冰镇,因为形状酷似虾,所以叫凉虾,放入玫瑰糖、糖水,也是夏季的比较可口的饮品。

特色小吃十:豆面汤圆

云南的豆面汤圆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汤圆,豆面汤圆是云南最传统的做法,在不少糖水铺或是小吃店都能找到它的踪影,老昆明说到它时更有无数和它相关的美味描述。其实好吃的豆面汤圆,做起来并不难,把煮好的汤圆放到装有豆面的盆里轻轻摇晃,汤圆就裹满了香香的豆面,最后再浇进一些红糖汁,让包了豆面的汤圆不那么干,更让汤圆皮有了丰富的味道。豆面汤圆的馅也很有内容、花生、芝麻是现在最多见的,有爱吃的老昆明说,最传统的豆面汤圆是用自家熬的红豆沙做馅的,甜淡按自己喜好调配,用十足的红豆熬制,那口感就一个字——“沙”。昆明的豆面汤圆既有糯米的米香,还有黄豆的豆香,令人垂涎欲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aji/5886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4
下一篇 2023-03-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