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连接磁盘阵列该怎么连?

服务器连接磁盘阵列该怎么连?,第1张

一般的自己做的服务器都是SATA接口的,采用RAID0的方式加快速度。这样的话,用两块相同的硬盘,按照主板上的印刷标示自己很容易连接好的。高性能的服务器都会采用SCSI接口,需要SCSI接口卡和终端电阻。SCSI的具体连接方法请参照说明书,因为不同的卡有不同的方法连接的。

首先你先确定是买的什么牌子的磁盘柜,每个牌子的磁盘柜映射到服务器的方法都不一样。
另外你看你的磁盘柜接口都有什么接口,如果有ISCSI接口就可以直接用网线插到服务器的网络接口,另一端插到存储上,常用的还有SAS和光纤FC接口,如果你的磁盘柜上是这种接口,服务器就需要购买SAS HBA卡或者光纤HBA卡。
连通以后可以通过软件(根据品牌的不同,每个品牌有自己的调试软件,有的则不需要)来映射到服务器上,映射成功以后你服务器的我的电脑里会多个大盘符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就是将多个硬盘通过Raid控制器整合成虚拟的单个大容量的硬盘。Raid是服务器数据容错模式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种,通常都是通过外加Raid卡的方式来实现。Raid的级别有很多种,而各种级别所涉及的原理也不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惠普642 raid卡为例,详细介绍阵列卡的配置过程。

1开机自检,可以读到Raid卡的相关信息:Smart Array 642 Controller,缓存为64MB。

2按 F8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可以看到机器阵列卡的配置程序有4个初始选项:

     Create Logical Drive 创建阵列

View Logical Driver 查看阵列

Delete Logical Driver 删除阵列

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 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

3 选择"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若选择此选项,服务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就会变为阵列卡(SmartArray 642),按"F8"进行确认。

4 按完"F8",确认之后,提示:必须重新启动服务器,才会生效。

5 按"ESC"之后,返回到主界面,只有三个选项。

6 进入"Create Logical Drive"的界面,可以看到4部分的信息。

Available Physical Drives  列出来连接在此阵列卡上的硬盘。图示的硬盘在SCSI PORT 2, ID为0,硬盘的容量为 364 GB。

Raid Configurations 有3种选择 RAID 5,RAID 1 (1+0),RAID 0。图示的机器只有一个硬盘,默认为RAID 0。

Spare 把所选择的硬盘作为热备的硬盘

Maximum Boot partition 最大引导分区的设置,可以有两个选项,Disable (4G maximum) 默认和 Enable (8G maxiumu)。

7 按回车进行确认,提示已经创建一个RAID 0的阵列,逻辑盘的大小为339GB,按 F8 进行保存即可。

8进入"View Logical Drive" 界面,可以看到刚才配置的阵列,状态是"OK",RAID 的级别是 RAID 0 ,大小为 339 GB。

9选择第三个选项"Delete Logical Drive",进入删除阵列的界面。

10 按"F8",把刚才设置的阵列删除掉。出现红色警告提示信息,提示: 删除该阵列,将把阵列上的所有数据都删掉。

11 按"F3",进行确认即可,提示保存配置。

12 再次进入"View Logical Drive" ,提示没有可用的逻辑盘,这样就设置完成了。

组建的准备工作
1在设置raid之前,首先要求用户有两块硬盘,尽管对两块硬盘的容量大小和速度要求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最好采用两块型号相同的硬盘,这样无论是组建raid0还是raid1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容量或速度。当然,型号不同的两块硬盘也能够使用,但是在组建raid 0时,系统需要等待相对较慢的一块硬盘,从而影响整个raid系统的性能。同理,在组建raid1时,raid容量仅相当于小容量硬盘,从而不能达到最大容量的利用。
2需要注意,组建raid的两个硬盘一定要将跳线都设置为主盘(master)状态,这是因为我们是用普通ide接口的硬盘组建raid系统。而ide接口有个特点,如果master(主设备)正在工作中,那么slave(从设备)只能处于等待状态,假设硬盘一个是主,一个是从,那就无法利用raid技术使两个硬盘同步工作以达到性能提升的目的。
3在使用硬盘连接线连接时,注意一定要使用80针的数据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磁盘性能。
4在组建raid之前,除了必备的两块硬盘之外,还需要在主板bios中进行一些设置启用raid控制芯片。
某些主板可以将raid控制芯片管理的ide接口设置为raid,也可以设置为ata模式,连接普通ide设备,相当于扩展了的ide接口,从而突破主板芯片组ide控制器仅仅支持4个ide设备的限制。在这里,我们需要把bios中相应的选项设置为raid模式。而有些bios中并没有提供相应的选项,只有选择raid控制芯片禁用或者启用的选项,那么需要把raid控制芯片选项设置为enable,开启raid控制芯片。
5进入raid控制芯片的设置
使用raid功能还需要进入raid控制芯片自身的设置选项(类似主板的bios设置)进行设置,一般在开机自检过程中会出现进入raid设置提示。由于主板集成的raid控制芯片不同,设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主板板载的raid芯片绝大多数为promise或high point两种,进入promise芯片的设置一般是在出现提示时按“ctrl+f”进入,而high point芯片是按“ctrl+h”。具体 *** 作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主板说明书。
6另外,每当重新制作raid硬盘阵列或者转换raid类型时,硬盘现有的数据都会丢失,因此要事先备份好硬盘上的数据。

按F2进入BIOS ,把硬盘接口改成raid模式
然后开机按CTRL+R去配置raid1。然后可以通过引导盘去安装系统
或者直接通过2008系统盘安装,也许要加载一下阵列驱动
天互数据 杜超 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498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