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服务器磁盘阵列控制器怎么设置??

惠普服务器磁盘阵列控制器怎么设置??,第1张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就是将多个硬盘通过Raid控制器整合成虚拟的单个大容量的硬盘。Raid是服务器数据容错模式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种,通常都是通过外加Raid卡的方式来实现。Raid的级别有很多种,而各种级别所涉及的原理也不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惠普642 raid卡为例,详细介绍阵列卡的配置过程。

1开机自检,可以读到Raid卡的相关信息:Smart Array 642 Controller,缓存为64MB。

2按 F8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可以看到机器阵列卡的配置程序有4个初始选项:

     Create Logical Drive 创建阵列

View Logical Driver 查看阵列

Delete Logical Driver 删除阵列

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 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

3 选择"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若选择此选项,服务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就会变为阵列卡(SmartArray 642),按"F8"进行确认。

4 按完"F8",确认之后,提示:必须重新启动服务器,才会生效。

5 按"ESC"之后,返回到主界面,只有三个选项。

6 进入"Create Logical Drive"的界面,可以看到4部分的信息。

Available Physical Drives  列出来连接在此阵列卡上的硬盘。图示的硬盘在SCSI PORT 2, ID为0,硬盘的容量为 364 GB。

Raid Configurations 有3种选择 RAID 5,RAID 1 (1+0),RAID 0。图示的机器只有一个硬盘,默认为RAID 0。

Spare 把所选择的硬盘作为热备的硬盘

Maximum Boot partition 最大引导分区的设置,可以有两个选项,Disable (4G maximum) 默认和 Enable (8G maxiumu)。

7 按回车进行确认,提示已经创建一个RAID 0的阵列,逻辑盘的大小为339GB,按 F8 进行保存即可。

8进入"View Logical Drive" 界面,可以看到刚才配置的阵列,状态是"OK",RAID 的级别是 RAID 0 ,大小为 339 GB。

9选择第三个选项"Delete Logical Drive",进入删除阵列的界面。

10 按"F8",把刚才设置的阵列删除掉。出现红色警告提示信息,提示: 删除该阵列,将把阵列上的所有数据都删掉。

11 按"F3",进行确认即可,提示保存配置。

12 再次进入"View Logical Drive" ,提示没有可用的逻辑盘,这样就设置完成了。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影响价格,也直接决定了它的计算能力和特点,是在采购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选云服务器配置,看这三个维度

云服务器的配置规格主要取决于类型、代别、实例大小三个最重要的维度。

维度一:类型

云服务器的“类型”或“系列”,是指具有同一类设计目的或性能特点的云服务器类别。
通常来说,云厂商会提供通用均衡型、计算密集型、内存优化型、图形计算型等常见的云服务器类型。这些类型对应着硬件资源的某种合理配比或针对性强化,方便你在面向不同场景时,选择最合适的那个型号。


vCPU 数和内存大小(按GB计算)的比例,是决定和区分云服务器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用均衡型的比例通常是1:4,如 2核8G,这是一个经典搭配,可用于建站、应用服务等各种常见负载,比如作为官网和企业应用程序的后端服务器等。


如果 vCPU 和内存比是1:2,甚至1:1,那就是计算密集型的范畴,它可以用于进行科学计算、视频编码、代码编译等计算密集型负载。


比例为1:8及以上,就被归入内存优化型,比如8核64G的搭配,它在数据库、缓存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较为常见。


图形计算型是带有GPU能力的虚拟机,一般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随着 AI的火热,这类机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研发和生产环境中。


在主流云计算平台上,常常使用字母缩写来表达云服务器的系列。比如,AWS 的通用型是M系列,阿里云的内存优化型为R系列,Azure的计算优化型为F系列。

维度二:代别

云服务器的“代”(Generation),用来标识这是该系列下第几代的机型。
数据中心硬件和虚拟化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云厂商需要不断地将最新的技术和能力推向市场,所以即便是同一系列的机型,不同的代别之间也会有不小的区别。


同类型云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往往会先带来相应硬件CPU的换代提升。由于CPU在不断更新,所以云服务器的单核性能未必相同。有时,虽然两个云服务器的核数一致,但由于底层芯片的架构和频率原因,性能上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新一代的型号,往往对应着全新的特制底层物理服务器和虚拟化设施,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价格比。

维度三:实例大小

云服务器的实例大小(Size),指的是硬件计算资源的规模。
在选定的机器类型和代别下,我们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实例大小,以应对不同的计算负载。在描述实例大小时,业界常常使用medium、large、xlarge 等字眼来进行命名区分,这样的描述基本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包括AWS、阿里云、腾讯云在内的多家主流厂商都在使用。


大致可以这样记忆:标准large对应的是2vCPU的配备,xlarge则代表4个vCPU,而更高配置一般用nxlarge来表达,其中n与xlarge代表的4vCPU 是乘法关系。比如,8xlarge 就说明这是一台84=32vCPU的机器。


如若要更严谨的表述配置,则使用vCPU而非核数(Core)来描述云服务器处理器的数量。因为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普遍存在,常常一个核心能够虚拟出两个vCPU的算力,但也有些处理器不支持超线程,所以 vCPU是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不容易引起混淆和误解。


在某些场景下,你可能还会看到“metal”或者“bare metal”这样的描述规格的字眼,中文称为“裸金属”。它们就是云服务商尽最大可能将物理裸机以云产品方式暴露出来的实例,主要用于一些追求极致性能,或是需要在非虚拟化环境下运行软件的场景。

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

云服务器的型号名称一般由类型、代别、实例大小这几项的缩写组合而成,有时还会带有补充后缀。AWS的命名规则最具代表性(阿里云采用的也是非常类似的格式):

当你理解了云服务器的命名规则后,今后看到某个具体型号,便能够很快明白背后的含义,晦涩的字符串立刻变得清晰。


比如,分解r54xlarge这个型号,这首先是一个R类型第5代的内存型机器,它应该有4×4=16个vCPU,内存大小则是16×8=128G(内存型机器的CPU内存比一般为1:8)。


当然,并非所有的云都一定是采用类似 AWS 的命名规则,微软Azure就用了一个略有不同的命名体系,大致可以总结为:

比如“E4v3”,就代表了微软Azure上4核32G的第三代内存型机器。掌握了Azure的格式特征后,你同样能够很快地解读标识的具体含义。


在命名公式中,还有一个称之为“后缀”的可选部分,在许多的型号命名中都能看到它。它一般是作为型号硬件信息的一个重要补充,这种型号与不带此后缀的标准版本相比,有一些显著的区别或特点。比如阿里云,表达“网络增强”含义的后缀是“ne”。

如何验证机型配置与期望相匹配?
在Linux环境下,可以使用lscpu命令来了解云服务器的CPU信息,并与机器的具体型号名称进行对照。下图是在一台AWS的m5axlarge机型上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到芯片提供商AMD及双核四线程等关键信息,与机型命名的含义相符:

>两种方案:
一种在线扩容,前提是硬盘必须与原来的规格相同(风险较大,实施前需要备份数据)好处在于对系统和应用无影响,可在线执行。
第二种离线扩容,购买企业级的SATA 2TB 的磁盘(硬盘托架需要另行采购)关闭服务器插入购买的硬盘至空余槽位。开启服务器看到提示按CTRL+R时进入RAID BIOS配置界面将添加进来的磁盘单独做一个RAID5 (已单块2TB的容量计算,做完阵列后可得到大约4TB的空间)
第二种方案较为经济安全。
第一种方案需要用到DELL的管理软件OPEN MANAGER才能实现
祝你成功~~~~
SATA的硬盘最好采购DELL的硬盘,否则会有内部报错,虽不影响使用,但会影响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722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