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公司怎么做网络营销

管理咨询公司怎么做网络营销,第1张

一、开发的原则:采取无成本营销战略

无成本是相对而言,充分利用诸多免费资源或利用产生双赢的机会,达到推广企业咨询业务,宣传企业的目的。

论坛营销:在各种管理论坛、博客上注册某战略咨询机构的ID,发表一些公司已经公开的管理案例,形成一定的管理主题,在业界发出“某战略之声”。(比较知名的综合性博客网:中国博客网、博客中国、博客网;另有企业管理博客网等)。

展览营销:充分利用各种展览会,销售企业研究报告;对于特定客户,可以采取赠送与之行业相关或相近的企业研究报告或专题报告。

会议营销,分为三种情况。

外围参与:可以设立相应的服务展位,提供免费咨询,事先需与酒店进行沟通,主要达到扩大宣传;如有可能,可以设立公司战略代理;(比较知名的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国展,国贸等);

嘉宾参与:作为发言嘉宾,能够引起与会代表对公司的探奇(总裁参与的温州投资洽谈,会议后有好几家企业主动索取资料,打听某战略机构,可以选择与管理相关的活动,如营销届、招商等);

举办参与:作为会议的主办或承办单位(与中关村的项目投资洽谈,效果很好,在媒体的曝光率很高,有好几位慕名前来展台向我咨询具体情况,可以配合阵地战,如在宁波、中关村等,局域范围内亦可考虑,如国资委所属企业主办的中高层企业战略培训)。

二、开发的边界:拓体、寻面、拉线、定点

在进行开发准客户时,全方位进行,随着深入,逐渐体现我们的重点,显示我们最有发言权的东西,在关键的点上切入。

拓体:在各种业界多露脸,可以充当很多不同领域公司的业余管理顾问,在各种搜索引擎上有一定的占有量,使客户在即使没有需求的情况下,也对某战略咨询机构有所知晓,如现在中关村对某战略机构的认同;如果有需求,会引起其兴趣,进行深度的了解某战略咨询机构。

寻面:在拓体进入阶段,逐渐体现企业战略咨询的整体强势,将已有的几个经典案例进行包装,在各种论坛、博客上开辟“某战略企业战略咨询——经典企业战略案例连载”;在一些主流的管理媒介,经济报刊上发出一些专题,进行连载,成为系列;现在已经将企业战略的研究报告变为专辑,给客户感觉很有份量,特别是钟对于挑选合作咨询对象的时候会仔细阅读。(别无他法,客户只有通过这个东西来了解某战略机构)

拉线:拓体与寻面都是整体性工作,拉线具体到企业的一些具体领域如:企业战略及实施、企业改制、人力资源、技术管理,只有拉开线,才能让客户感觉有虚有实,与自己的需求对号入座,从而有进一步的定点。

定点:就是我们对特定领域的权威观点或说法,中国制造业是一个点,但不免太大,企业咨询就定位在工业地产、能源化工、建材、包装食品、机械制造及有色金属等等。

三、开发的战术:阵地战、游击战、拉锯战

多种战术相结合,能使企业咨询的业务结构趋于合理性:阵地战有利于独领局部市场,游击战有利于了解竞争对手,并学习其长处;拉锯战培养长期客户,使企业咨询有持续的业务来源。

阵地战:对一个地区做透做深,可以联想到一个领域,或者如对自己的独门咨询模式,如程咬金的三板斧;XX咨询部门的北京市场很成功,基本上北京的大小规划被我们独吞;正在进行的宁波市场也是一个阵地战,一些会议(如宁波科技人才周)某战略咨询机构已经参加,大范围的搜集名片与国资委将进行的阵地战,但从联系的情况看,如果能混个脸熟,也算是成功了。

游击战: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这是我们去投标的感受;对招投标的潜法则研究不够,个人认为咨询公司不应该过多得去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咨询师不愿意去从事这种工作。能从中学习竞争对手的优势就是很大的收获。

拉锯战:这是某战略机构企业咨询很值得推广的方式,虽然干得很累,但很有成就感,在今后要继续培养,一旦拉锯成功,可以就此开展阵地战……

四、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共享、知识支持,温故知新

根据客户客户的重要程度,从信息共享到知识提供支持,达到值得关注时,由专人进行不定期沟通。

信息共享:由于参加一些展会、论坛、会餐等,收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取能够我们利用的元素,建立沟通渠道,不能抱有太多的希望,没反应权且当作企业推广活动;有反应则进入知识支持。

知识支持:一般来说,进入知识支持的客户分为三类。

有咨询需求:自动生成相关计划进行提醒,与准项目负责人进行联系沟通,有选择的发送企业研究报告,个别可以发送我们在行业的一些观点声音;

有开发潜力:低调处理,保持联系,可以邀至所内解决其现在的管理障碍,主要在于深入沟通,激发其需求

有合作价值:这是专指诸如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为今后主办一些专题研讨会,调研做好铺垫,部分可列入我们的专家库及特邀顾问,从这里可以探索到一些企业的需求,或起到转介绍客户的作用。

温故知新:主要是从知识平台中走出来的客户或一开始就有需求的(有待激发),采取专人负责的方式,不定期进行沟通;另外对于历年PASS的客户进行整理,有选择进行联系,温故知新;对于历年项目客户,也要建立档案,跟踪其发展现况,巩固老客户的成本远远低于开发新客户。

五、网络开发:知名度、影响力、关注度

利用已有的网站,将企业咨询全方位展示,知名度体现在搜索引擎上,影响力反应在效果上,关注度显示网站的质量。

知名度:利用常见的google与baidu进行搜索,可以得知我们现在所处的知名水平,或者说成是在网络上的知名度。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某战略知名度还是很高。

影响力:从企业咨询的项目来看,来自网络的很少,一般的客户对公司的了解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搜索其历史成功案例,其整体实力,其领导人的感召力;而这些东西影响客户对某战略的印象,特殊情况下影响他们作出决策。

关注度:就是我们自己对客户的跟踪,客户一旦进入网站,其停留的主要网页,停留多长时间,来自哪里,如通过搜索进入还是直接进入,以便及时更改网站的内容及形式。

六、包装推广:介绍、公司战略、案例、培训

作为咨询公司,我们唯一能展示给客户的的售前服务是企业咨询介绍、企业研究报告及历史案例,客户凭这些东西对我们作出评价,如果能有机会给他们培训,把我们的想法成功地装进他们的脑袋里……

企业咨询介绍:在企业咨询领域,介绍如果偏重政府客户时,就会给客户一种印象,我们是靠关系、后台做咨询,并习惯于问一句:“你们老板什么背景”(绝非杜撰,笔者经常以不同方式向我的一些朋友介绍公司时,从他们的反应中体察出),一旦有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时,以后的交往很艰难……

研究报告:现在已经分类进行包装,给客户的感觉很有实力,包装的公司战略报告可以作为礼品。

他们没有营销,只有推销。靠关系公关者居多,也象广告公司,拉上一两个客户,就有可能草创一个班子或公司。

他们推销自己有三大基本手段。

1、培训,这在策划咨询公司中最为常见,君不见,大量的策划咨询公司最后都沦为培训公司。至于培训公司未来命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2、公关。拉关系,特别重要。先是侃一通,俗称侃到对方,特别是一些没有见过什么或闭塞的中小企业,甚至部分怀有不良欲望的国企领导。

3、亮出自己做过的案例。咨询公司是否应该把做过的案例给别人看,或者写书公布,暂不讨论。至少有一点,怎样亮自己的案例,大有学问。一般都夸大其词,特别是那些如雷贯耳的大企业,只要能沾上点边,就说曾经是自己的客户。如果企业要看案例,他们就说,那可是要替企业保密哟。或者真有敢把自己做的成本案例拿去给别人晃一晃的也未尝不可。总之,令其??的是,其它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案例,但还要装出很有资质的样子。

如今大学管理教授都热衷于做咨询,有的名气很大,势也不弱,但却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他们太缺乏耐心和经验啦,你以为企业的事那么好整,就跟教科书一样,你以为企业家那么好糊弄,就跟未曾涉世的研究生博士生。中国企业的门道多着呢?不敢说,企业家个个都是口事心非,言左右而顾他,反正这类人还真不少。

这类咨询公司还有一个本事,就是什么都能做,其实,能接单咨询公司和书生气十足的大学教授相结合,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但由于缺乏积累和专业,缺乏长期的工作经验,这种模式要想稳健地成长起来,怕还得有些日子熬。

第三、靠资质,靠积累。我认为麦肯锡就是。他们靠多年的经验积累,然后形成强势,拥有大批职业咨询师,这些咨询师往往在咨询业和企业之间来回跳,企业积累深层经验,咨询积累广泛的跨行业经验,纵深开拓。我看麦肯锡的文章自己说的(记不清在哪儿看到),他们的营销就是发表文章。发表文章恐怕有一定的门道,并不是随便发了什么,就能吸引企业的。不过,把我所知,麦肯锡有时也靠名气吃饭。如西安高新区请其做了一个再创业方案,小道消息说,那是政府扎势哩,要的不是东西,是势哩。当然这里面可能也有政府的苦衷,找个没名气的小咨询公司,如何面对各方面的意见?拿麦肯锡就能把他们摆平

第四。靠专业化,广义中的咨询,建设、设计、会计、审计、财务顾问等,都包括在内。相对那些策划公司,小咨询公司,他们较专业。企业没有必要建立专职部门雇进专职人员,通过第三方进行,符合规模和集约的经济原理。这些公司怎样营销,我似乎不太了解。

第五是什么呢?第五种应该是我认为理想的,未来有可能发展起来的策划咨询公司。就是通过专业化研究,把握未来趋势的公司。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投资而发展起来的公司。通常认为咨询公司不需要什么投资,不就是几个大脑袋吗?但你要把握经济、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趋势,不花钱下功夫调查研究怎么行呢?花发钱,风险就来了,没把握准,没客户怎么办,不就亏了吗?

笔者认为,只有这样的策划咨询公司才有可能真正谈得上营销。他们致力于某些领域的研究,把握趋势,未来的业态或管理趋势,市场竞争态势等。他们的这种预测能力是花气力换来的。就是其实就是寻找

第2 / 3页

自己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群,这个群体可能不大,但很需要,你挖掘出他们的需要和困惑,把出一条必然要走的路,锁定对象,围而歼之,正好符合营销的观念。

笔者几年前遇到一个企业就是如此,那是一个大家电的大型经销商,就是所谓的大批。他们认为新的一年中仍然会很好。当时我预感到大批可能要被淘汰出局,专卖也无法为继,专营体系可能要出现,提出所谓未来的模式,是拥有丰富终端,信息流、物流、服务流三位一体的专营体系。这个企业对我们的看法不以为然,结果大家都能知道的,不幸而言中。于是他们又来找我们,坚请我们给他们做一个向新经营业态转型战略策划。

这个瞎猫碰死耗的偶然事件给了我一个启发,所谓营销,本质就是研究消费者,发现其需要,然后满足他,这样你就锁定了一个特定群体,成为你的目标市场,如果你能做到面对这个群体时,你具有别人不具备的比较优势,企业和消费者就能形成互动的长期的战略关系,其实就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不是靠什么点子,也不是单靠资质,更不是几个名人大师教授能够做到的。如果补充一点的话。中国行业市场化进程参差不齐,你把握住了家电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趋势,其它就能给那些后来者做借鉴。最近我们花了三年时间研究的一个农业发展模式:田园经济,已经进入企业策划阶段。其背景思路,就是延着业态变革的思路延伸出来的。

所以,未来的咨询公司,应该是投资进行研究,或者用一个大家熟知的话,就是你也得做市场调研和消费者研究。我看到一个材料,忘了哪个著名咨询公司,他们做了恒源祥的MBO,其实,他们知道,国企迟早会遇到MBO的,因此,他们观察研究恒源祥很久,通过一次机会,先和他们沟通,传达了MBO的信息和知识,耐心等待,直到半年后,恒源祥来找他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83755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