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什么样的泥料好、两者有何区别,第1张 紫砂壶什么样的泥料好、两者有何区别,第1张](/aiimages/%E7%B4%AB%E7%A0%82%E5%A3%B6%E4%BB%80%E4%B9%88%E6%A0%B7%E7%9A%84%E6%B3%A5%E6%96%99%E5%A5%BD%E3%80%81%E4%B8%A4%E8%80%85%E6%9C%89%E4%BD%95%E5%8C%BA%E5%88%AB.png)
紫砂壶用什么泥好,有什么区别
泥的种类很多,都可以做成精美的紫砂作品,没有好坏之分。 大圣理解的是,题主其实想表达的是紫砂泥是否是正宗的原矿泥,如何区分紫砂泥是原山料还是外山料。 但是,作为壶友,我们不可能直接看到
紫砂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紫砂壶。
本山矿料VS外山矿料
本山矿料,狭义上是指黄龙山的原生矿料,但某种意义上可以指宜兴境内传统矿区的紫泥矿料。 崴山矿是指其他地方的紫砂或类似于其他地方紫砂的粘土。 本期大圣讲锅,用 看 先教大家如何从质地上鉴别本山和外山的矿产资源。
一、看层次
如果用放大镜好好看,可以发现外山矿料的颗粒比较单一,颗粒厚度不丰富,基本没有颗粒的层次感。 而本山的矿产资源不仅是层状的,而且是粒级丰富的。
二、看质地
本山矿物由于其高温范围,高温
烧制时不易结晶。 但如果外山矿的烧成温度过高,就容易起泡。 所以外山矿物料的烧成温度比较低,紫砂壶容易出现 玻璃相 一般来说,这种山泥烧结后表面会呈现出一种哑光的暖光,而外面的山泥则没有这种光泽质感。
此处添加, 玻璃相 不是指我们浸泡后表现出来的状态,而是指直接烧制的成品在浸泡前表现出像玻璃一样的反光质感和结晶度。
三。看
云母颗粒
一般来说,在浸泡之前,本山矿料制作的紫砂壶中的云母非常丰富,用放大镜看会有闪闪发光的效果。 而崴山矿料的云母虽然分布但很松散,肉眼不会明显观察到。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云母颗粒的观察一定要在紫砂壶浸泡之前进行。 原因是一旦浸泡,云母的这种反光效果会被你的茶渍和包浆掩盖。
四。看透明感
就像一块好的和田玉有一种温润的透明感一样,用这种山矿制成的成品壶,拿在手里可能看不出明显的反光,但却有一种独特的肉感和透明感。 但是对于外山的矿物材料,你可能第一眼看上去很美,油油的,有光泽,但是没有渗透感。
五、看包浆
本山的矿物材料的包浆除了油腻之外,还有一种厚重的感觉。 这种厚重的感觉是即使在强光下看也能透入其中,不像外山矿料的包浆浮在表面。 而且用手搓本山矿烧成品壶时,还能感觉到轻微的粘性。 六。看颜色变化
外山矿物制作的茶壶在使用过程中颜色变化极小,而本山矿物制作的茶壶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略有加深。
七。透气性
这种山料的透气性无疑比其他山料要好。 我们个人试过,在平均气温35度左右的夏季,一壶茶泡上五天左右,茶汤还是可以吃的,没有任何异味。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