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哪个科最闲

事业单位哪个科最闲,第1张

事业单位哪个科最闲 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真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吗?

答: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参公单位我都干过,好处是肯定的,但有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不好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想象都很夸张,很丰富,好的标准也不相同,我把真实体验予以回答。

概括讲三句话:1.不去不知道,去了吓一跳。

意思就是说对于有志向的年青人但意志力不坚定,虽有抱负但怕吃苦,不适应工作环境,理想的与现实差距太大,忽然之间发现可能不是他们想要的。

比如,我刚从部队转业安排后,第一次到新单位去看看,还未进大门就看到院内地面水泥西巴烂,刚进办公楼就看到一楼堆满了水泥等杂物,报到后到办公室一看有把椅子一条腿还断了。

这比我想象中的党政机关有差距,失落感由然而生啊。

当然现在都好了。

2.待遇稳定,养家需要勤俭节约。

年轻的工资肯定是不高,科级以下的不过5千元每月。

坐标中部四线地级市,正处打卡7300多。

我一个徒弟,前2年去乡镇挂职副镇长锻炼,回局后当了科长(研究生)还不到5000元,女孩子超30岁了还单着,自已买了房子,有借有贷,跟我说没钱用,每月还贷之后就剩一点,好在这几年单位获得了几个先进,还能发点奖金。

当然啦我也受益了。

五险一金靠谱,多数单位有歺补,节约点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3.有前途,但要当领导期望不要太高。

公务员队伍是出官的地方,可实际情况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

有的人一辈子在基层乡镇,有的人一辈子在机关科长都没当过,不过现在有好政策,不当领导可以排队解决职级,提高经济待遇。

我在网上看有人发文说干到多少年到处级,厅级,部级,这只是理论推断,肯定会有人上的快,可大多数是按部就班等机会。

比如,各级强调要培养民主党派的年青干部,要培养有基层经历的年青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等,这些都是机会。

我一个同事当了15年科长,也52岁了,职级并行才定了个二级主任科员,一级也是排队,要解决四级调研员需慢慢等待。

(单位合并人太多了)我原办公室的副职,后当主任,现已经是支队长了,因为年轻能力强,能写,他出彩了,我所在局近8年就提了他一个处级领导。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好与不好我已回答过不多说,一句话几千万人在干,差也差不到哪儿去了,想进肯定是好过打游击,想过豪华的生活那还得有一个梦想成真的中奖美梦,但职业还是诱人的,否则每一年上千万人就不会去赶考啊!

我是区级事业编,老公是市级公务员编,根据我俩的实际情况说一下。

我工作十五年,中级职称,所有工资加在一起五千,包括养老,公积金等等,扣完到账3600左右,年底十三薪,其他任何福利都没有。

老公副科级公务员编,到手四千一,年底十四薪,其他就没了,以前我们还有一月一千二的平时考核,现在全部停发了,所以我们家每个月全部的收入就是八千块钱左右,听起来也不少,可平均到五口人身上,就捉肘见禁了。

我们都是农村出身,家里帮不上忙,08年结婚还是租的房子,幸好老公当时在一个设计院工作,有一年业绩不错,挣够了首付的钱,不然连房子都买不起。

阴差阳错老公进了机关,年收入从几万降到了不到两万,当时我感觉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房贷,外债,再加上一个刚出生的娃娃和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压得我喘不过气。

庆幸那几年管理不是太严,老公经常接私活,成宿成宿地干,这才一步步缓过来。

如果像现在这种大环境,想挣点外快都不可能。

结合我身边的同事,感受就是家里有钱你可以进单位,没钱请三思。

因为体制内最大的好处是稳定,而不是工资高。

以前虽然工资不高,但上班时间比较灵活,接送个孩子比较方便,请假也比较方便,还不扣钱,可最近几年的管理越来越严格,扣钱成了常态,接送孩子也成了奢望。

而且现在办公区都转移到了城区外,跟孩子上学时间统一不到一起,各种托班成了大多数家长的选择。

所以那些说体制内的可以多生的真是想多了,又穷又没有时间,生了咋养?我们单位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再说说升迁和社会人脉的事,我的建议就是尽量往上考,往实权单位考,这直接关系到你以后的升迁之路和人脉拓展。

如果考到乡镇级,能弄个科级退休就是人中龙凤了,而且工作繁重,别说996了,997都是常态。

各种检查,各种任务,通通压到乡镇,工作做完还要接受审计,纪检的一轮轮轰炸,稍微有点瑕疵就等着挨处理吧。

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你费心费力把一件工作做完了,回头就有人找你的麻烦,所以现在很多人都选择了在体制内躺平,能不干就不干,无欲无求,就等着每个月两千多的工资。

单位也有高低区分,那些没啥实权的单位想拓展人脉是没有任何机会的,你给别人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别人也对你没啥兴趣。

什么单位机会大呢?首推公检法,其次像财政、土地、城建等等这些,像农口,妇联,水利,类似这些就算了,你干一辈子也认识不了几个人。

因为穷,我们单位大部分的家庭组合就是一个上班,一个做生意或者在私企,不是家里有钱,再挣不来外快,两口子都在体制内也就是顾个温饱。

而且,碰到重大事件,像现在的疫情,没有节假日,全部上岗值守防疫班,如果家里没个闲人,娃都没人看。

所以,如果想考公,想有更好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往上考,往实权单位考,总结一句话就是好单位不好考,好考的没有好单位。

多说一句,实权单位风险也大,这几年出事的太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267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