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近窗坐,秋雨霏霏故事说。
拍打窗户忆往昔,想起当年连拉歌。
我与楼主一样,喜欢听雨。
不管是在黄昏、街巷、亭楼、檐下,我都体验过。
其中的滋味,更是千差万别。
我喜欢烟雨江南,渔舟唱晚,也喜欢小桥流水,踏花牵影。
因此,在取网名时就带有“雨”字。
我也不知道自己写过多少首带“雨”字的诗文。
其实,听雨听的是一种心境。
寂寥之时,听出雨落在地的声音,像是泪流的声音;在我心情悦愉之时,听出雨的声音,像是欢快的乐曲。
往往随之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首先看看古代唯美的“听雨”诗词穿越历史时空,品读“听雨”优美诗词。
如同品酒一样,余香缭绕。
醉人心扉。
晚唐“花间派”诗词大咖韦庄,在一阙《菩萨蛮》中,听雨听出愉快的心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李商隐听雨“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淡淡的忧愁心境;李清照听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伤感的情怀。
南宋词人蒋捷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听雨》写出来三个画面,令我记忆犹新,更是喜欢至极。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是我国宋朝著名的词人,大多数词属于婉约派。
该词截取了他生活中听雨的三个片段。
青少年的时候,经常在歌楼上红烛罗帐里听雨,与美人鱼水之欢。
听出了欢快愉悦的心境;壮年时候,经常在客船上听雨,听出来了忧愁的心情;老来听雨听出来了悲伤的心境。
我也喜欢纳兰性德的自度曲《秋水•听雨》。
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
正香销翠被,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泪。
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
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
向拥髻灯前提起。
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康熙16年(1677)妻子卢氏因难产去世。
纳兰的日子,悲伤至极。
这首词就是纳兰为了怀念她而写。
大家一读就懂。
不需要我逐句解释。
写得非常凄美伤感。
其次,我也写了几首拙作,拿来献丑《眼儿媚•雨停云枕万山峰》雨停云枕万山峰,又绕小楼东。
淡愁又漫,素笺诗上,小字书中。
并肩往事常留声,冷面两腮红。
长亭避雨,弯眉浅喜,一晚情浓。
《七律•淡看轻云慢慢收》谁惹西风卷叶惆?偏偏斜坠彩窗头。
翻云着墨遮天日,落雨微凉滴晚秋。
溅瓦声如歌旧事,鸣蝉曲似奏新愁。
人生总有牵肠痛,淡看轻云慢慢收。
《七律•山中大雨偶作》浓雾低飞漫柳桠,层林烟雨向奴家。
南来大雁啼哀语,北往狂风卷细沙。
洪水肆流翻浊浪,高空涂墨暗阴华。
苍天有泪伤心绝,此恨连珠扫落花。
写在最后我们在欣赏听雨诗词时,一定要如品茶一样,反复回味,理解意境。
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声韵之美。
谢谢大家。
不足之处,诚邀友友们议论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