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指的大约是朱熹的两首诗吧?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是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积大成者。
理学从宋代开始,就成为官方的主流政治哲学。
朱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理学也成为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流派。
朱熹的这两首诗都挺有名,特别是第一首,常常被人引用。
用来比喻做学问,学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能囿于成见,固步自封,要不断的吸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才能使得学问更加精湛,与时俱进。
如果没有新的源头活水的注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一旦凝固,就会走向死亡。
我个人的理解,朱熹所谓的源头活水,指的是他自己在对二程学说继承的基础上,终于把理学发扬光大。
使得理学成为完整学术体系。
假如我们把这首诗的意象坐实一下。
大约可以这样理解,“半亩方塘”,可以理解为理学,也可以说是朱子之学。
他以半亩方塘做比,是有自谦之意的。
方塘中的水清澈如境,而且“天光云影”映照其间,说的是,这一方水塘虽小,却容得下天地。
这正如自己的学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源头活水在那里呢?就是从二程到杨时,再罗从彦,到李侗,再到朱熹的儒家学术传承。
所以,在朱子之学中,既有儒家学术的一代代继承,也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发扬。
所以,在这首诗中,看似写景,其实最后说的是做学问中,在继承前辈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发扬光大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问与时俱进。
不会因脱离时代而死亡。
理学后来成为儒学的主流,在封建制度灭亡之后,理学成了民族落后挨打的替罪羊。
朱熹也因此在一千年后被骂成灰头土脸。
可是,后代学者真的做到在做学问时引进源头活水了吗?理学在朱熹手上成形,后来原封不动的用了一千年。
出了问题还把板子打在他的身上。
恐怕不是与时俱进的态度。
第二首写的形象是,水边的大船在枯水期的时候,多少人推拉,都很难使它快速行进。
可是在丰水期到了的时候,它就可以在江中轻松前行。
这首诗讲的是做事之时要顺势而为。
人的行为与大势相符的时候,不用费力就可达成目标。
当逆势而为的时候,虽然费了不少的力气。
最终还是达不成目标。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着者昌,逆之者亡。
这两首叫做《观书有感》,可见,诗中的形象,未必是作者见到的形象,而是作者在读书时心中想到的景象。
我觉得,写第一首诗的时候,作者大约在读二程的书。
比如《伊川先生文集》《经说》《周易传》等。
写第二首的时候,我觉得他很可能是读了《庄子逍遥游》而有所感。
其中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这段话与第二首诗的境界很象。
《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都说明了什么道理?谢谢邀请,回答: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释义半亩不到的方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面前。
天空中播撒的光影。
和浮云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起因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见底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远远不断地输送到活水来啊!作者实际的诗意是看书学习看到了学到了出神入化东西。
由此表达作者对书的美感欣赏美。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释义回忆昨夜江上所见所闻。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春潮大水,巨大的舰船轻盈的如同一片羽毛。
想来舰船行驶。
白费很多的冤枉力气,今天真好却能在江水中央漂流。
这首诗写作者创作灵感。
借物以明道。
其一写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
】其二写的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个是说到了欣赏书中如源头活水一样清澈透明。
娟娟不断。
比金子都贵重。
一个是写自己创作灵感层出不穷。
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自如。
从而达到了美学的最高程度。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所作。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理学家。
生于尤溪,葬于唐石。
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后世尊他为“理学正宗”“朱文公”。
是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在全国各地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书院,对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的贡献巨大。
存世有《朱文公文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