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归因理论进行学生就业指导

如何利用归因理论进行学生就业指导,第1张

如何利用归因理论进行学生就业指导 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很多大学生把就业困难归罪于世界金融危机,对就业前途悲观、失望、迷茫。所以,在进行就业指导中,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引导的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应该是归因理论。本文重点探讨归因在就业中的运用,

一、归因理论的基本内涵

归因是指人们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结果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的过程。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奥地利社会学叫海德(Heider)。美国心理学家维纳(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即成败归因理论。维纳分析确定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又把人们活动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根据归因理论,人们的归因可以分为四种情况:(1)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能力高低。(2)内部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程度。(3)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4)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的好坏。
动机的归因及相关研究发现,在各种因素中,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将成功归于能力,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如果把失败归于努力,会有利于维持学生的自信心,并能激励他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如果将失败归于能力,会使学生容易放弃努力,久之,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变得无助、冷漠,听之任之。一旦学生由于消极的归因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则表现为自尊心下降,有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努力。一般来说,那些在学校被老师视为能力低下,同时又被其他同学看不起的学生通常具有“习得性无助感”的特点。
心理学家罗特(Rotter)于20实际五六十年代又提出一种有关个人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即控制点。其思想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其后果的控制力量的来源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的多数事件的发生的后果,取决于个人在从事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因而成为内控者。而另一些人认为,个人生活中的多数事件的后果,是各种个人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而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的生活后果负责,控制点位于个人之外,被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外控者所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于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内控者由于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因而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倾向于不怀疑未来改善的可能性,面对困难时态度与行为的方式是符合社会期望的。相反,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后果的积极关系,他们在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候倾向于把责任推向外部原因,不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下接第3页)(上接第2页)是转向寻求援救或是以赌博的方式碰运气。这种人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这被认为是不可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

伴随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的艰辛。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再加上去年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约710万人需要就业。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困境的时候,能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呢。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把成功归功于运气等外控点,而把失败过功于能力等内控点,进而自己悲观失望。那么,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呢?
1.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破产,大学生就业受到冲击。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与会专家指出,预计2008年GDP增长大概能达到9.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率达到7%,比去年下滑了一半左右。估计明年GDP的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左右。预计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2009年,中国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明年的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将是官方维系的登记失业率的两倍。就业形势紧张的局势可想而知对。对于有经验、有资历的职场前辈也许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使得他们另谋出路的难度相对不高,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就是难上加难了。
2、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上存在着地域不平衡以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虽然从全方位看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尤其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
3.主观上,很多大学生就业心理出现偏差
许多学生对于自己能够做什么或者说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太清楚。对前途表现出迷茫、无助。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部分毕业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严重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能恰当评价自己,但是却没有一个职业的定位,仍然不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于部分毕业生选择放弃就业,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维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而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冲突和情绪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归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

三、大学生自身归因错位

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继行为。也就是说,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简言之,归因的变化可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活动中由于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就业行为归因不准确,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主观和客观因素,因而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1.对社会上某些不合理现象归因不准确。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较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再加上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反差,毕业生的情绪受到影响,部分毕业生把择业失败单纯归因为社会不公平、不合理、自己生不逢时。进而怨恨现实,悲观失望。如果大学生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懂得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现状,不懂得危机也是挑战和机遇,往往会影响到自身职业的选择和成就,其择业必然会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2.对自我归因不准确。归因按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他人的归因和对自我的归因,即通过对别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省,进而推测判断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毕业生大多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能对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造成了择业的困惑。具体而言,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价值观念、职业理想等不能正确地了解,或仅仅因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而改变对自己的全部看法,这势必使其在择业过程中存在非理性的选择。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想要高层次或符合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毕业生想找好单位。大学生在双向选择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外界,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
3.对择业中的成败归因不准确。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情境归因,这两种不同的归因倾向都可能导致归因偏差。面对择业的成败,有些大学生会因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单纯地从个人喜好出发,完全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超强所致,这就是性格归因。而有些大学生却将失败归结为社会或外界不能给自己提供发展的机遇,自己运气总是很差,因此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这就是情境归因。在择业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归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感和行为。

四、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择业时存在着诸多不良心态与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归因有很大关系。正确择业观的形成能使学生摒弃不良择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
1.正确引导,构建归因教育。对大学生要进行正确归因教育。由于大学生存在信息不足、社会认知较少等问题,可能造成归因误差,影响就业期望、动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第一,要对归因理论进行研究。学校要了解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为纠正大学生的归因提供参考。大学生也要明确自我的归因缺陷,纠正错误与偏向。第二,进行就业教育,更新就业理念。就业指导者要积极进行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就业困难时期,尤其要引导他们更新就业理念,打破传统意义上“一锤定音”的择(下接第4页)(上接第3页)业观和价值观。第三,营造健康的就业氛围,国家和学校要把营造健康的社会就业氛围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2.提高自身素质,探讨个性特征。人们对结果的不同归因,通过自信心、自尊心、情绪态度的变化影响了人的后继行为。按照归因理论构建这样一种广义的就业指导模式,除了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众多要素的不可或缺外,还需要结合影响人们归因的个人特征、他人反映、社会常模等因素来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按照全程化、分层化等原则进行设计安排,而重要的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归因理论设计的就业指导模式应完全是以个性化为基础的。这样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才最有针对性
大学生不论属于何种归因风格,都明确地认识到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就有必要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3.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培养和训练。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以外的情境或他人,这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应有意识地运用归因理论加强对大学生“自利性归因”的矫正,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可能产生成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适时进行归因训练对矫正大学生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大学生择业动机的端正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除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现有的能力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学会从机遇、努力、目标难度、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适时调整自己。
在教学中要重点训练大学生这几项内容:
激励:激励是将人们的理想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连接手段,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最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时失败后消极、沮丧、否定自己,归因错位。所以,在对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正确引导其归因方法,还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抗压和抗挫折能力。激励的方式大体如设定目标,引导行为;鼓励参与,促进行为;培训提升,促进发展;树立楷模,提供典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积极投入人生。
更新观念:思想总是行动的先导。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支配行动。所以大学生要树立创新的就业观。树立创新就业观有两个要求,首先要有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总体看法,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职业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已经突破以往对职业荣誉、地位的划分界限,由过去单一化、终身化向多元化、利益化转变。现代人正普遍接受一种“职业无贵贱,价值优先”的择业原则,即以职业适应性为前提,以追求最大利益和自身价值为目标的职业个体观。其次要摆脱传统的就业思维模式,善于观察、发现,勇于突破,在市场供需之间寻找切入点,在现有职业的“夹缝”中开辟新的职业空间。总之要主动就业、创新就业、储备就业、更新就业。
总之,就业问题不单单是大学生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就业也不单单是大学生的能力问题,还包括个性、心态、价值观、机遇等方面,高校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全方位归因其成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其道就业指导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69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