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官员一般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官员,大概有九品。
下面以唐代为例加以说明。
最高统治者为皇帝 以下 包括中央和地方两部分: 一、中央主要有三师、三公和六省 (因有三省不太重要,人们习惯称为三省) 、一台、九寺、五监、十六卫。
另内官、宫官、太子内官和禁军、东宫、王府官等。
1、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为许训导之官,无所统职,无人则缺。
2、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
论道之官,佐天子平邦国,无所不统。
与三师同,不长设,无实际执掌,长用以赠官。
3、六省:(1)尚书省、设尚书令,正二品。
下置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负责执行政令。
由于李世民曾任尚书令,所以不再授人,由尚书仆射总其事。
(2)门下省,置门下侍中二人,正三品。
负责审核政令,有不行可驳回。
(3)中书省,置中书令二人,正三品,掌管军国之政令,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4)秘书省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置秘书监,从三品。
(5)殿中省,置殿中监,从三品。
(6)内侍省,掌在内侍奉,出入宫掖,宣传制令,置内侍四人,从四品。
4、一台,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御史台长官,从三品,下设御史中丞为佐贰,正五品上。
监察各级官吏。
5、九寺。
(1)太常寺,置太常寺卿,正三品。
(2)光祿寺,置光祿卿正三品。
(3)卫尉寺,置卫尉卿,从三品。
(4)宗正寺,置宗正寺卿,从三品。
(5)太仆寺,置太仆卿,从三品。
(6)大理寺,置大理卿,从三品。
(7)鸿胪寺,置鸿胪卿,从三品。
(8)司农寺,置寺农卿,从三品。
(9)太府寺,置太府卿,从三品。
6、五监,唐代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和督水监。
(1)国子监师主管教育的机构,置国子祭酒,从三品。
(2)少府监,掌管百士技巧之政令,置少府监,从三品。
(3)军器监,掌缮造甲弩之属,置军器监,正四品上。
(4)将作监,掌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置将作大匠,从三品。
(5)都水监,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置都水使者二人,正五品上 。
7、十六卫。
唐代初期实行府兵制,中央禁军设十六卫,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
二、地方官制唐前期地方设州、县两级。
另外中央直辖的三府和设于重要地区与边疆地区的都督府各设长官。
1、三府为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设府尹,从三品。
2、都督府,镇守重要地区,分为大、中、下都督,分别为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
3、州,分上、中、下。
州置刺史一人,分别为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
4、县分为上中下。
置县令一人,京县县令正五品上或正六品上,县丞二人从七品上或正八品下;其它诸县置县令(上县从六品上,中县正七品上,下县从七品上),县丞(上县从八品下,中县正九品上,下县正九品下)。
县下设乡、里。
中国古代官员等级划分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从三品:【副部级减】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