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讲法有些消极。
虽然人最后归宿是死亡,但是精彩的过程由自己演绎。
总是消极看到的东西都会失去意义。
生活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年轻的、朝气的、向上的心态看到周围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感恩的。
相反,看到的是消极的、失望的。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大家都是红尘过客。
人生是徒劳的,虽然消极但反映出人生很多无奈。
生活是美好的,我总是这么想,无论遇到什么我都认为是必须经历的,坦然面对人生中的一切。
徒劳是希腊神话悲剧精神的核心,是西方悲剧意识的源头。
许多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行为都是徒劳的,比如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坡,但每次快到终点却又滚落下来,比如吴刚砍月桂树,每砍一刀,又长出新的来了。
这就是徒劳。
究其根源是人类是现实社会中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事情,尤其是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这世界存在着太多无法解释无力抗争的东西。
但到了现代,徒劳这个梦魇却依然存在。
因为我们仍然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我们不知道活一世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战胜死亡。
尽管卡夫卡的名言“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它会结束”发人深省,可是这难道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妥协吗?在希腊悲剧之后,许多的文学大家都探讨过徒劳这个名词。
比如莎士比亚的《爱的徒劳》,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比如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尤其是在加缪那样的存在主义作家身上,徒劳和存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题主所问的“生存本身是一种徒劳”虽然出自川端康成的作品,但它的解释在古希腊悲剧和存在主义哲学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