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加缪写的。加缪四十多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局外人》写于二十多岁,这很棒。我们需要说的是认识加缪,还是从我们最小的弟弟——我最小的弟弟。我们喜欢在群里分享自己最近的书,特别是觉得不错的时候,会互相推荐。
如果我不说内容,就从这本书的名字《局外人》猜猜你觉得会写什么?其实真实的故事让你吃惊,所谓的局外人才是事件的中心。摩尔索杀了人,这无可非议。本应围绕事件本身展开的调查变成了对穆尔索方方面面的调查:尤其是穆尔索的母亲刚刚去世时,穆尔索不仅没有心情喝咖啡、抽香烟,还在守灵时睡着了;在参加完母亲葬礼的第二天,穆尔索和女友发生了关系,还看了电影。摩尔和雷蒙德成为朋友,雷蒙德是个坏人...这些道德审判和指责开始超越摩尔谋杀案本身,仿佛摩尔谋杀案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他当初的言行才是应该受到法律惩罚的。最后,法庭以人民、法国的名义判处摩尔索斩首。
几乎以上内容就是全书的大纲。就这么简单。书也很薄,但是是五六万字的小说。但整个故事引发思考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我觉得摩尔索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相处不腻的人。没有任何虚伪和伪装,他可以表现出他内心的任何状态。有没有想过?做这个太难了!摩尔索养活自己,然后是他的母亲。他经济拮据,没时间陪母亲,就把她送到了养老院。那时候这种行为本身就会被人诟病,虽然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恰恰是这个选择,成为了评判莫尔索的道德砝码。很多人很可笑,经常用别人该做什么来评判别人。记得爷爷去世了,表哥因为各种原因回不来了。后来我给爷爷烧纸的时候,表哥第一次在爷爷的坟前站了很久。很多人质疑我表妹为什么没有眼泪。现在,我越来越明白,最疼的时候眼泪都没了。人也是一样,要通过别人的表现来判断,所以大部分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表现,最后得出圆满的结论。摩尔索没有也不会。摩尔索真是随遇而安。他从来没有特别开心或者特别难过。随便啦。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是外人?在公众意识里怎么可能是局外人?
其次,这个故事看似夸张,但感觉似曾相识。我们不也常常容易从一个简单事件的评价中牵扯到当事人的各种言行吗?看书的时候,我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从网上看到的一些热门事件真的是我们看到的吗?真的能借助别人的眼光看透事件本身和当事人吗?如果不能,我们就判断自己是否受制于媒体,是否听从别人的意见?很多时间会证明一切。多少轰轰烈烈的判决终于翻盘了?多思考,少说话,如此看来是多么的重要。
最后,我想说一句很长的话。不要用自己的猜测去评判别人,也不要用道德去约束别人的思想。我想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想过自杀、谋杀、离婚、辞职、亲人去世,还有……想法只是想法。没有人有过最可鄙最不堪的想法。你敢给别人看吗?在朝廷有人把摩尔索的想法和道德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我很想问上面这个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杀死一只知更鸟》。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旁观者的自以为是和妄下结论。
读书使人清醒,更习惯于冥想。结束局外人,继续鲁迅全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