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
先按教科书给出的理由回答,那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还未被打醒,没有奋发图强,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被打惨了。
实事求是的说,自经历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上下还是清醒了一点点的。
第一,对英军的实力、中英差距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在军事上再也不敢狂妄自大了;第二,产生了改良军事装备的想法并采取了一些举措,战后也掀起了一个军事变革的小高潮。
至于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输得更惨,也不见得。
据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发生的十几次较大规模战役中,英军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集中在广州与京津两地,从几次大规模战斗来看,英法联军有一定伤亡,比如,三次大沽口之战,英法联军每次都伤亡几百人,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尤其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方还取得较大胜利。
此外,根据英国亲历者的反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方的战斗力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善。
总括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方在军事上还是有一点进步的,但不是很充分,尤其与西方列强相比,还有很大并距。
就这样吧,您满意吗?
1858年,天津北塘炮台,各炮存放炮台,日久飘零并无遮盖,铁炮均已长秀,火门堂口间有伤损。
1859年,闽浙总督庆瑞上奏:水师额设战哨各船,或遭风攻盗击,亦未按额随时补造。
以上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的装备情况。
船是烂得,风吹日晒,炮是锈的,大炮镗口损伤。
当然不是全部,但总体处于破烂、落后的情况。
因为当时的水师战船,仍采用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类似的旧战船型号。
比如:红单、米艇这些从康熙年间就用的家伙事儿。
巨型战舰寥寥。
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最大战船为:面宽仅二丈余,安炮不过十门。
船夷大者载炮竟有数十门之多。
反观经过工业革命英法的装备则相较上次战争,进步不少,由之前少部分蒸汽机带动,改为多数由蒸汽机带动。
船炮以外,还有陆战武器的区别。
清兵用的是鸟q、抬q、弓箭,大刀等。
反观英法则是清一色半自动洋火。
(鸟q射程近,杀伤力低。
抬q射程远但重量重,长度长,需要两个人完成。
)1860年僧格林沁大沽口失败后上奏描述己方装备称:均系弓箭刀矛,火q甚少,抵此劲敌,难期适用。
啥意思?用满族龙兴之地的话说就是:烧火棍没鸡毛用,还没换d,就被撂倒了。
完犊子。
装备悬殊就算了,好在清军属于本土作战,有人数上和地理上的优势。
可尴尬的是,当时的中国不但有外敌还有内乱,而且这内乱是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腹背受敌让清政府头疼的厉害,而且清政府对于太平天国的重视远大于对侵略者。
因为,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们,老外们即便打进来,不过是想争夺点蝇头小利。
内乱就不那么简单了,毕竟没有内乱明朝也不会灭。
放任太平天国不管,大清危矣。
于是鉴于此种危机,清政府把多数兵力用到了太平天国的围剿中,用于抵抗侵略的可用兵力则相形见绌。
总体说,大清帝国一直的世界观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并且由于高度的中央集权政治,清政府一直没有对外设立地方性军团,国防安全意识松散。
驻守军队,多以分散的形势散步各地。
比如:一个边防,本该集中驻守四千人。
非要活生生拆散,把这些兵力分到周边地区。
造成关键性位置人少,别的地区人更少,每一处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清朝叫汛地)等到战势来临,前方人数吃紧,又不得不抽掉各地区驻防官兵。
试想,打仗是群体性工作,需要配合、熟悉。
你堂而皇之突然临时把人聚到一起,还玩个铲铲。
归根究底,两次鸦片战争之所以清政府没有多大进步,是他们的政治、军制出了问题。
这里面有上层建筑的腐朽、也有体制落后的因素。
即便后来中国大搞洋务运动,也对其没多大改善。
因为,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家已然不适合在近代生存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官员们对军费的贪污不但没有停止,还更甚。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