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之祸

李陵之祸,第1张

李陵之祸 李陵事件给司马迁带来了什么影响?是成就了司马迁吗?

李陵事件带给司马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在一篇很有名的书信,《报任安书》中谈到他接受宫刑以后的那个痛苦。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说肠子一天不知道要转动多少次。

坐到家里头,就精神恍惚,出去以后,不知道往哪里去。

一想起接受宫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马上就渗出来,把他的衣服,后背的衣服全部给浸湿了,湿透了。

可想而知李陵事件对司马迁的生活带来了多么大的创伤和痛苦。

司马迁,字子长,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

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

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d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回长安后,所有人都在指责李凌,汉武帝询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因不满朝堂上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极力为李陵辩护,相信李凌肯定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而最后当谣言说李陵为匈奴抵抗大汉,汉武帝因此迁怒于司马迁,最终司马迁被判死刑。

而当时的汉朝有两种方法能够减免死刑。

司马迁家没有钱就只能接受宫刑。

这件事对司马迁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没了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

接受宫刑之后就意味着他变成了一个不是太监的太监。

成了一个拥有男人外貌却没有男人的能力的不是男人的男人,还是一个像女人一般没有胡须的的男人。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言: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又有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一个人活在世上,你作的最大的错事,莫过于侮辱了你的祖宗。

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你被人指责的最大的过失,莫过于你接受了宫刑,可想而知这个刑法带来的羞辱对他来说有多么的痛苦,而在他接下来的人生中这个羞辱会伴他一生。

二,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坍塌古人有,另为玉碎不为瓦全。

士可杀不可辱。

那时司马迁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他的才华却在他接受宫刑后将不被这个社会所承认。

就是不管你做了什么所有人都会看不起你。

即“终不可以为荣”所有人都会把你和你的作品看的一钱不值。

他曾经所属的文人圈子会将他排除开来。

他会成为一个不是文人的文人。

所以司马迁保全自己生命的代价,是付出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这是一个惨痛的代价。

所以接受宫刑以后,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掉了,作为一个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掉了,但是在《史记》中间激扬文字的那个太史公却获得了新生。

三,李陵事件在莫种意义上是成就了司马迁我们对司马迁成就的认知是从《史记》中获知的。

司马迁始终记着老父对己所言:“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这是他苟且偷生的一个重大原因。

司马迁在狱中想到了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等等,顿时思想大彻大悟。

就总结出了:“人总会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

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

在经历过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之后,司马迁学会了从那个社会最底层的角度看待人世的一切,才有了后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的司马迁对待历史的认知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和认知。

不在只是为记录而记录。

而是在记录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使事件本身能更丰满。

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伍子胥的评价:“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

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

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愤"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记录《史记》最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记传体裁。

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闪亮的珠玑,诞生在血肉与岩石的刮擦之间;耀眼的金钻,出现在高温与强压的作用之下。

一个人的成就只有在经过生活的锤炼之后才会有大作为。

汉武帝时期,李陵攻打匈奴失败,并且投降了匈奴。

汉武帝知道李陵战败投降后,顿时大怒,朝中无人敢替李陵说好话,此时司马迁却挺身而出替李陵辩解。

司马迁的直言给自已带来了的横祸,没多久,汉武帝便将司马迁下狱并处以宫刑。

陷入人生低谷的司马迁却完成了历史巨作《史记》,鲁迅将此书称为“史家之绝唱”,可见司马迁成就之高。

李陵事件对司马迁的影响非常巨大,司马迁因此受官刑,一方面,身份开始尴尬,不再合群。

由于司马迁受官刑,已经不再是一个正常男人,因此原来同僚也不可能接受司马迁身份的变化,并逐渐被士大夫的阶层边缘化;古代读书人受儒家熏陶,提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官刑之人很难接纳,司马迁成了一个文化人的另类。

司马迁原本是一位官员和读书人,但是,李陵事件后,一切全变了,原来的同僚和读书人群体不再认同司马迁身份,因为司马迁受了官刑。

另一方面,身体上的痛苦影响深远。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书信中曾写到宫刑后痛苦,如“肠一日而九回”,肠子一天不知道要转动多少次;“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一想起接受宫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马上就渗出来,把他的衣服,后背的衣服全部给浸湿了,湿透了。

所以,司马迁受宫刑后,身体上的痛苦一直影响其生活。

总之,司马迁接受宫刑后,不但身体痛苦,而且身份尴尬,被迫以另类身份去看待历史,诠释历史,并完成了传世之作《史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3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