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都

明朝首都,第1张

明朝首都 明朝为什么有三个首都?

明代有三个首都,京都北京、留都应天府(今南京)和中都凤阳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以应天府(今南京)作为首都。

作为当时的国度,南京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北控湖山,南临长干,秦淮贯穿其中。

台湾历史作家高阳在其《明朝的皇帝》一书中这样写道:“相传南京城在明初由沈万三捐献建造,此非虚语。

”《明史 后妃传》中对此事也有记载。

南京城兴建与明洪武二年,由巨富沈万三承担了三分之一的工程。

南京城的坚固是非常有名的,以花岗石为基础,巨砖为墙,并煮糯米加入石灰涂在墙外,坚固异常,称得上是固若金汤。

朱元璋去世后,因太子早逝,所以太祖之孙、太子之子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叔父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攻克南京,宫中燃起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

朱棣在北京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篡位后,迁都北京,原首都应天府更名为南京,定为留都。

明成祖朱棣留都南京与北京一样,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班子,有内阁,有六部,还有其他办事机构。

但南京的政府班子只是名誉性的,基本没有实际权力。

举例说明,同为吏部尚书,在北京政府中掌管全国官员的任用和考核,实权在握;但南京政府却只是挂名的,没有任何权力。

除了北京和南京,明朝还有一个中都凤阳。

熟悉明史的读者都知道,凤阳是朱元璋的故里,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

朱元璋称帝后,将自己的家乡定为陪都,后称中都。

学者孟凡人在《明朝都城》中考证,朱元璋倾全国之力营建凤阳,其豪华和坚固程度,南京和北京都望尘莫及。

中都凤阳遗址中都凤阳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西北,与南京城同时营建,由明朝大臣李善长主持。

今天,明中都遗址已经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我是明离子,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明朝的三个首都分别是:顺天府(北京)、应天府(南京)和中都凤阳。

南京,原名金陵,朱元璋将其更名为应天府,作为初建的大明朝的首都。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将自己的老家:安徽省凤阳县设置为都城,是为中都,意为“中天而立之都”,有着龙兴之地的意思。

洪武三十一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初登大宝的朱允炆,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否定了爷爷朱元璋的诸多政令,其中具有最大影响的改革便是:削藩。

朱允炆的这个举措遭到了藩王叔叔们的反抗,四叔朱棣反抗的最彻底,于建文元年在北平起兵,这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登基大宝,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将都城北迁至自己的燕王府旧地北平,更名为顺天府,作为明朝的京师,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

至此,大明朝的三座都城的格局正式形成。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7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