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

古文字,第1张

古文字 现代人是怎么确定古文字正确读音的?

因为研究三星堆和先秦历史的缘故,本人对汉语古音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我也试着来回答一下。

题主的问题:现代人是怎么确定古文字正确读音的?我的回答:第一种,根据切韵。

先秦时期留下来的文献都是没有标明读音的,为了记录这种读音,所以后来的人发明了一种用两个字来拼一个字的方法来标注古音,这种叫法就叫“切韵”或者叫“反切”。

比如舜字,《玉篇》记为尸润切,意思就是舜字的声部和尸字声部相同,韵部和润字韵部相同。

第二种,根据《诗经》等先秦文献的谐声系统。

之所会出现这种方法,是因为人们发现汉代以后的那些切音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些切音用来读《诗经》这种本该押韵的地方根本读不通。

道理很简单,汉晋时代的音属于中古音,而先秦时代是上古音,本来差别就大。

这就象现在要用普通话的的声母、韵部去标注粤语一样,肯定不可能做到标准科学。

利用先秦文献的谐声材料,在从顾炎武到江永、段玉裁、戴 震、钱大听、孔广森等人的努力下,我国的古音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像笔者在研究先秦史时,就经常使用当代王力(《清代古音学》、《同源字典》等)、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二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钱大昕像第三种,根据国际音标来构拟古音。

传统的上古音研究,主要是基于汉语文献而形成的。

根据语言学家们的研究,汉语与藏缅语、侗傣语、苗瑶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而且,在汉语文献里也收录了大量这方面的材料。

因此,完全从汉语文献的角度来研究上古音特别是那些属于民族语言学材料时,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自高本汉以后,语言学界开始出现进行语言调查,用国际音标来构拟古音的研究方法。

郑张尚芳先生像 在华人学者中,在这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有李方桂和郑张尚芳二位学者。

其中,李方桂先生的代表作是《上古音研究》,郑张尚芳先生的代表作是《上古音系》。

这两本著作,都可以作为上古史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以上回答,希望能解题主之惑。

我是头条作者古史微,以研究三星堆和先秦史为主,对三星堆和先秦史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

本人学过一点点训诂学,也了解一点点古代语音常识。

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吧。

研究古代语音有一门专门的学问,那就是汉语音韵学。

如果要在学校学这一门学问,应该是中文本科及以上才会开科吧。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的一门科学,通过分析各个历史时期汉字的读音,归纳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再通过比较,来研究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

汉语音韵学告诉我们,在普通话之前,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人,他们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成套的语音系统。

而那并不是今天的汉语拼音系统。

古代汉语语音的发展,被后人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加以研究,分别是上古、中古、近古。

“三古”各自拥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从西周初年到汉末,是上古音时期。

上古音即是指上古汉语时期的汉语语音。

其历时一千二百多年,又分为三个阶段:春秋以前、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

上古音的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即中古音。

其中,南北朝的汉语语音属于中古前期,唐及五代的汉语语音为中古后期。

研究中古汉语语音主要以隋代陆法言所著的代表性韵书《切韵》等为依据。

近古音是指宋元明清时期的汉语语音。

研究近古音韵以宋代的《广韵》及元朝的《中原音韵》、《古今韵会举要》等为依据。

《切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

《广韵》是宋代的书。

《广韵》又叫《大宋重修广韵》,是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切韵》修订成的一部韵书。

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列三千八百七十四小韵,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共计206韵。

《广韵》的底本是比它更早,为隋代的《切韵》和唐代的《唐韵》。

虽然《切韵》原书已佚失,但我们没有理由否认“溉”字在隋代不读如“jì”。

这样看来,“溉”字的文化渊源还应当或者可以上溯到更早。

《广韵》之后,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广韵》和《韵略》这两部韵书,并合而命名为《集韵》。

《集韵》在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

历史翻过宋代的篇章,进入元朝。

元朝最著名的韵书,当推《韵会》。

《韵会》的情况比较复杂,现在能查到的是元成宗大德元年丁酉(公元1297年)熊忠编成《古今韵会举要》。

再往后,明太祖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乐韶凤、宋濂等11人奉诏编成了一部官方韵书,共16卷,叫《洪武正韵》。

《洪武正韵牋》是明代杨时伟编纂的一部韵书。

该书以明洪武八年乐韶凤、宋濂等人所著的《洪武正韵》为基础,增注补笺。

到了清潮,有《康熙字典》。

古代语音在宋以后是传承得比较好的,所以今人能识得古音。

当然,尽管如此,这还是很不够的。

这样答够了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57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