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贫亲老

什么贫亲老,第1张

什么贫亲老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为次,什么为三呢,你如何理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

语出《孟子离娄上》。

至于无后究竟指的是什么,哪三样属于不孝,有多种说法。

原文的意思是:不孝是指后代没有尽到对父母赡养的责任;后代的主要事情不与父母共同商量,无视父母的存在;舜在没有通知父母就娶妻,当然是不孝,舜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这就是无后。

君子有什么主要的事还是应该与父母说明一下,以示对老人的尊重。

无后并不是没有子嗣后代,而是指对父母的不孝,父母就觉得象无后一样。

东汉赵岐在注释上面的话时说到“于礼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生祖祀,三不孝也”。

对父母的行为无条件地接受和屈从,有的过错而不劝说陷入不义,这是第一个不孝;父母年迈而家境贫穷,不争取当官得到俸禄供养父母,第二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了祖宗的香火,这是最严重的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另外两种不孝是什么,没有必要去讨论。

只是“无后”究竟是指不娶妻生子,还是指对父母的不孝,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认识,那就是不孝有三,后继无人为最大的不孝。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清王朝的结束,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在人类的意识形态里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家族的血脉传承以及姓氏的延续,是依靠儿孙满堂一代又一代地生生不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女儿养大之后嫁到婆家相夫教子,就是属于婆家的人,所生的孩子也就随丈夫而姓,这种世俗观念,无法改变。

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灯,这就是一个家族列租列宗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香火相传。

一个家庭的男丁长大成人之后,娶妻生子是义不容辞职责,而且是生的男丁越多越好,都是向往五男二女。

如果连一个男孩都没有生,那就是后继无人,断子绝孙,不仅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面对祖宗的牌位,将是最大的罪人。

古代的农耕社会,一家之计全靠男人的劳作养家糊口,如果夫妻二人没有生下儿子,老来将是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挣下来的家产无人继承。

一个家族的兴旺百年,也必须是依靠男孩的勤学苦读,求取功名而光宗耀祖。

有的家庭确实没有生下儿子,只好把家族里某一家的孩子过继在自己的名下,尽管对他有养育之恩,但与自己的亲生,却有很大的不同。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女儿既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也能继承父母的财产,同样创造事业光耀门庭。

女儿既能上家谱,孩子也可随母姓。

在许多的家庭,都是女人掌握经济大权,当家作主,其地位超过男人。

许多女儿对父母的孝敬超过儿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成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而弃之,生男生女皆大欢喜,千金更是掌上明珠。

孟子接着讲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君子以为犹告也(大意)。

由于后人引用时往往只用了前8个字,以至于生出“第二第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来。

撇开繁琐的论证,简单地讲两条:一,“三”在古文中,常为虚数意为“多”;二,在儒家,重视“礼”所规制的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家庭中,“无后”就是“后代没有后代的样子”,就是对家庭礼节中“孝”的最大的违背。

因此,孟子接下去的话的意思是:舜沒有告诉父母(获得许可)就娶(了尧的女儿)就是没有后人(应有)的样子。

但也有人认为(由于舜的父亲因偏见)因此舜也等于禀告过了。

这样理解是不是也很顺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1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