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王勃传》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以诗文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之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为时流所左右。
他们的诗与“上官体”诗相比,另有一种清新的气息。
从题材来说,他们的诗突破了宫廷和应制的藩篱,接触了一些社会现实,例如士子的宦游,将士的赴边,上会社会的奢侈,弃妇、妓女、宫娥的痛苦等等。
从诗歌的思想性来说,比起“上官体”诗的应时娱乐来,严肃得多,那自不待言;就是以“诗言志”的标准来衡量,诗中所反应的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和受打击排挤的无限感慨,也有足供称道的地方。
从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说,他们都在五言律诗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遂为律家正始”。
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经过他们的手开始定型化了。
其实,“四杰”之间,各有特点。
王勃,原籍太原,移居龙门(今山西省内),一生只活了二十七岁。
他的《腾王阁序》是骈文中的佳作,向来受到历代赞许。
他的许多诗流露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情,一些常见的题材(如惜别)在他手下常有新的写法,显得意境开阔,不落俗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以壮健的口气说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深长话语,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杨炯,陕西人,他以边塞诗在当时诗坛上颇显高手。
《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当时许多士人渴望到边塞立功的真情实感的写照。
卢照邻,幽州(今北京)人。
擅长七言歌行体,《长安古意》是他托古讽今的名作,诗中通过对汉代长安的描写,曲折的反映了唐代京城长安的繁华盛况,揭露了当时贵族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是颇费艺术构思的长诗。
骆宾王,婺州乌义(今浙江省内)人。
他的诗篇较多,题材较广泛。
其中《帝京篇》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内容相似,而形式上有更多的铺排,词赋味道较浓。
他写了不少边塞诗,有壮志,有实景,颇为动人。
他的《在狱咏蝉》用蝉自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寄托了无限的悲痛之情,是初唐杰出的咏物诗。
总之,王、杨、卢、骆是初唐这个特定时期文坛上的佼佼者,是声律和风骨兼备的唐诗的揭幕人。
至于他们四杰中谁的成就最大,我们现在和今后的文学批评家会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给他们以应有的恰当的评价。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是大唐初年活跃在文化圈内的著名的初唐四杰。
我的观点是同意题主的说法,认为王勃的成就最高。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初唐四杰,对他们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01.先看看其他人的成就。
杨炯流传下来的格律诗,都是五言律诗,他的诗有一种刻意的追求,故意廓清绮媚华靡之风。
流传下来的辞赋也很精美,善于言以咏志,借物抒情。
流传最多的是骈文,都是精心构思的文字,形神并茂,充分显示了其为文的高超才技。
最经典的诗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擅长诗歌骈文,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他一生怀才不遇,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代表作是《长安古意》即描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又以此来表达怀才不遇,特别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成为歌颂爱情的不朽名句。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骆宾王年少成名,他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
除此之外,代表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流传至今。
其五言诗代表作为《易水送别》,借古讽今,意味深远,笔调苍凉。
这首诗也概括了他一生的悲剧。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02.王勃从作品上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三人。
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大多排名带有很多主观色彩,毕竟文学作品不能像数学参数那样,按照统计学规律进行准确排列。
但是“初唐四杰”的排名中把王勃排在首位感觉很公允。
第一,王勃的诗作比这三位高明很多。
王勃虽然在世时间最短,但是流传下来的诗作七八十首,尤其擅长五律和五绝,最有名的诗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多少后世之人所借鉴,相慰勉励间但见意境之大气开阔,一扫很多诗词“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幽怨低沉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不仅如此,王勃还有很多经典的诗作,《郊园即事》也是难得的佳作之一。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一个游玩的青年,看到烟霞、松竹、院舍、鸣琴、酒赋等景象,在面对迷人的满园春色时,触景生情,用诗句勾勒出了一副美得让人心醉的春日画卷,也抒发了诗酒自娱、乐于闲居郊外田园的退隐之情。
第二,王勃最大的文学成就是骈文。
王勃的骈文对仗精工、音韵谐美、用事贴切,又有清新之风和疏荡之气,一改骈文的繁缛滞涩,变得清丽流畅,好像一气呵成的天公妙笔,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篇《滕王阁序》,可以称为不朽名篇,而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写景的千年名句;“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发出的感慨,令人感叹不已;“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最后的豪情和骄傲,更让人赞叹和欣赏。
《唐才子传》记载:“勃欣然对客 *** 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据说唐高宗读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读到最后四韵八句诗后连声叹道:“好诗,好诗!”知道王勃已落水而亡时喟然长叹 “可惜,可惜,可惜!”第三,王勃的才情不止如此。
王勃九岁时,写了《指瑕》十卷,纠正颜师古注《汉书》的错误;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当上了朝散郎。
王勃在短短二十八年里,完成了累计远超70卷的著作,还都是扎扎实实的经注类,已足够震惊世人。
并且从《滕王阁序》中所用的典故上看,王勃的大脑里储存的知识何等丰富。
同位“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也对他非常佩服:“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
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03.结语。
王勃无论从诗歌和骈文,以及学识上,都比其他三位高出很多。
是当之无愧的四杰之首。
如果未曾英年早逝,成就更会不可限量,后人的评价之中,有可能是“初唐三杰”,而王勃经过时间的历练和洗礼,又经过了《斗鸡檄文》的挫折和打击,将会更加出色,获得的评价绝对不会弱于“初唐四杰”之后,甚至有可能和李杜和唐宋八大家媲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