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成语是怎么来的?其实,什么叫“成语”,至今也是众说纷纭的一件事。
说“成语”就是“成熟”的语言或者句子,这个说法未必准确——我们日常说的,哪句话不是“成熟”语言或者句子呢?都是。
古时候,至少清代以前,大概没有“成语”这个说法。
现在能查到的,最早是在《红楼梦》里有了这个说法。
红楼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讲到宝玉和冯紫英蒋玉菡薛蟠等人吃酒。
宝玉说,要行酒令:“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按照这个说法,“成语”必定是在古书里有出处的了。
所以,接下来薛蟠说的“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没有桂花油”,就惹来一片哄笑,被灌了一大杯酒。
也可以说,“成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成语,包括习用语甚至谚语,也包括现代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词组和短语。
狭义成语,不包括习用语、谚语和现代约定俗成的词组和短句,而只是指包括清代在内的古籍中使用过,或者从中提炼成的词组或短语。
那么,广义成语和狭义成语有什么区别呢?至少有两点——第一点,狭义成语,基本上是书面语,是从文章里来的,属于文语性质;而广义成语,其中的“溢出”部分,则往往带有口语的特点。
第二点,狭义成语,高度凝练,大多包含有超出字面的含义,比如,“守株待兔”,绝不仅是指坐在树下等着兔子装晕在树上;广义成语中的“溢出”部分,则一般不具此特点,比如,“广开财路”,就是广开财路,换成“广开才路”也一个道理。
有没有一个定义,能够基本说清楚啥是“成语”?可以算有,就是——汉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语。
这样,把“成语”中的“成”之含义,也一并诠释了——“成”,不是成熟,而是“定型”或叫“成型”,即所谓固定用法。
“成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其形成,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首先,中国自古,讲究“引经据典”。
比如《论语》,《学而》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是引用《诗经》,“切磋琢磨”,是著名的成语。
《诗经》被引用,然后成为“成语”的例子很多,如“爱莫能助”、“同袍同泽”、“颠沛流离”、“高山景行”、“白头到老”、“天作之合”等等。
《论语》,后来成为儒学的经典,里面很多词组和短语,也成了“成语”。
如“不亦乐乎”、“巧言令色”、“温故知新”、“尽善尽美”、“见贤思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等,很多。
“引经据典”,一是为自己的文章找理论根据;二是提高自己文章的质量,增加分量。
久而久之,很多被引用的“经典”,就成了“成语”。
这种“引经据典”,不仅表现在“政论文”中,后来也更多表现于文学作品中,比如唐诗宋词均是如此。
古典文学中,也使用谚语和歇后语,比如,“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比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等等。
其次,古代的一些文体,促进了“成语”的形成。
比如,魏晋以后产生的骈文,是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一种文体。
到南北朝,达到骈文的全盛时期,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也常夹以杂言。
唐代,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
南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用了一二百个典故,创造出诸多“成语”。
郭沫若 对骈文的评价不高,他在《中国史稿》中说:“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
这种文体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再比如,唐诗和唐代散文,也讲究用典,也创造了很多“成语”,比如“石破天惊”、“壮志未酬”、“天外飘香”等等。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里面几乎句句都被后世当做“成语”引用。
不说广义的成语,只说狭义的成语,有多少条呢?大概谁也说不出一个十分精确的数字来,但无论如何,一万条以上肯定是有的。
狭义的成语,大都有出处,四字格式最多。
从语法结构上来讲,有主谓式、动宾式、联合主谓式、联合动宾式、联合名词式、联合动词式、动补式、兼语式等等。
成语就是成熟了的短语,几乎都是四个字组成,极少数另外。
这样的传统文化惟中国独特,外国沒有,就是有,那也是后取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圣贤者,当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发现许多熟知的经典故事赖人寻味,如果全写出来费时费笔费脑子费纸张,倒不如将其压缩,提出精华句子来,例如赛翁失马——焉知非福等。
同时又逐渐地将有趣的、哲理性的、风情风景及全方位式的万事万物巧妙地总论加以归纳,规范出精妙绝伦、无与伦比的几乎等量齐观的四字句……然而,中国的成语是中国人们在几千年长期实钱生活、劳动战斗中积累下来的智慧晶体!每一个成语都是有灵魂附着的,并非人人说的算?一般由墨客圣贤人士行文或赋诗中,厚积薄发地历经大众认可地延续下来的,迄今还在陆续地涌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