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 又称族谱、祖谱、宗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庭子孙世系传承之书。
具有区分家庭成员血缘关系的作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的内容不断丰富,其功能也增加和变化,下面我就通俗的和大家说说从哪几个方面去写家谱。
写家谱包括几大内容,其中有目录、姓氏来源、凡例,谱序、家规家训、人物传记、排行字辈、祠堂、坟茔、世系表、后记等等一些内容,(在我发表的文章中一一介绍了如何去写凡例、谱序、排行字辈等等这些内容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去说了) 现代家谱和过去家谱的格式也不一样,现代人一般修的都是支谱,一般都采用够买空白家谱自行填写通俗易懂,不用有太高学历修谱也快,几百元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家谱。
以后在有子孙后代也可以继续填写,不用在像过去印刷的,后人在进家谱还得重新印刷非常麻烦。
不像以前修家谱得需要家里有个知识分子,得动用全族的人好时也长,费用得几万,所以现在人大多都采用空白家谱自行填写。
族谱怎样写才好?写族谱,又称谱书,是一件费时又费利的事。
首先,要有资金,每个家族从古到今,时代变迁,兴衰荣辱,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后人一点点挖掘整理,没有大量时间和金钱支配是难以完成。
要有人力,在整个家族发展过程中,有成长,有衰落,有旺族大户,也有穷民百姓,需要把他们集中起来,同枝连理,逐一校对,每一步都要亲力亲为。
最后集中归档,整理成谱书。
谱书就是家族史,要真实可靠,不虚假,不隐恶,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无愧于子孙后代。
几年前,我有幸参入撰写本宗的谱书。
我的一位本家大爷,今年已经九十高龄,一直旅居国外,前几年,突然回国,愿意出资编撰本宗谱书。
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家族里一些老人的支持,很快我们这里的人先后奔赴全国各地,寻根问祖,历时二年多时间,跑遍了千山万水,终于弄清楚了。
原来我们这一家族是明初从山东移民过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从当年老祖宗留下两儿,两儿生五子,这么多年,经历过无数磨难,生死交替,早已经是枝繁叶茂,居住在全世界各地,我们在美国洛杉基找到华裔,在云南十万大山里找到前朝遗民,在唐山大地震,这里的族人几乎全部遇难,当我们找到这里时,活着的人握着我们的手,早已泣不成声……其实把一个家族用谱书写下来,传承下去,也是一种美德。
族谱怎样写?我参与续修过一届族谱,我的体会是:首要关键是把资料收齐。
但凡族人,是什么派糸、派名?是谁的子孙,有哪些子孙等?一定要把传承弄清记清。
我参与修谱时,进行了两项改革。
一是,设计了一个族糸传承示意图。
最顶层是发派的老祖宗及其配偶姓名,下面是他所有子女、孙子女、及其配偶姓名;一代一层,三代三层,四代四层;每人和配偶的姓名,都用一个园框筐示,用线条同各自的父母子女串联起来;每图示意几代视人数多少而定,人多的示意三代,人少的时示意四代;三代或四代之后者,再以三代或四代一人为始,顺序设图;每张示意图,就像一棵层层分杈的大树,整齐有序,清晰明朗。
二是,我把族人所生女儿及其配偶和子女也纳入了谱内。
以前的老谱,女儿是不上谱的,只记载:"生几女,长女适某氏;次女适某氏等"。
连名字都没有,所嫁的丈夫也只记载了一个姓氏,没记名字。
我觉得这对女性有点不公道,续的新谱就写上了所生女儿及配偶名字,女儿所生子女也把名字记上了。
但也只到此为止。
再下一代是别姓族谱的任务了。
谱中除了示意图记载血脉传承外,个人都有文字记载,但每人都仅短短两几句话,记载了该人派名、学名、字号、出生年月日,已卒者还记有卒时与归葬之地,约二、三十个字的样子。
此外还有几篇"前言"、"专记",叙及我族传承大事,族训、族规、族诫、和发派老祖史实。
这些记载,都只叙事,不作褒贬评论。
修谱与修志、修史一样,只叙事,不褒贬,这一点很重要。
这届族谱,族人们评价尚可。
特别是那个族糸传承示意图,大家都比较喜欢。
说是"全族每个人的来龙去脉,看图就一目了然"。
可惜我不懂手机上画图技巧,无法示意于文,只能对不起题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