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节段名词解释

脊髓节段名词解释,第1张

脊髓节段名词解释 什么是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由高空坠落、车祸、外伤、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脊髓功能的损害,不管是发生在哪一部分,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很致命的打击,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或者截瘫,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自主功能障碍,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理也受到重创。

很可能让一个曾经是家里顶梁柱式的人物因为脊髓损伤成为家庭的负担。

据美国国家脊髓损伤资料研究中心统计,每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需耗资3.8万美元左右,此后一生中还要耗费23(截瘫)到40(四肢瘫)万美元,全年耗资在所有脊髓损伤患者身上的金额达24亿美元。

还有一个出路能让病人和家庭看到一丝希望并让医疗支出不再透支家庭经济——那就是康复,有一部分不完全损伤的患者可以在康复治疗的帮助下扭转恶化的局面,通过服用药物和配合康复训练,恢复一定的行走能力,因为康复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脊髓损伤的不同部位可大致分为四肢瘫或截瘫。

颈髓损伤引起四肢瘫,即四肢和躯干(包括呼吸肌)的完全或不完全的瘫痪;胸腰骶髓损伤引起截瘫,也就是下肢及躯干完全或不完全瘫痪。

康复治疗要找出病人脊髓损伤的平面部位,判断是完全损伤还是不完全损伤,看看有哪些并发症,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1992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用与Frankel标准类似的病损分级(Impairment Scale, IS),即修订的Frankel分级进行损伤分级,来判断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 A——完全损伤:S4-5无感觉与运动功能。

B——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感觉功能,包括S4-5的感觉。

C——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但其关键肌的肌力<Ⅲ级。

D——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其关键肌的肌力>Ⅲ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康复心理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从开始受伤到最后对自己伤残的接受通常要经历休克期、否认期、焦虑抑郁期、承认适应期。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这些心理历程,尽快进入承认适应期以便更好的配合康复训练进行康复治疗。

你好,脊髓损伤,指各种原因损害脊髓后出现的脊髓结构或功能性损害,可见损害平面以下节段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及病理性反射等病症。

脊髓损伤主要由外因或内因导致,外因包括车祸、暴力性骨折等直接损伤脊髓结构,出现相关病理性功能障碍。

内因如脊髓炎、脊髓肿瘤或脊髓其它方面压迫导致脊髓损伤,出现相应病理或功能性改变。

引起原因包括:炎症、肿瘤、创伤等,临床表现为:感觉功能障碍:深、浅及本体感觉减退或缺失;运动功能障碍:肢体活动力量缺失; 排便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及直肠功能障碍,导致尿失禁或者是尿潴留;直肠功能障碍:大便失禁、排便困难等;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肌麻痹、呼吸肌无力、排痰困难等;心理情感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等。

以上是对什么是脊髓损伤?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200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