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其实就是空心菜,是可以食用的。
因为蕹菜生长的时候对水份的要求比一般蔬菜要高,所以蕹菜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西北高原地区是比较少见的,主要还是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方。
蕹菜的滋味确实很不错,俗话说:新出蕹菜芽,胜过猪油渣。
多年以前,在广东的一家饭店吃饭,席间点了一个“翡翠鱼球”,本以为是这道菜是用菠菜做的。
没想到上来之后才知道是炒蕹菜上面加上几颗鱼丸,因为叫做“翡翠”的菜肴一般用的是菠菜或者油菜叶,第一次看到用蕹菜的,所以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
而且蕹菜经过烹饪,其翠绿色比菠菜要更加的明快,我非常喜欢它那绿白相间的清淡色泽,而且味道也很鲜美。
清朝黄宫秀在《本草求真》中就说:(蕹菜)较之菠薐、苋菜、菾菜为更胜耳。
用蕹菜配上鸡、鸭、鱼、蛋,或是豆腐、百叶,就足够做出款待宾客的美食了。
当然也可以素炒,不过在摘菜时注意要捏破中空的茎秆,这样在炒的时候会更加的入味,然后在调味时加上蒜米,或是胡椒粉,或者腐乳汁,便会做出风味不同的家常菜了。
蕹菜也受很多人喜爱,比如章太炎先生也很喜欢吃蕹菜,每至夏日,几乎每天都要吃上那么一顿。
夏季食用蕹菜可以让人开胃,清代的吴其浚在他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就有这么一段记载:“余壮时以盛夏使岭南,瘅暑如焚,日啜冷齑,抵赣骤茹蕹菜,未细嚼而已下咽矣。
每食必设,乃与五谷日亲。
”记得小时候,到了夏季,蕹菜算是家里餐桌上的常客。
母亲尤喜白灼。
可能因为是年少爱口味重的食物,加上吃的太频繁,所以并不是很喜欢这种食物。
反倒是长大以后,在外面吃多了,觉得这口味清淡的蕹菜滋味甚是不错,尤爱蒜泥空心菜。
算是去饭馆吃饭必点的,不过也要看运气,有的时候,这种蒜泥时蔬菜倒是菠菜和生菜多上一点。
Cola
夏天,在我们广西农村人的菜园子里,几乎都可以看到种植的蕹菜。
因其脆嫩、清甜、爽口的鲜美口感,无论是菜梗还是嫩苗,都深受大众青睐。
蕹菜也叫空心菜、蓊菜、藤藤菜、通菜等,它是一种既可在旱地、又可在水中生长的水陆两栖植物。
其嫩苗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胡萝卜素,比等量西红柿高出蛋白质含量四倍、高出钙含量十二倍以上。
蕹菜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膳食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果浆及角质等组成,可促进肠胃运动,有通便解毒的作用。
蕹菜有不同的品种,有大叶蕹、小叶蕹之分,还有青梗蕹和白梗蕹的区别,各个品种的口感和味道各有千秋。
一般种植水生蕹用白梗品种居多,旱地蕹一般多为青梗。
水生蕹的水分较足,炒食时比旱地蕹更脆嫩可口,但是味道却没有旱地蕹清甜。
蕹菜的烹饪方法极其简单,一般素炒居多。
做法一· 素炒蕹菜: 食材: 500克蕹菜、三颗蒜米、油30克、盐8克。
烹饪: 1.把蕹菜清洗干净,掐成约7厘米长的节段。
2. 把蒜米去皮,用刀背拍开备用。
3.炒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蒜米煸香,倒入蕹菜快速翻炒约三分钟,撒盐,再翻炒一分钟入味,即可起锅盛盘食用。
做法二·凉拌蕹菜: 食材: 蕹菜500克,蒜米三颗,酸笋50克,新鲜青、红辣椒各两个,葱三根,生抽10克,盐6克,麻油5克,油20克,辣椒油10克,白芝麻少许,凉开水少许。
烹饪: 1.蕹菜清洗干净,掐成7厘米长的节段。
2.蒜米去皮切碎,青花椒切段,酸笋切条,葱切段。
3.把生抽、盐3克、麻油、葱段、凉开水放一小碗中搅拌均匀备用。
4.炒锅烧热,放酸笋煸干,起锅。
5.炒锅中放油烧热,放蒜米和青红椒段爆香,放入酸笋、盐3克翻炒入味,起锅。
6.锅中放水烧开,放入蕹菜焯水约两分钟,捞起滤水。
8.把滤干水的蕹菜放入盘中,倒入调好的味汁、辣椒油拌匀,放入酸笋等配料,撒上白芝麻即可食用。
做法三·素炒蕹菜梗: 食材: 白蕹菜梗300克,番茄100克(如果有拇指大的野生小番茄更佳),蒜米两颗,新鲜青尖椒三个,油30克,盐8克。
烹饪: 1.蕹菜梗切段,蒜米切碎,青椒切段,番茄切块。
2.炒锅中放油烧热,放蒜米、青椒爆香,放蕹菜梗炒至五成熟,放入番茄一起翻炒出汁,撒入盐再翻炒入味即可(喜欢吃酸的可以加入少许白米醋)。
这样煮的蕹菜梗在炎热的夏天,既是开胃的下饭菜 ,又是送白粥的最好配菜。
夏天吃蕹菜可解热防暑、凉血排毒、防治痢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