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杜甫

阁夜杜甫,第1张

阁夜杜甫 杜甫《阁夜》的平仄是怎么样的?

杜甫的《阁夜》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被历代诗评家赞赏推荐,其诗如下: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冬,当时杜甫五十五岁,正寓居夔州西阁,连年战乱,让杜甫的心情很是沉重,而李白、高适等好友在前几年均已去世,岁末寒夜,杜甫伤乱思人,最终创作了这首千古绝唱。

《阁夜》是一首经典的杜诗,格律非常严谨,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一、押韵:这首诗属于仄起不入韵七律,首句不押韵,偶句末字“宵”“摇”“樵”“寥”均押平水韵平声二萧。

二、平仄:仄起不入韵七律的平仄要求如下: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按平水韵分析,《阁夜》完全符合平仄要求,其中注意第四句的“峡”字,按普通话读音是阳平,但在古韵及南方方言则是入声,属于仄声,同样还有第五句的“哭”也是入声。

三、对仗: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这首诗完全符合要求,颔联的五更对三峡、鼓角对星河,都是名词相对,声悲壮对影动摇,则都是主谓结构,颈联的野哭对夷歌、千家对数处,都是名词相对,闻对起,都是动词,战伐对渔樵,都是名词。

杜甫的律诗,非常有韵味,值得我们仔细推敲诵读,这首《阁夜》只是其中一首而已,建议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不妨抽空也多读读杜甫的其他律诗。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问题:杜甫《阁夜》的平仄是怎么样的?......前言杜甫的这首诗是标准的七言律诗,押韵下平二萧,没有一处出律、也没有一处拗体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一、仄起仄收 七律岁暮阴阳催短景,中仄中平平仄仄, 天涯霜雪霁寒宵。

中平中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中平中仄平平仄, 三峡星河影动摇。

中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中仄中平平仄仄, 夷歌数处起渔樵。

中平中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中平中仄平平仄, 人事依依漫寂寥。

中仄平平仄仄平。

二、可平可仄七律每句的第一字都是可平可仄,所以标识为“中”,第三个字除了“中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以外(避免孤平),也都可以标识为“中”。

这首阁夜没有救孤平的句式,都是标准的“中仄平平仄仄平”。

三、今古平仄不同的几个字从上面的平仄句式可以看出有几处今古韵平仄不同之处需要注意。

1、三峡星河影动摇。

中仄平平仄仄平。

峡,这个字属于平水韵【入声十七洽】,入声字都是仄声字。

2、野哭几家闻战伐,中仄中平平仄仄, 哭,【入声一屋】,伐,【入声六月】注:峡、哭、伐都是古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都成了平声。

结语阅读古诗和创作旧体诗词,今古不同的入声字是最难的地方之一,因为今古平仄不同,所以在作格律诗的时候很容易出律。

解决的办法之一,是熟练掌握格律规则,这样在阅读格律诗的时候,很容易看出今古平仄不合之处,读得多了,自然记住的也多。

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多写,学以致用,用的多了,更容易记住这些今古不同的字。

今古不同的字除了大部分是入声字以外,还有一些非入声字,如:筒,古平声,今三声。

@老街味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477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