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H.是什么?

马尔库塞,H.是什么?,第1张

马尔库塞,H.是什么?

[拼音]:Ma'erkusai

[外文]: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美籍德国政治哲学家。1898年7月19日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17~1919年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后进柏林大学和弗赖堡大学读书,是德国现象学创始人E.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创始人M.海德格尔的学生。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柏林从事出版事业。1929年重返弗赖堡大学从事哲学研究。1932年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1933年A.希特勒上台后流亡瑞士,次年赴美,在迁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国务院情报研究所任职,战后任东欧组组长。1951年起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勃兰代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1979年7月29日于施塔恩贝克逝世。主要著作有《理性和革命》(1949)、《爱欲和文明》(1955)、《单面的人》(1964)、《论解放》(1969)、《反革命和造反》(1973)等。

马尔库塞认为,哲学的重要功能是对存在的批判。他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使单面性深入到人的精神深层甚至本能之中,使社会成为排斥一切超越因素而只有肯定面的单面社会,使具有批判功能的哲学变成与既定秩序同化的单面思想。他谴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维护资本统治的利益把虚假的、不合理的需要强加于人,并使人的本能欲望遭受“额外压抑”,使人陷入异化之中而不能自觉。他提出建立一个能用最少时间和最小身心能量使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非压抑性社会,使压抑性升华变成非压抑性升华,劳动和爱欲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主张总体革命,强调本能革命和意识革命的重要性。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只知追逐高消费而失去了革命主动性,因而他重视青年学生和科技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希望通过知识分子的催化作用,重新点燃传统工人阶级内心的革命火焰。要求放弃议会斗争,单搞议会外的斗争,并同现存的一切实行完全、彻底的决裂。马尔库塞的思想对西方60年代末的“新左派运动”有过重大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37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