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什么?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有哪些?加息概率表一览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什么?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有哪些?加息概率表一览,第1张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什么?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有哪些?2022加息概率表一览

1.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什么?对全球金融有什么影响?

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从1994年到2018年,美联储经历了四次加息周期,每次加息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造成了多个国家的经济危机,影响了全球金融稳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四次加息周期

首次加息周期

美国经济在1991年左右衰退。根据美国1990-1991年的季度GDP数据,发现GDP的增速一直在下降,最后出现负增长,最低时达到-0.85%。1991年以后,虽然GDP增长有所好转,但增长率并没有转正。经济衰退往往伴随着全社会失业率的上升,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剧了失业率的上升速度。自1990年7月以来,美国失业率不断上升,达到7.8%的峰值。出于经济复苏的目的,美国在1990年实施了降息措施,将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从最初的9.75%降至1993年底的3%。在这三年中,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通货膨胀水平得到缓解。

所以1994年美国经济开始回暖,严冬已经远去,GDP增速已经上升到6.23%,失业率也一直在下降,下半年达到6%。为了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美联储于1994年2月4日提高了利率,并启动了加息进程,最终升至6%。与此同时,美联储宣布,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不仅要及时调整国内和全球经济以保持其稳定,更重要的是,它旨在促进美国国内经济扩张,提高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持续了一年,于1995年2月1日结束。美元经历了7次加息,原利率提高了3%。美国此轮加息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通胀率。自1994年以来,美国的月度核心CPI数据大多低于3%。

在此轮加息中,从全球金融表现来看,美元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7月开始,美元指数连续4个月下跌,低至89.54点,后期快速上涨。国际资本大量流向美国,导致其资本净流入迅速增加,从上月的26.46亿美元以近10倍的速度上升至256.67亿美元,甚至在第二次加息当月达到394.51亿美元的峰值。由于国际游资的动向受国际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国际资本净额呈波动上升趋势,1995年2月达到329.77亿美元。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加息开始后连续三个月下跌至447.23点,随后在波动中上涨至481.92点。在加息结束后的一年里,标准普尔500指数保持上涨,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普遍保持上涨。观察全球经济市场的表现,发现美元升值和国际热钱流动方向的改变正在冲击新兴经济市场。1994年12月墨西哥比索暴跌,资本流失造成外汇储备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比索贬值。最后,墨西哥爆发了金融危机。同时,美联储的这一轮加息也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因素之一。

第二次加息周期

拉美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经济衰退。经济衰退通过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的巨额拉美债务影响了美国经济的稳定。为了向金融机构提供足够的流动资金,美联储从1995年7月至1996年1月三次降低利率。然而,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1998年9月俄罗斯爆发了危机。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美联储从1998年9月开始降息,1998年11月三次降息至4.75%,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时,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一步步崛起。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美国的经济增长率骤然提高。1996年4-6月,美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一直在4%以上,美国失业率也开始下降。

经济过热容易导致危机,互联网热潮使得大量资本流向IT行业,容易导致互联网泡沫。为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美联储于1999年6月开始新一轮加息,6次加息后累计涨幅为1.75%。从全球金融表现来看,美元指数在加息初期表现不佳,受加息影响后立即呈现大幅下跌趋势。1999年10月,该指数跌至115点,并在如此低的水平上维持了一个季度才开始上升。整个过程中,美元指数上涨了2.67点,这说明美元指数并没有明显的上涨。在整个过程中,国际资本净流动经历了大起大落,最高月度净流入超过800亿美元,最低月度净流出达到352亿美元。最后,国际资本流动保持在加息之初的水平,流向没有明显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220-234点之间波动,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00年4月达到高位,指数为1461.36点,整个过程呈波动上升趋势。两年之内,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一次又一次冲击新兴经济体。这一轮美联储加息之前的时间太短,导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在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再次经历了美国政策变化的溢出效应。比如巴西在国际市场上币值严重下跌导致金融危机的出现,印尼出口业发展不景气导致出口收入快速下降,导致经济低迷。不幸的是,美国市场再也无法承受互联网泡沫的增长。泡沫破裂导致美国股市所有基础资产指数暴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也在急剧下降。为了缓解国内经济萧条,美联储结束了加息进程。

第三次加息周期

因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和“911”事件的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自2001年以来再次下降。为了遏制经济的持续恶化,美国宣布将使用宽松政策来调整经济,因此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连续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有效刺激了美国国内市场经济。与前一年相比,美国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提高了4.6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增长,增长率达到6.62%。2002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仅为1.59%。2004年,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通货膨胀率达到2.68%,失业率降至5.6%。国内信贷市场的复苏和信贷规模的扩大使得大量投资者投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行业逐渐发展起来。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房地产业异常快速的发展趋势,美联储于2004年6月首次加息,并于2006年6月结束加息进程。美元利率每次上升0.25%,17次后上升4.25%。加息期间,美国GDP增速连续三年超过6%,2006年达到7.69%的高增长。之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带来了GDP增速的大幅下滑。自2004年加息以来,失业率一直在下降,直至5%以下,美国失业率自2005年底以来一直保持在5%以下。通货膨胀率从最高的3.39%降至正常水平,抑制了其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市场逐渐稳定,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成为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从全球金融市场来看,在整个加息过程中,美元指数处于下跌趋势。前7个月指数下降明显,后期虽有回升,但仍不能改变整体下降趋势。美国的资本流入一直高速增长,2004年6月达到1835亿美元。加息中期资本净流入为负,后期上升至2322.48亿美元。然而,加息过程即将结束的预期使得资本净流量急剧下降,因此国际资本净流量的金额和方向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短期内,标准普尔500指数有几次波动,但长期趋势仍在上升。月平均指数最高突破1300点,整体涨幅10.63%,2007年及以后指数持续上涨。自2005年12月以来,国际商品价格指数持续大幅上升。2006年1月超过310分。2006年6月,该指数涨至337.07点,累计涨幅5.76%。在此轮加息周期中,新兴经济体经济形势发展良好。自美联储加息以来,巴西、韩国和俄罗斯的货币都大幅升值。印度和印尼的经济发展在小幅震荡中稳步推进,而南非和土耳其的货币则出现贬值,两国经济都处于衰退之中。与前两次加息周期相比,这一次美元加息力度最大,经历时间最长,但并没有达到减缓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趋势的目的。反而成为了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之一。

第四次加息周期

在全面繁荣的经济环境下,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发展,使得次级贷款充斥整个市场,货币信贷的快速增加很可能造成经济的不稳定。2005年4月以后,房地产行业不再火爆,投资者不再看好房地产市场,投资热潮一去不复返。然而,随着加息政策的不断实施,房地产企业需要面对较高的贷款利率,资产回报率在下降。没有足够资金解决债务问题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信用面临危机。果然,2007年8月爆发了次贷危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GDP同比增速大幅降低,2008年和2009年底出现负增长。失业率不断上升,2009年10月达到1990年代以来的最高值10%。核心通货膨胀率继续下降,2010年10月达到0.6%的最低水平。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2007年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连续10次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25%。但是,极低的基准利率使得不可能通过改变利率来达到调控市场的目的。国内投资、消费和出口不再对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做出反应。此时“流动性陷阱”使得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失效。因此,2008年11月,美联储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进行了四轮,扩大了货币在社会上的流通,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了美元的信用水平,尽可能刺激居民投资和消费。美国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复苏。2014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GDP同比增速提高至2.9%,失业率降至5.9%,核心CPI升至1.7%。量化货币政策不是维持美国经济稳定运行的长久之计。为了保证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的货币政策需要逐步向常规化转变。美联储于2014年10月宣布了为期七年的QE项目。

2015年美国国内宏观经济达到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设定的长期目标,即经济稳定增长,一般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核心通胀率2%。美联储于2015年12月16日开始了本轮加息周期。从2015年到2018年,美联储9次加息,每次都是0.25%,将利率从0.25%提高到2.5。美元加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2015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一直在2%以下,但2016年底才开始回升,2017年二季度达到2%以上,2018年三季度连续回升至3%。核心通胀率一直在2%以上,失业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8年12月,失业率为3.9%。根据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发现加息政策实施后,美元指数立即上涨。2016-2017年,指数震荡,但2018年大幅下降。到了年底,美元指数下降到90点左右。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标准普尔500指数由加息后的低迷转为中后期的上涨,使其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受次贷危机影响已跌至最低水平,加息后一直波动上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全球市场美元货币大幅增加,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发行量超过一定范围,导致经济泡沫的出现。当市场上出现美元加息预期时,美元的持续升值迫使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大量资本外流的冲击使许多新兴国家的经济出现巨大波动,其中巴西、马来西亚、俄罗斯、南非、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货币纷纷贬值,阿根廷和南非甚至出现了GDP负增长。

2.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内,美联储加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a股的波动性,但不会改变a股的走势。由于国内基本面和市场情绪,大多数a股仍会上涨或下跌。

比如2004-2006年美联储加息周期,虽然a股也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但a股下跌的原因并不是美联储加息的影响,而是对国内货币政策快速收紧的担忧。它是通过:国内经济繁荣,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加息-投资者对国内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影响投资者情绪-市场下跌。这一链条传导了传导,其内因是中国过度繁荣引发的担忧。美联储加息只是导火索。

美国和中国在历次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的经济背景和资本市场表现

美联储加息周期:1994年2月-1995年2月

美国背景:为缓解经济复苏带来的通胀恐慌,美联储分7次将利率从3.25%上调至6%。

美股表现:美股在加息后短期内快速下跌,之后保持震荡态势,材料和通讯设备相对较好。

中国背景:当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略微收紧。

a股表现:境内外股市联动性较弱。

美联储加息周期:1999年6月-2000年5月

美国背景:近年来经济过热,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直到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美股表现:美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纳指走出独立行情。在第一次加息后的半年内,道指和标准普尔500也开始上涨。

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承压,需求疲软,经济增速下行。为了应对国内通货紧缩风险的上升,中国从1997年底开始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

a股表现:a股处于牛市上涨过程中,科技股表现较好。

美联储加息周期:2004年6月-2006年7月

美国背景:持续降息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快速膨胀,美联储为应对通胀上升而收紧货币政策,直至次贷危机爆发。

美股表现:加息启动前,美股震荡上行。加息启动后的短期内,美股三大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纳斯达克的回调幅度最大。然而,加息开始半年后,三个指数均转正。

背景:中国:中国正处于经济繁荣时期。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中国在2003年和2004年适度提高了通货膨胀率。直到2006年第二季度,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高,中央银行采取了密集的努力。

a股表现:a股整体下跌,但a股下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美联储加息过快,而是对国内货币政策快速收紧的担忧。2004年,在国九条的提振下,a股短时间修复。

美联储加息周期:

美国背景:金融危机后,低利率政策刺激通胀进入上行区间,美联储再次加息。加息很慢,需要很长时间。

美股表现:加息前期美股表现不错,成长股表现靠前。第一次加息后,美股开始二次探底,随后进入新的牛市周期。

中国:2014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出口萎缩。中国从2014年10月开始降息,处于以稳增长为基调的货币宽松周期。之后,2017年,中国开始跟进加息。之后受贸易战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在2018年后开始转向,在美联储加息期间降准。

a股表现:美联储加息后,国内市场受影响下跌。两个月后企稳,增长和周期板块反d。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的加息都对a股产生了短期影响。在美联储于2017年底加息后,a股开始了下行周期。虽然2018年后中国货币政策转向,但a股持续下跌,金融和消费表现较好。

3.美联储2022年加息概率表

推荐阅读

如果美联储调整政策,中国银行将如何应对?》

电子行业:关注加息和中美竞争加剧的影响-211219(13页)。可移植文档格式文件的扩展名(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

《流动性深度研究(十七):美联储缩减规模的历史路径及其影响——2021 06 15(27页)。pdf "

2022年贵金属年报:美联储压力下逐步收紧贵金属-211215(22页)。可移植文档格式文件的扩展名(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缩写)

这篇文章标注了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美联储加息对全球金融的影响,预测了美联储加息的概率。

上一篇:百果园创始人是谁?公司发展历史、股权结构和创始人简介接下来:美联储为什么要加息?加息周期表列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1348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7
下一篇 2022-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