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寒,汉语词语,拼音是gū hán,意思是出身低微;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家境贫寒无依;孤立、孤单。《晋书·陈頵传》:“頵以孤寒,数有奏议,朝士多恶之,出除谯郡太守。”
出处
宋·欧阳修《论班行未有举荐之法札子》:“其间虽容时有滥冒,然孤寒有才行之人,亦往往获进。”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若是举孝廉时,不知多少分上钻刺,依旧是富贵子弟钻去了。孤寒的便有曾参之孝,伯夷之廉,休想扬名显姓。”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卑职这取的案首匡迥是孤寒之士,且是孝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孤寒之中,独无可任大事者乎?”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合肥龚尚书,怜才下士,嘉惠孤寒,海内文流,延致门下,每岁暮各赠炭资。”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殿前太尉是阳和王,见了这词,好伤感:原来刘两府直恁孤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