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第1张

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主要历史意义是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议背景: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引起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为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内容:

A.通过遵义会议决议

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会后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简称遵义会议决议),决议明确指出博古、李德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是第五次“围剿”不能粉碎的主要原因,决议充分肯定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B.制定红军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会议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根据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09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