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著名演讲

北大著名演讲,第1张

北大最大胆的一次演讲(李敖北大演讲校长吓尿)

李敖北大演讲校长吓尿(北大最大胆的演讲)

李敖(1935—2018),83岁,辽宁人,1949年4月赴台湾省,2018年3月28日因脑干肿瘤在台湾省逝世。

1999年1月,中国友谊版《李敖全集》(1-20卷)在北京出版,《李敖全集》(21-40卷)已出版一年多。2011年1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新版《李敖全集》,收录了李敖先生更丰富、更全面的作品,共计1400多万字。李敖一生作品以嘲讽为己任,在台湾省被称为“极客”。他被监禁过两次。台湾省的李敖,有人说可爱,有人说可恶,被称为“奇才”。他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台湾省著名学者、作家,台湾省著名胡适研究专家。早在1964年2月,他就出版了《胡适研究》,接着是1964年4月的《胡适评点》,后来又编辑出版了13卷《胡适文选》。1971年,李敖在狱中的时候,还写了一本《胡适全集》的计划。李敖曾赠送胡适一大盒他编辑的《胡适作品目录》。台湾《自由中国》杂志主编雷震专门写信提醒胡适先生,请他注意这位(李敖)专家。台湾省有时称李敖:“你是胡雪的专家。”

李敖崇拜胡适,以胡适为偶像。他从小学就渴望胡适的名字,初中时借了《胡存》,高中时读了《胡存》。本文发表于1957年3月1日台湾省《自由中国》杂志。22岁时,改名为“自读胡村”,一举成名。1962年1月,《播种者》胡适发表于台湾省卫星杂志第51期(时年27岁,研究生)。李敖的名字开始在学术界的眼中闪闪发光。

胡适在李敖逝世两周年时写道,“想起七八年前的心愿,想写一本胡适传记。”决定写一部十部传,让“死人”复活,让他再“说点什么”,让我们再“说点什么”。李敖也是大名人,大忙人。和胡适一样,被称为自己一半书的“易拉宝先生”,也没能兑现自己的承诺。李敖的十大著作《胡适传》没有出版,只有《播种者胡适》、《胡适评点》、《胡适研究》、《胡适与我》、《胡适文选》、《胡适本质》等主编。但是,这并不影响李敖对胡适先生发自内心的敬佩。1983年1月31日夜,他写了《千年功名,万年功名,有什么好,等你死了就没了》,引用了胡适留学日记中的一句话“借一千,还一千”,并写了《大街的纪念馆》10万元,作为对欠他1000元的心腹谢尔科夫的酬谢。这也是我要说李敖要捐款在北大铸胡适铜像的原因。

2005年9月,李敖先生开始了他在大陆的“中国之旅”,我称之为“感恩之旅”。9月21日,他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他的第一次演讲,在演讲中,他承诺捐款在北京大学铸造一座胡适的铜像。9月23日,他在清华大学进行了第二场讲座,规格很高,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报告厅。李敖在讲话中以反对台独为主题,提出了台湾省当局的“文化独立”和“去中国化”。两岸同胞坚决拒绝。文化独立和去中国化永远不会生根。并为清华大学题词“金玉其内,清华,水木”留念。

李敖为什么要为胡适书铜像捐巨资?李敖,比胡适先生小44岁,并不是胡适的得意门生。有什么特殊关系和玄机?

1987年7月27日,李敖写了一篇题为《我与胡适的微妙关系》的文章。起初,他说我父亲李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平。当时胡适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先生对我父亲没有印象。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全家去了北京。父亲丢了工作,想找胡适先生帮忙,胡先生不见他,也不帮忙。第二,1952年10月1日,我在台中车站给胡先生写了一封2000字的长信,当时我才17岁。第三,1957年3月,台湾省《自由中国》杂志发表了一篇我高中时写的关于胡适文学作品的旧文章,改为《从读胡适文学作品谈起》一文。1958年1月,它引起了胡适先生的注意,要我去钱思亮家,对我说:“啊!李先生!我自己都忘了,你能找到所有丢失的书!你比我在胡适之更了解胡适之!”除了这次长谈,我还和胡老师小谈过三次,一次在台大医院,一次在台大文学院门前,一次在中国历史研究所。除此之外,除了写信,没有任何实际的交流。胡老师给我写了三封信,还有一封字(注:朱语录,李敖拍卖一百万台币,捐给受虐台湾省慰安妇女),给我寄照片和书,在我穷的时候给我一千台币,在当时是相当值钱的。1961年10月7日夜,胡适给李敖写信:“这是一张一千元的支票,可以赎回以备急用。不要拒绝,就像你送了我很多很难得到的书,我从不拒绝。”这就是李敖和胡适的特殊关系和玄机。

2005年9月21日,李敖在北大演讲结束时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模型给大家看看。我捐了35万人民币在北京大学建了一座胡适先生的铜像。这是告诉你,胡适在我最穷的时候,给了我1000块钱。今天,我用1500倍来报答这份恩情。”我们应该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情或者感恩,而是一个文化上的喜事,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好事。

在李敖凤凰卫视开设“李敖有话说”栏目,决定出100多万新台币买一座胡适铜像。与凤凰卫视台长刘长乐先生签订协议,捐赠给北京大学,作为专项建设基金,供胡适先生代李敖先生制作铜像。让北大师生共同找回对老校长胡适先生的永久记忆,为在中国新文化创造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辈们留下永久的敬仰和怀念。

胡适是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对北大贡献最大的三位老校长之一。树立形象是一件早该做的事情。事实上,李敖并不是第一个在北大提出给胡适画像的人。在北大未名BBS的精英区,可以找到两篇学生自发呼吁捐款设立胡适画像的记录。这两种诉求都成为热门话题。

李敖的捐赠被北大“告知北大一座雕像必须有两个条件,雕塑要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方向,捐赠人和受赠人的地位特殊”,被北大婉拒。毛泽东曾说,“在21世纪,恢复胡适的名誉”胡适已经去世50多年了,李敖也于2018年3月28日去世。我在想,他去拜访胡适先生,如何诉说内心的失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5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