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如何养肺

秋分如何养肺,第1张

秋分如何养

【秋分介绍】

秋天是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太阳到达经度180度。

秋天, # 8221; # 8221;也就是 # 8221;半 # 8221;。秋天,整个世界等于白天和黑夜。秋天过后,北半球的白天变短,夜晚变长,南半球的夜晚变长变短。中国古书《春秋满露,阴阳出入》说: # 8221;秋天阴阳各半,所以昼夜平。

【秋燥伤人】

不像夏天雨水多,湿度大,秋天气候干燥干燥。燥,表现在身体上,多为炎症、肿痛、干燥。

古书《苏文。阴阳应如《大理论》提到的“燥则生燥”。中医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相连。肺气过盛,容易口干、干咳、咽痛。肺元素属金,金克木、木属中医肝。肺气过盛,容易损伤肝木,产生虚火、肝火。

人体的血、津液、痰是一体的,会相互转化。当负责储血的肝脏功能较弱时,血液循环不畅的地方津液不足,自然会出现皮肤干燥、口渴、失眠、大便干燥等症状。

【让你的一天凉爽秋天的七招】

第一招:秋季养生食谱

当归炖鸡

材料:当归30克,育雏母鸡1只。

制作:宰杀母鸡,去毛去肠。将当归装入鸡肚,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去浮沫,改用小火煨至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黄精粥

材料:黄精15 ~ 30g(或鲜黄精30 ~ 60g),粳米60g,糖适量。

制作:将黄精切片,煎煮取浓汁,去渣,用粳米煮粥。粥喝完了,加糖吃。每天一剂。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禁忌:脾虚湿盛、咳嗽、痰多、白稀者不宜食用。

门洞洲

原材料:

1.材料:芦笋20克,粳米100克。

2.调料:冰糖。

制作方法:

1.将芦笋捣碎,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取浓汁,去渣。

2.将大米洗净,与煎剂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煮30分钟左右,制成粥。用糖调味。

压榨:芦笋含有天冬酰胺、粘液等成分。现代研究证明,天冬酰胺有祛除色素沉着的作用,与粳米同煮粥有补中益气、益肤悦色的功效。

药用价值:润肺生津,滋肾补虚。芦笋粥是很好的健身食品,也可以作为肺肾阴虚患者的食疗粥。

禁忌:脾胃虚寒、便溏少、乏力者不宜食用。

橙汁

材料:蜜桔500克,柑橘500克,白糖50克。

制作:将柑橘去皮去核,用白布绞汁,放入杯中。将白糖加入杯中,搅拌均匀。

功效: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苹果汁

材料:苹果500克,柿子500克,糖50克。

生产:苹果和柿子削皮去核。柿子、苹果切片,剁成泥,用凉开水浸泡3 ~ 5分钟。用白布将苹果、柿子汁拧干,放入杯中,加入白糖,拌匀。

功效:清热润肺止渴。适用于热渴、咳嗽、吐血、口疮等。生津止渴和降低血压。属于高血压、肝肾阴虚患者。

海笋

材料: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适量,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竹笋洗净,用刀拍松,切成段,切成条,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去掉涩味,捞出过凉水。锅内放油加热至四成热,将竹笋略炒,捞出沥干油。锅内留少量底油,将竹笋、高汤、盐略烧,味道好了就出锅;然后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用料酒将海米煮熟,加入少许高汤,加入味精,将竹笋倒入炒锅,翻炒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化痰,祛风解毒。

酱焖河蟹

材料:大闸蟹4只,葱段,姜片,糖,海鲜酱,汤,干淀粉,料酒,香油,色拉油。

练习:

1.将螃蟹洗净,切成两半,剁掉爪尖和蟹肚脐,在蟹肚切开的部分拍上干淀粉。

2.锅中热油至八成热,放入大闸蟹炸熟,捞出沥干备用。

3.炒锅烧热底油,放入葱、姜片,煮料酒、海鲜酱、糖、汤,再放入炒好的大闸蟹,煮30分钟。浓汤收了之后,淋上香油。

蟹壳鲜红,味道醇厚鲜美。大闸蟹切开的部分一定要沾干淀粉,否则会漏蟹黄。

第二招:少辛辣,多酸寒。

秋季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少吃辛辣食物,多吃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过盛可克肝木,故酸性过盛可强肝木。”

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加重干燥。多吃酸味食物有助于生津止渴,但不宜过量。

有些人喜欢吃酸梅解渴。“其实酸梅是碱性的。”吃多了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容易引起溃疡。一旦天气变冷,患消化性溃疡的概率大大增加。

至于脾胃保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就太阳的能量而言,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不宜吃过多的阴寒食物。“最好把食物烧焦,烫好后再吃。”

尤其应避免瓜果类,因为“秋瓜胃不好”,如西瓜、哈密瓜等,容易脾胃阳虚。适量吃苹果、柿子、橘子、梨、葡萄、桂圆。

"最好按照自然界的节气吃时令水果."现代人因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可以很容易的吃到其他季节丰富的水果,但是反而容易吃错食物。“你想想,古人秋冬哪里有西瓜?”

贴心秘方:

滋阴润燥: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莲藕等。

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

少吃辛辣食物:姜、蒜、韭菜、辣椒、葱等。

第三招:滋阴补气。

中医不反对秋季进补,但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因为进补的内容不一样。

有时候有上呼吸道问题,以为自己感冒了,其实不是。反而有些老年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出现眼干、干咳、舌燥,没有出现红肿疼痛的炎症现象。中医称为“阴虚”,所以他们要适量服用滋阴药物,改善体质。

如果属于过敏体质,以“补气”为主,偏好温补,忌食生冷食物。

在门诊会发现,患者经常“开错药”。有一次,医生发现自己控制不了过敏患者的病情。一问才知道,患者都是私自吃蜂胶的。

很多人认为蜂胶对过敏性疾病有好处。其实蜂胶在中医里是寒性的,和过敏体质的温性药刚好冲突。患者一停用蜂胶,症状马上好转。

另外,对于腹泻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补充鳗鱼(最好清蒸)。

贴心秘方:

常见的滋阴药物:枸杞、玄参、玉竹、麦冬能促进唾液腺分泌,润喉,也有免疫调节作用。

常见的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茯苓(不过很难知道剂量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

第四招:保守情绪,收敛。

根据自然规律,在秋季,阴气增加,阳气减少,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吸收。为了把阳气储存在体内,你应该早睡早起。

《皇帝医典》记载:“秋三月,早睡早起,与鸡同起,使心平气和,以缓秋刑,止气,使秋平静,无志,清肺”。在秋天“收获”的原则下,心情要慢慢收敛,一切不能狂躁激动,也不能畏缩停滞。"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天性宁静。"在变化的季节里,要保持心态平稳,注意身体、精神、休息的调整,才能保持活力。

第五招:适当运动

北京的秋天不太冷,空空气质量较好。你不妨多亲近大自然,多做运动,吸取天地精华。特别是拉伸,可以帮助拉伸,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养脾养筋,加强循环。

拉伸有“运化”的作用,可以收敛心神。指的是气息的运动,“运动的开始是顺畅的”,意思是一旦气息放松,“转化的开始”,从气息驱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畅通,血液循环自然活跃。

需要注意的是,早晚天冷的时候,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感冒,需要调整运动方式。

贴心秘方:

早晚天冷:推荐室内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

白天:建议老年人慢走,年轻人可以快步走,直到气喘吁吁或微微出汗。能增强心肺功能,调理气血。

第六招:穿鲜艳的衣服。

有一种说法是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这是从五行学说引申出来的(“木、火、土、金水”对应“青、红、黄、白、黑”,再对应“肝、心、脾、肺、肾”)。

然而中医却有另一种解读。

“秋天和白色,有点无聊。”尤其是白色食物性寒,如白菜、萝卜等。“吃着挺好,但是过敏的话就会越来越严重。”很明显,中医的理论绝不是就事论事的,必须与个体体质相适应。

另外秋天万物凋零,充满萧瑟寒冷的气息,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既然秋天的五行对应的是白色,表示清新明亮,那就说明你要多穿白色明亮的衣服,这样你会觉得自己更开朗轻盈,别人看起来也更活泼不死气。

第七招:强身健体,强肺养生。

秋季气通肺,秋季干燥易伤肺,所以秋季首先要做的就是养肺。这里介绍两种润肺的方法。

高拒绝兼容性方法

功效:能拓展心、肺、肝、脾、胃的功能,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体轻盈灵活。

步骤:

1.直视,吸气,双手举过头顶,保持身体挺直。

2.呼气放松,双手平均甩在身后。

3.这样来回做10分钟左右。

化痰补肺法

功效:可以帮助心情得到克制和平静。

步骤:

1.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

2.吸气的时候,把它握在手心里,把手掌翻过来放在胸前,掌心朝外。

3.做一个不发出声音的“嘶嘶”口型,慢慢呼气,双手平展伸直推向两侧,然后慢慢放松。

4.把手放下,挺直身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51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