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闪光测光是什么 手动闪光灯使用技巧有哪些

TTL闪光测光是什么 手动闪光灯使用技巧有哪些,第1张

TTL闪光测光是什么手动闪光灯使用技巧有哪些

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闪光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出强光,是摄影感光的摄影配件。多用于黑暗处的瞬间照明,也用于明亮处被摄物体的局部照明。外形小巧,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性能稳定。那么,手动闪光灯的使用技巧有哪些呢?

1.最快的flash同步速度是多少?

虽然闪光灯发出的光的速度很快,但你永远不能随意选择最快的快门速度。这要看单反里的两个窗帘(前帘还有后帘)的工作模式。二窗帘当它打开和关闭时,确定相机传感器记录的入射光量。当您按下快门按钮时,镜子会升起,前窗帘会升起,让光线进入传感器。然后后帘工作,它会阻止光线进入传感器。同时曝光完毕。

当快门速度极快时,后帘会在前帘开始打开后关闭&mdash&mdash所以图像在瞬间被非常快速地记录下来。闪光灯触发非常快,光线照射的范围非常有限,传感器记录到的光线部分也很有限,会导致曝光不均匀,画面局部变暗。

当快门完全按下时,使用闪光灯同步快门速度,确保光线完全覆盖整张照片。例如,设置为1/60秒。但其实现在单反的快门速度更快,高于快门同步速度,比如1/250或1/500秒。

2.什么是闪光指数?

闪光指数(GN)是指内部闪光和外部闪光的最大功率&mdash&mdash数字越大,闪光功率越大。闪光指数

光圈(GNL。f,ISO100)。这个看起来就更复杂了!当你手动使用闪光灯时,知道闪光灯指数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计算出你需要什么光圈数,或者你需要离主体多远才能获得最佳曝光。当然,可以通过TTL闪光测光自动获得曝光。

3.什么是TTL闪光测光?

TTL&mdash&mdash也就是说,通过镜头,闪光测光将使一切变得简单。最新智力版本,如尼康的iTTL还有佳能的e-TTL;,它们将在主闪光灯之前发出一次或多次预闪光。这时相机会根据之前的光线进行调整,然后在最后的官方闪光灯中进行准确曝光。

但是在测量光线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暗光或者背景的影响,所以结果并不理想。你可能需要调整闪光灯的参数来补偿曝光。

4.如何改变TTL闪光灯的曝光?

在TTL模式下,无论你的光圈、ISO或快门速度(只要它的速度比闪光灯同步速度慢)是多少,闪光灯都会自动控制闪光灯的曝光。也就是说,闪光灯的功率完全可以满足拍摄对象的任何需求。但是如果你的闪光灯太远,你的主体可能会变暗。这时候就需要把闪光灯移近一点,或者选择更大的光圈,提高ISO值。

如果你想调整闪光灯,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闪光灯曝光补偿(FEC)。寻找闪电符号按钮和+/-;纽扣。看之前拍的照片,确定应该控制的光线亮度。使用闪光灯,就像拍摄一样,需要练习。

5.详细解释和控制闪光灯曝光。

3种快速简单的方法,确保正确的闪光灯曝光,实现完美拍摄。

1)闪光曝光补偿。

调节闪光灯的功率输出,确保闪光灯更亮或更暗。曝光补偿可以在相机或外部闪光灯上调节。在相机上调节时,按住闪光补偿键,然后调节拨轮,类似于调节曝光补偿。

2)闪光灯曝光锁定。

有些相机有FE(闪光曝光锁定)或FV(闪光值锁定)按钮。确保主体在画面中间,然后按下闪光灯锁定键。这样,可以在没有曝光设置的情况下进行闪光,并且曝光设置被锁定。这个设置更方便重拍照片。学会用闪光灯拍照。

3)闪光多重曝光。

如果你有足够的拍摄时间,尝试使用曝光补偿设置拍摄一系列不同曝光参数的照片,这样你就可以找到闪光灯和环境光的完美比例。一些高级闪光灯和相机有闪光灯自动多重曝光的设置。

6.详细解释一下远距离闪光

取下相机的闪光灯,重新调整光线。取下相机的闪光灯,保持所有TTL参数不变,这就需要一个无线闪光灯。一头插热靴,另一头是闪光灯。这时候你可以选择使用无线遥控或者闪光灯,甚至可以使用外接闪光灯。

1)外部闪光灯。

相机垂直拍摄时,光线很强,这是人像拍摄的大忌。如果离墙太近,也会产生很难看的阴影。

2)远距离闪光

把相机的闪光灯拿掉,屋顶反射的光线稍微柔和一些。但是如果角度不对,下巴和眼睛周围会出现一些阴影。

3)长距离闪光灯+反射镜

在拍摄对象附近放置一个反射器,一些光就会被反射。眼睛附近会有两次光的反射,这个人像就被照亮了。

7.详细解释如何设置flash同步。

最流行的是慢速同步和后帘同步。

慢速同步在光线暗的情况下非常有效,它结合了长曝光和短闪光。后帘可以在曝光结束前闪烁,而不是在曝光开始时闪烁。

1)正常闪光

相机自动设置的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60秒,所以这个参数无法捕捉到夜间的周围环境。

2)前帘同步

使用慢速同步闪光灯意味着可以使用长时间曝光来记录环境光。记得同时用三脚架。

3)同步缓慢

使用慢速同步闪光灯意味着可以使用长时间曝光来记录环境光。记得同时用三脚架。

4)后帘同步

这个功能会让拍摄结果更自然,但是很难预测被摄体曝光后会闪到哪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8142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8
下一篇 2022-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