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工程学不会怎么办知乎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不会怎么办知乎,第1张

目前专业课教材就是严晓华的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这本书讲的都是些概念,听得好蛋疼啊,很多概念都不懂,更没办法理解。求通信工程的前辈指导指导啊。
更多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通信概念与过程。
我在读大学时,教授《通信原理》和《无线通信》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通信技术过程都是数学游戏。
举几个例子:
频率调制FM的数学推导过程?
为了对抗噪声而引入的信源和信道编码,数学的依据是什么?
是否从数学角度理解了香农公式?为什么香农公式确定了信道容量的极限?
…………
很多教材都有数学推导的过程,尝试跟着推衍几次,慢慢地就会对这些通信原理的概念理解的更加透彻,以后就可以触类旁通。
建议2:就《通信原理》这本入门书,推荐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的版本:
《通信原理(第3版)》周 等编著
建议3:多从产业的角度,理解通信技术过程在现实中,是如何落地的,应用在哪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
建议4:从 ICT 融合的角度看待通信工程与通信行业,保持进取的学习态度,更多地学习跨界知识(互联网,物联网,etc)

昨日路遇一面露苦色的年轻人,手举牌子,牌子上写有“千万别报XX专业”。不觉感慨的长叹一声,忽听身后有人吟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通信人,必欲亡。模电数电,学完更凄凉。纵使学完又怎样,今信号,明磁场。夜来报告还没写,速起床,连夜忙。妹子没有,唯有泪千行!
回头大喝,说人话!
施主,千万别报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上学四年,直到毕业那天,我也没有搞清楚我毕业后到底要干啥?对专业的吐槽和抱怨,其实也投射出对行业不了解而产生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搞清楚通信工程专业的去向非常重要。
有幸在知乎上发现一篇文章(作者:Ray Lu ),全面透彻,贴切风趣,忍不住推荐给大家。
=====我的分割线====
飞机晚点,落地等出租车的时候看到这个问题,现在是早上三点,我准备去一个酒店,九点钟和甲方开会。
先介绍自己,本人某211毕业,现在应该是985了,非北邮,南邮,X邮毕业,EE毕业,和家里的领导都可算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
如果说这个专业的就业来说,大部分在通信行业,互联网行业,其他行业,比如电力,银行,这些行业也有IT系统,有网络,所以也会有人去。当年工行研发招了不少人。创业什么的也有。
如果缩窄到通信行业的话,其实也不是只有运营商,设计院,设备商这么三个角色的。从我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运营商,厂家和工程相关的单位三大块。关于工程相关的单位,大家可以找找一个叫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通服,香港上市公司,是最初电信实业里面通信相关的公司组成的,里面包括工程公司,设计院,监理,应用开发商,招标代理,集成商,施工队等一系列的单位,各自在规划咨询,工程建设,运维保障的环节发挥作用。除了中通服,还有别的公司干同样性质的活。
到酒店,有空再写运营商和厂家。
===========不用手机打字很爽的分界线=========
下面说说运营商,除了人力,财务这些职能部门以外,运营商有前端、后端之分。前端是贴近市场的,运营商的市场包括个人的,也包括政企类的,后者体量其实不小,只是没有前者那么引人注目而已。后端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维护这些部门。不同的运营商叫法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也就分这几个部分,通信工程的毕业生如果去运营商大部分在后端,个别会在前端,甚至有些天赋异品或者命运安排,到采购这些部门也一点不奇怪。
规划建设主要和工程相关,包括网络、系统的规划,实际的建设,工程管理等等,与厂家和支撑单位,什么设计院啊,监理啊,施工队啊,集成商啊打交道会比较多。多口说一句,运营商实际的建设大多是依靠应用开发商、集成商、支撑单位的,真正自己动手去干的不多。运营维护,这里细分还可以分运营、运维、监控,按我家领导的说法,工程建设就是生孩子,生完孩子拍拍屁股就走了,后面养孩子就是运维的事情了,所以运维对于工程质量非常非常的在意。运维是一个很朴实的部门,不出事就是好事,出事就得扛着,快速恢复。不幸我家领导就是一个运维小兵,每次拿着值班电话都提心吊胆,午夜凶铃谁不怕,过年过节重点保障真苦逼。运营商的维护,有些是外包,有些是自己搞,个人觉得成本考虑为主,毕竟有些时候加个人难度比租个人还大。比运维更惨的是监控,监控是一定有三班倒的,一发现有异常就给运维打电话,你家的xx又挂了,赶紧搞,到时间没消障就往上报了,你们部门就倒霉了。除了这些部门还有研究机构,几个运营商都有,电信叫研究院,移动是京移,大概联通是以前的部院吧。研究院主要做技术跟踪,预研、测试、规范制定等,成果会转换到现网的实际系统,与厂商合作很多。
当然这是从角色来看的,实际上还可以从专业来分,大体技术线条分的专业两大类,数据、无线两部分。前者包括IP专业、IT支撑系统、业务网络、传输、接入、核心等等,后者包括网优、无线接入等等。
接着说说厂商。其实厂商也不是铁板一块,人家也有好多个部门,有研发有销售,不同角色画风很不一样的。而且厂商对应不同市场是有不同的销售,甚至不同的产品线,通信行业只是其中一个行业而已。与通信行业相关的厂商部门,包括设备制造、应用开发、集成、销售、代维、咨询什么的,比如华为,这些业务全部都有,基本上我都打过交道,工作压力不一样,当然待遇什么的也不一样。
最后说个流程。
某天运营商说我觉得蛋炒饭很好吃,我们卖蛋炒饭吧。研究院说,我们研究过了,蛋炒饭有N种炒法,其中这一种最好吃,我们卖这种吧。运营商同意,启动这个项目,派了一个建设单位来搞这个事情,同时有个工程管理单位的人看着。首先,找个设计院过来研究一下卖这种蛋炒饭这个事情做不做得来,技术上是不是好做的,会不会亏本。设计院跟几个蛋炒饭的厂家交流一下,了解了炒饭的方案,算了一下成本,说这事能整,反正不亏钱,同时出了个方案。采购部门就介入,看了看说,不行,我们不能直接买人家的蛋炒饭,我们要买鸡蛋,买米,然后找师傅过来炒,那么就分开招标了,东西买完,师傅也找到了,设计院根据师傅的习惯,设计好炉灶的方案,师傅就可以开炒了。这时候又跳出个人说,师傅,你不能直接开炉,你没有施工资质啊。好,又来一个搞开炉的施工队了,他开好火之后,师傅就可以炒了吧?这时候又跳出一个人说,我觉得这个蛋炒饭很复杂,应该有人看着点,我作为监理,我来监督,放心交给我吧。终于师傅开炒,炒完,大家品尝了一下,好吃,查了一下,没超出成本,验收通过。那个运营的小伙子,交给你去卖了,后面按着师傅的方法继续炒,前端的记得收钱。监控的小姑娘,看着别让火灭了,锅穿了,有什么事就找运维的小萝卜头修,他不行会找厂家过来搞的拉,大家出去喝茶去。
这个流程是不是看起来很正规,很严肃啊?但是炒饭一定需要这么搞么?我们看看互联网提供商怎么搞的有个产品经理觉得蛋炒饭好吃,给老板汇报一下,批了,弄了几个人给他开干。自己倒腾了一阵,炒出来,不太好吃,买的人不多,没事,改!所有东西都是我自己的,改得容易,改了好几轮,买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炒饭就成功了。
基本就是这样。

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前景很广阔。
“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将物联网纳入了“新基建”,可以看出在政策层面国家是支持的。
华为、阿里、腾讯、中移动、小米等一批大企已经开始布局物联网,市场是十分巨大的。
不过作为才发展起来的行业,很多学校缺乏相应的教材,对于学校和学生是个难点。

成都东软学院挺好的。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单位。2003年,成都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成立,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IT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实施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近三年累计140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45%,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以上内容2:百度百科--成都东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这两个专业相差不多,因为就业前景都不错,属于类似专业,以下是两个专业对比:

一、就业方向对比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类企业:电子技术、工程技术、通信工程、技术引进、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系统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 IT类企业,软件开发、系统研发。

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自动化:电力类企业:电力工程、电气工程、硬件工程、电气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开发、技术开发、设备制造、设备维护、生产管理。

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二、学习内容对比

电子信息工程:《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模拟电路基础》、《ARM嵌入式系统》 。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信、物联网、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电子技术应用、电气及其自动化、电子设计自动化、移动互联网应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移动设备应用开发、汽车电子设计与开发。

电气自动化:《电路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控制系统》 。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机与电器、供配电技术、煤矿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城轨交通电气化、电力工程与管理、注册电气工程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新能源装置运行与控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32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