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怎样解决方案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怎样解决方案,第1张

1.物联网的政策和法规。
物联网不是一个小产品,也不是只是一个小企业可以做出来,做起来,它不仅需要技术,它更是牵涉到各个行业,各个产业,需要多种力量的整合。这就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立法上要走在前面,要制定出适合这个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保证行业的正常发展。
2.技术标准的统一与协调。
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会有大量的技术出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如果各行其是,那结果是灾难的,大量的小而破的专用网,相互无法连通,不能进行联网,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也不能降低研发成本。因此,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这是物联网马上就要面对问题,开始时,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以后就很容易,开始解决不好,积重难返,那么以后问题就很难解决。
3.管理平台的形成。
物联网的价值在什么地方?在于网,而不在于物。传感是容易的,但是感知的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不能进行管理和整合,那这个网络就没有意义。因此,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庞大的,综合的业务管理平台,把各种传感信息进行收集,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进行有指向性的传输,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一个小企业甚至都可以开发出传感技术,开发出传感应用。但是一个小企业没有办法建立起一个全国性高效率的网络。没有这个平台,各自为政的结果一定是效率低,成本高,很难发展起来,也很难起到效果。
4.安全体系的建立与形成。
物联网目前的传感技术主要是RFID,植入这个芯片的产品,是有可能被任何人进行感知的,它对于产品的主人而言,有这样的一个体系,可以方便的进行管理。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其他人也能进行感知,比如产品的竞争对手,那么如何做到在感知、传输、应用过程中,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我所用,却不被别人所用,尤其不被竞争对手所用。这就需要在安全上下功夫,形成一套强大的安全体系。现在应该说,会有哪些安全问题出现,如何应对这些安全问题,怎么进行屏蔽都是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是不清晰的。但是这些问题一定值得注意,尤其是这个管理平台的提供者。安全问题解决不好,有一天可能有价值的物联网会成为给竞争对手提供信息方便的平台,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大的打折扣,也不会有企业愿意和敢于去使用。
5.应用的开发。
物联网的价值不是一个可传感的网络,而是必须各个行业参与进来进行应用,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应用,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这些必须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有价值的开发。这些应用开发不能依靠运营商,也不能仅仅依靠所谓物联网企业,因为运营商和技术企业都无法理解行业的要求和这个行业具体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这是非常难的一步,也是需要时间来等待。需要一个物联网的体系基本形成,需要一些应用形成示范,更多的传统行业感受到物联网的价值,这样才能有更多企业看清楚物联网的意义,看清楚物联网有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也会把自己的应用与业务与物联网结合起来。
6 商业模式。
物联网商用模式有待完善,要发展成熟的商业模式,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充分完善政策环境,并进行共赢模式的探索,要改变改造成本高的现状。

AI猪的诞生:用数字 科技 养出第一批AI猪

在精气神的两个养殖园区、100多栋山黑猪猪舍中,均部署了基于AI、IoT和SaaS技术的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其中包含神农大脑、神农物联网设备、神农系统的相关系统和硬件设备。

与传统猪舍“脏乱差”的环境不同,精气神养殖场经过京东农牧的改造,猪舍内遍布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所独创的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先进设备,它们在巡检、监控、饲喂、环控四大场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致力于为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神农大脑对收集到的猪场环境参数进行统一管理和智能分析,之后通过智能风机、智能增氧机、智能湿度调节器等智能化设备进行调节,保证养猪场温度、湿度、空气维持在适合生猪 健康 生长的最佳状态。

在日常饲养方面,以猪只统计和称重为例,人用肉眼数猪的效率很低且准确度不高,给猪称重更是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利用京东农牧独创的3D专用农业级摄像头,“扫一眼”猪栏就能知道猪的数量,以及每头猪有多重,整个过程只有几秒,点数准确率为100%,测重的误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

与此同时,猪舍中的24小时生活管家——养殖巡检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管理员进行“白加黑”式的巡逻监测,精准捕捉每一头猪的相关数据,比如为猪测量体温、观察猪的进食量变化,比人工巡检更精确,同时减少很多人力成本。如果检测到某只猪出现进食异常或其他异常表现,可以利用“猪脸识别”算法快速关联它的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状况等,通过神农大脑分析,在第一时间找到异常原因并通知饲养员对症下药,或通过“24小时营养师”为其更改喂饲标准。

实时监测、精准饲喂、智能环控等日常功能,都在猪舍内有条不紊地运转中,保证了AI猪们在数字化、智能化的饲养环境中 健康 成长。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数科率先将“声纹识别”技术引入养殖业,通过声纹采集的设备,能够识别并分析猪的叫声和咳嗽声,结合猪的运动量、采食量、体温等数据,对猪进行疾病检测,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疫病预警,汇报给猪场的兽医或饲养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被称之为“24小时兽医”,这项技术也即将在实际场景中应用。

AI猪背后:数字 科技 助力供给侧,创造新增长

实际上,“AI鲜肉铺”是京东数科助力农牧产业数字化的突出落地成果,这项成果的背后体现了京东数科以数字 科技 助力供给侧、推进消费侧、创造新增长所做的努力。

在供给侧,数字化升级是当前农牧产业转型和创造新增长动能的关键,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农业 科技 创新力量,推动智慧农业自主创新的要求。京东数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与实体产业共建,在开放与共建的基础上,通过聚合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 科技 ,不断发掘数据价值,以数据技术服务农牧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帮助农牧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并为整个产业创造新的增长曲线、重塑产业增长方式。

在消费侧,民以食为天,人们对安全、高质量、 健康 食品的日益增长的诉求,与国内稍显落后的农业存在着矛盾,以养殖产业为例,生产粗放、养殖水平相对落后,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质优价 美食 品产品的需求。京东数科以数字 科技 助力农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了生产流程的现代化。数字 科技 加持下的养殖业,把关AI猪的每一步成长,实现好猪出好肉,生产出让消费者更加满意的食品。

“AI鲜肉铺”上线引发的围观还在继续,AI猪肉背后的黑 科技 也显露了庐山真面目,通过数字 科技 搭载专业知识,对养殖场生产全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而这也正是京东数科以数字 科技 推动“产业x数字 科技 ”融合的体现,最终实现行业各方的互惠共赢,共同去分享产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和终端用户体验升级所带来的增量价值。

银川北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创科技)是一家集物联网应用、软硬件开发和提供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并将之应用到民生领域的专业公司。致力于推动亿万中国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倾心打造属于我们中国老百姓自己的“开心农场”。让农业成为一种轻松、时尚的行业。
公司以农业物联网产品为主导,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农业运营模式,进行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解决过去同类产品性价比过低、产品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成本,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公司产品由公司自主研发,具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实力雄厚,可以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定制适合用户的农业物联网产品。
公司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其中硕士研究生占员工总数70%,团队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另外公司还常年外聘专家顾问团,为公司科研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
公司目前现有产品有:
1、智能温室大棚管理系统;
2、远程贮藏窖监控系统;
3、农田气象站;
4、智能病虫害防治系统;
5、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
6、水产养殖环境监测系统;
7、奶牛自动化控制系统;
8、农田喷灌系统。

智慧畜牧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决策的一种畜牧业模式。
智慧畜牧业的主要特点包括:
1 数据智能采集。通过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畜禽生产环节中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饲料供应量、动物生长情况、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实时定量采集和分析,形成可视化的监测数据。
2 精细化管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养殖环境、饲料配比、生产流程等进行精致化管理,实现养殖环境的优化和动物生长的精准化调控,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显现的问题。
3 决策智能化。根据产生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进行预测分析、风险评估、优化制定策略等方面,提出优化生产的方案,协助经营者进行战略决策。
智慧畜牧业的实施,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补充安全优质优质的畜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智慧养殖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环境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负责监测养殖环境,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氨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等传感器组成,监测养殖环境中的氧气浓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等参数,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上传至远程监控中心。
第二部分:视频监控系统
在养殖环境内安装摄像头,将养殖环境的视频画面及时上传至远程监控平台,实时远程了解动物的生长动态。还可以提前预防,对犯罪分子有威慑和警示的作用,若不幸发生偷盗事件,事后可追踪线索,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
第三部分:远程监控平台
远程监控平台是一个网页登录平台,可以接入环境监测系统内监测的数据及视频监控画面,远程查看养殖环境内的信息。同时,远程监控平台还具有数据在线查看、历史数据查看、历史数据分析、动态长势分析、智能告警、设备联动、账号分级等功能。
第四部分:自动控制设备
平台一旦监测到养殖环境中氧气浓度过低或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浓度过高的情况,可自动控制风机为养殖环境通风换气,也可控制暖风炉、湿帘等设备,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智慧养殖与传统养殖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节省人力、节约能源。以养猪为例,劳动生产效率从每养1万头猪需16人的提升到每养1万头猪只需1人,生产效率提高了15倍以上。假如某养猪场年出栏各类生猪约50000头,采用智能化饲养模式,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达60余万元。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运用,每年降低生产资料成本80余万元,同时母猪大群智能化饲养可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提高母猪产仔率和生猪成活率,全年综合可增加经济效益达500余万元。
(二)提升企业科技水平,示范带动行业发展。
智慧养殖的运用,增强了公司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养殖行业的产业化进程,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出示范。
(三)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向农户推广智慧养殖新技术,组织农户按照产业化、标准化进行养殖生产,有利于稳定养殖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转化,提高了养殖业的劳动生产率,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农业物联网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应用系统需要模块化设计,单个模块出故障不影响其它模块正常工作。与此同时,可以方便地添加新的应用系统;
2、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用户方便使用的因素,因而要求系统支持因特网、移动电话等多种应用方式;
3、在设计系统数据库时,要考虑到数据接口的安全性和整体性,一方面要保证数据的相对安全性,另一方面也要为以后添加新的应用系统提供方便的数据接口。与此同时,建立了冗余的数据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26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