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好像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超市购物货,很多单价较低,像几元的东西要去上个RFID来管理还是成本压力比较大的
2,超市购物货物物种类繁多,有液体有金属的,虽然现在超高频像适合超市用的YXU2861已经技术在国内算领先的,但对于这样金属液体的环境中既要很好的掌控距离又要精准无漏读还是比较困难
还有就是从超市业者考虑,现在人工相对于高额费用的电子标签还是比较划算的,这些就制约了在一般超市RFID应用的发展, 但在一些专业的超市,比如书籍店,服装店,等没有金属和液体的市场并且商品本身价格比较高的场合,还是有很多成功的应用的本身就技术而言,我们很多东西确实是克隆的别人的(可以参见日常的生活:手机系统、电脑系统、各种工业产品)。
再则世界上好多东西的发展都是那么一个理,苹果只能长成那样,难不成我们人为的把苹果做成方形?
最后,有一些都是外国的杜撰了,虽然事实上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在模仿外国,但是我们也是用自己的智慧做出来的,而非“偷窃”,就好比“1+1=2”,幼儿园那会我不明白这个道理,老师讲解一遍后,我把“1+2=3”做出来了,其他同学就说我偷窃老师的答案,你说是这个理不。其实嘲笑我那个同学,考卷没准还是抄袭我的呢,他只是嫉妒我每次多比他早一步(他只会“1+1=2”)。
呵呵!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指出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大数据是下一个创新、竞争、生产力提高的前沿。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认定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各方面、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有资料显示,1998年全球网民平均每月使用流量是1MB(兆字节),2000年是10MB,2003年是100MB,2008年是1GB(1GB等于1024MB),2014年将是10GB。全网流量累计达到1EB(即10亿GB或1000PB)的时间在2001年是一年,在2004年是一个月,在2007年是一周,而2013年仅需一天,即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可刻满188亿张DVD光盘。我国网民数居世界之首,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也位于世界前列。淘宝网站每天有超过数千万笔交易,单日数据产生量超过50TB(1TB等于1000GB),存储量40PB(1PB等于1000TB)。百度公司目前数据总量接近1000PB,存储网页数量接近1万亿页,每天大约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几十PB数据。一个8Mbps(兆比特每秒)的摄像头一小时能产生36GB数据,一个城市若安装几十万个交通和安防摄像头,每月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几十PB。医院也是数据产生集中的地方。现在,一个病人的CT影像数据量达几十GB,而全国每年门诊人数以数十亿计,并且他们的信息需要长时间保存。总之,大数据存在于各行各业,一个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
信息爆炸不自今日起,但近年来人们更加感受到大数据的来势迅猛。一方面,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以物联网和家电为代表的联网设备数量增长更快。2007年全球有5亿个设备联网,人均01个;2013年全球将有500亿个设备联网,人均70个。随着宽带化的发展,人均网络接入带宽和流量也迅速提升。全球新产生数据年增40%,即信息总量每两年就可以翻番,这一趋势还将持续。目前,单一数据集容量超过几十TB甚至数PB已不罕见,其规模大到无法在容许的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
数据规模越大,处理的难度也越大,但对其进行挖掘可能得到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大数据热的原因。首先,大数据反映舆情和民意。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这是信息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深度融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为564亿,手机网民为42亿,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其次,企业和政府的信息系统每天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数据。根据赛门铁克公司的调研报告,全球企业的信息存储总量已达22ZB(1ZB等于1000EB),年增67%。医院、学校和银行等也都会收集和存储大量信息。政府可以部署传感器等感知单元,收集环境和社会管理所需的信息。2011年,英国《自然》杂志曾出版专刊指出,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大数据应用的领域
大数据技术可运用到各行各业。宏观经济方面,IBM日本公司建立经济指标预测系统,从互联网新闻中搜索影响制造业的480项经济数据,计算采购经理人指数的预测值。印第安纳大学利用谷歌公司提供的心情分析工具,从近千万条网民留言中归纳出六种心情,进而对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变化进行预测,准确率达到87%。制造业方面,华尔街对冲基金依据购物网站的顾客评论,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采购和合理库存量的管理,通过分析网上数据了解客户需求、掌握市场动向。有资料显示,全球零售商因盲目进货导致的销售损失每年达1000亿美元,这方面的数据分析大有作为。
在农业领域,硅谷有个气候公司,从美国气象局等数据库中获得几十年的天气数据,将各地降雨、气温、土壤状况与历年农作物产量的相关度做成精密图表,预测农场来年产量,向农户出售个性化保险。在商业领域,沃尔玛公司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了解顾客购物习惯,得出适合搭配在一起出售的商品,还可从中细分顾客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在金融领域,华尔街“德温特资本市场”公司分析34亿微博账户留言,判断民众情绪,依据人们高兴时买股票、焦虑时抛售股票的规律,决定公司股票的买入或卖出。阿里公司根据在淘宝网上中小企业的交易状况筛选出财务健康和讲究诚信的企业,对他们发放无需担保的贷款。目前已放贷300多亿元,坏账率仅03%。
在医疗保健领域,“谷歌流感趋势”项目依据网民搜索内容分析全球范围内流感等病疫传播状况,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提供的报告对比,追踪疾病的精确率达到97%。社交网络为许多慢性病患者提供临床症状交流和诊治经验分享平台,医生借此可获得在医院通常得不到的临床效果统计数据。基于对人体基因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症下药的个性化治疗。在社会安全管理领域,通过对手机数据的挖掘,可以分析实时动态的流动人口来源、出行,实时交通客流信息及拥堵情况。利用短信、微博、微信和搜索引擎,可以收集热点事件,挖掘舆情,还可以追踪造谣信息的源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对十万多人手机的通话、短信和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处理,提取人们行为的时空规律性,进行犯罪预测。在科学研究领域,基于密集数据分析的科学发现成为继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个范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材料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正在兴起。
麦肯锡公司2011年报告推测,如果把大数据用于美国的医疗保健,一年产生潜在价值3000亿美元,用于欧洲的公共管理可获得年度潜在价值2500亿欧元;服务提供商利用个人位置数据可获得潜在的消费者年度盈余6000亿美元;利用大数据分析,零售商可增加运营利润60%,制造业设备装配成本会减少50%。
大数据技术的挑战和启示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体现在大数据挖掘的四个环节中。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要对来自网络包括物联网和机构信息系统的数据附上时空标志,去伪存真,尽可能收集异源甚至是异构的数据,必要时还可与历史数据对照,多角度验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可信性。其次是数据存储。要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可靠性目标,通常要用到冗余配置、分布化和云计算技术,在存储时要按照一定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通过过滤和去重,减少存储量,同时加入便于日后检索的标签。第三是数据处理。有些行业的数据涉及上百个参数,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数据样本本身,更体现在多源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之间的交互动态性,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描述与度量,处理的复杂度很大,需要将高维图像等多媒体数据降维后度量与处理,利用上下文关联进行语义分析,从大量动态而且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数据中综合信息,并导出可理解的内容。第四是结果的可视化呈现,使结果更直观以便于洞察。目前,尽管计算机智能化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只能针对小规模、有结构或类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谈不上深层次的数据挖掘,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在不同行业中难以通用。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任务很重,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保证。大数据分析对我们深刻领会世情和国情,把握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数据的重要价值。
为了开发大数据这一金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大数据分析需要有大数据的技术与产品支持。发达国家一些信息技术(IT)企业已提前发力,通过加大开发力度和兼并等多种手段,努力向成为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国外一些企业打出免费承接大数据分析的招牌,既是为了练兵,也是为了获取情报。过分依赖国外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平台,难以回避信息泄密风险。有些日常生活信息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从中也可摸到国家经济和社会脉搏。因此,我们需要有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美国政府2012年3月发布《大数据研究与发展倡议》,这是继1993年宣布“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重大科技部署,联邦政府和一些部委已安排资金用于大数据开发。我们与发达国家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将会成为产生数据量最多的国家,但我们对数据保存不够重视,对存储数据的利用率也不高。此外,我国一些部门和机构拥有大量数据却不愿与其他部门共享,导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复投资。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数据割据与封锁,应注重公开信息,应重视数据挖掘。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统一数据开放门户网站,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鼓励挖掘与利用。例如,提供各地天气与航班延误的关系,推动航空公司提升正点率。
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应当有法可依。去年底全国人大通过的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前要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机构和企业拥有大量客户信息。应当既鼓励面向群体、服务社会的数据挖掘,又要防止侵犯个体隐私;既提倡数据共享,又要防止数据被滥用。此外,还需要界定数据挖掘、利用的权限和范围。大数据系统本身的安全性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要注意技术安全性和管理制度安全性并重,防止信息被损坏、篡改、泄露或被窃,保护公民和国家的信息安全。
大数据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盖特纳咨询公司预测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新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岗位。麦肯锡公司预测美国到2018年需要深度数据分析人才44万—49万,缺口14万—19万人;需要既熟悉本单位需求又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管理者150万,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能理解与应用大数据的创新人才更是稀缺资源。
大数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反映,是一个应用驱动性很强的服务领域,是具有无穷潜力的新兴产业领域;目前,其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这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会。我们要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将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抓手,但要注意科学规划,切忌一哄而上。中国有 美食 王国的美誉,在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 美食 ,种类丰富口味不一,广受西方人的好评。在国外博客上,有一位老外分享了他在上海吃到的10种 美食 。在这篇文章里这位老外说道:虽然上海的油腻、含糖和酱油的菜肴不能被誉为中国最好的 美食 ,但我热爱上海的 美食 。在这个有很多 美食 选择的城市,从路边摊到米其林星级餐厅,我都想吃一下。
接着这位老外分享了他吃到的第一种 美食 :小笼包。这位老外说道:在上海必须吃小笼包,如果你不吃小笼包,你在上海的食物清单就不完美了,但必须注意先刺破皮,让里面的水汽散发出来,我非常喜欢它。
第二种 美食 :田鸡肉。这位老外说道:不要担心了,在那黏糊糊的皮肤下面,躺着在各方面都优于鸡肉的肉,我喜欢干烧田鸡,一个比披萨大的盘子,上面堆着香嫩的青蛙、酥脆的年糕、土豆片和竹笋太好吃了。
第三种 美食 :臭豆腐。这位老外说道:臭豆腐无疑是上海最臭的食物,发酵后的臭豆腐味道很难闻,是上海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很多西方人都很讨厌它。我的观点是:尝试了就不会讨厌。
第四种 美食 :麻婆豆腐。他说道:虽然麻婆豆腐严格来说是一道川菜,但上海已经把这种诱人的辣味菜肴作为自己的特色菜肴,其特色是“花椒”。只要确保有一碗米饭、一大杯牛奶一起吃也会让人上瘾。
第五种 美食 :拉面。这位老外说道:没有什么比一碗各式各样的街头拉面更能结束一个美好的夜晚了。用蔬菜、豆芽、火腿或猪肉、鸡蛋和大量味精和糖味道太好了,你千万不要错过。拉面在夜间的城市各处小巷和街道上能找到。
第六种 美食 :红烧肉。这位老外说道:作为晚餐的主食,每晚在上海的家庭和餐馆里,红烧肉的数量绝对是惊人的。它的酱料很甜,脂肪和肉的比例恰到好处。这是一个秘方,但是仔细看,你会发现他们会加入墨鱼丁来抵消肉质的肥厚,绝对经典。
第七种 美食 :小龙虾。他说道:一种上海人夏天最喜欢的食物。35多度的高温让人无法忍受,因为是周末的时候,很多人会一桶又一桶吃着辣椒的小龙虾。当你向当地人挑战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进行小龙虾去壳比赛时,不要害怕与他们面对面。
第八种 美食 :狮子头。这位老外说道: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巨大的中国肉丸子的呢?狮子头肉丸可能没有狮子头那么大,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美味的,有点像意大利肉丸配上美味的蟹肉和奶油。我敢打赌意大利人一定后悔没有想到中国人的这种做法。
第九种 美食 :蛋挞。他说道:在上海这种食物永远受欢迎,它的口号是:“我们有城里最好的蛋挞”,谁能抗拒这种甜食呢
第十种 美食 :年糕。老外说道:年糕是一种老派的 美食 ,对于不会做晚餐的单身汉们来说它是一种安慰的食物,用韭菜和猪肉炒,或者在特殊的场合用大闸蟹和甜甜的棕色调炒,年糕真是太好吃了。
关于这位老外分享上海吃到的10种 美食 ,外国网民感叹:我们什么都没有。有外国网民看完表示:光是看看这些食物我已经流口水了,上海的食物太棒了。在美国你什么都发现不了,我们什么都没有。
手机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手机物联网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随着手机的推广和手机网民的普及,手机用户将变为手机物联网的潜在用户,手机物联网将凭着其智能特性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
手机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手机物联网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随着手机的推广和手机网民的普及,手机用户将变为手机物联网的潜在用户,手机物联网将凭着其智能特性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外,中国只有极少数手机物联网企业拥有手机物联网商务核心技术。
手机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22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预计2022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1亿。
在物联网的物体识别、环境感知与无线通信等核心技术方面,手机无疑是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计算平台之一,手机与物联网的融合将助推网络营销的高速发展,由此,手机物联网商业模式应运而生。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潮流而大规模兴起。
当前,从手机物联网的市场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其市场规模成级数增长,增长势头良好,手机物联网商务的前景一片光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手机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潮流而大规模兴起。 未来手机物联网将可便捷实现互联网接入及联网的“人机交互”、“机机交互”。通过手机物联网处理各种相关的生活服务, 手机物联网 如家庭监控、家电控制、金融消费等。
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9亿元,预计在 2022年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769%,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6000亿元。
随着中国手机用户的普及和手机网民数量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助推下,手机物联网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手机物联网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模式结合,让手机物联网消费者与商家更加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
在政策方面,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龙腾网是一个致力于中外民间信息交流的网站, 以翻译外国网民评论为主,倾听最真实的各国老百姓声音,开拓国民视野,促进中外民间信息交流。除此之外评论翻译的网站:
1、三泰虎
三泰虎,以“印度人看中国”为主题,专门提供印度网民对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高铁、中国城市、中国经济、中印关系、中印竞争等中国各方面的看法和评论,同时翻译印度网民的评论。
2、译龙网
龙腾网立足于世界各国民间信息交流,其宗旨是“倾听来自不同国家、种族、肤色的声音;弘扬中华民族大气、包容、兼听的精神”。不同于世界主流媒体,龙腾网致力于传递世界各国文化,中国以及国际的文化政治军事的都有涉及,多关心一下国家大事是应该的,网站还有外语翻译。
3、兔梦网
兔梦网是一个主要翻译外国网友评论的网站,包括旅游、美食、科技、娱乐等,兔梦网致力于民间交流,开阔兔友们的视野,“兔梦”二字寓意“兔子的梦想”,达则兼济天下,兔梦网的宗旨是公正客观。
兔梦网目标是建立一个兔友的交流平台,倾听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声音,带兔友了解不同国家的美景、美食、科技、娱乐。了解各国草根最真实的声音,从多个角度了解各国人民对中国的看法和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